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科技戰國》第89章 舌戰大儒(2合1章節)
齊國的稷下學宮,這可是流傳千古的第一所官方學府。

既然來了齊國,這又距離稷下學宮不遠,如果不到稷下學宮轉悠一圈,實在是可惜。

畢竟,以後有沒有機會再見還是兩說呢。

另外就是,李青想趁著這個機會更加的了解一下齊國,看看齊國百姓的生活究竟是如何的一個狀態。

有些時候,細微的觀察可以給人以別樣的感受,而一個國家真正的實力,也不是從外邊就能夠看出來的那麽簡單。

“準備好了沒有。”李青穿著一身尋常士子的衣衫走出。

另外一邊的侍從慌忙將自己的衣服整理好,也跟著一步步的走出了館驛。

兩個人就像是在大街上逛街的士子跟仆從。只是,李青知道,周圍一定會有人盯著他們的。

隨意的看了看周圍擺放的一些東西,李青便大搖大擺的朝著稷下學宮的方向而去。

稷下學宮通常跟百家爭鳴一並聯系在一起。在李青的印象中,稷下學宮的規模肯定不會小。

而真正走進稷下學宮的時候,場面還是讓李青有些吃驚,從進門開始,一條筆直的大道通往後方,卻是一眼看不到頭。

兩側帶著別致書香氣息的建築上,掛著諸如儒、法、道、墨等等代表各大家字樣的木牌。

“這位士子,您來此所謂何乾?”一個學子打扮的仆從,緩緩的來到李青身旁問。

看他那臉上帶笑,很是客氣的模樣,李青不免有些吃驚。這態度,到底是書院中的人。

“本士子周遊列國,近日來到齊國,稷下學宮名聲在外,所以便過來看看。”一手在身後背起,李青也笑著,盡可能的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文人。

那接待之人聞言,當即來了興致:“如您這般周遊列國來學宮參觀的士子不在少數,敢問士子,您是各種學術。”

一般來學宮的,都有自己喜歡和支持的學術思想,當下比較興盛的是儒家跟墨家。

不同的是,儒家大肆在鬧事講。墨家卻多在暗中關注天下格局,偶有弟子會在列國中得到重用,協助君王建設國家。

李青看著不遠處寫著儒字的門牌,其內一隊隊的學子搖頭晃腦、面帶春光,一副解惑的樣子跟在一長者身後走出。

看有一時,李青這才緩緩的收回目光:“本士子對各家學術都有所問,也都有所喜,都有所不喜,來此並非是為了聽講。”

那接待聞言也不吃驚,還是付諸一笑道:“看來士子是為有雅興的人,既然如此,在下就不過多打擾了。若有需要的,您可以詢問學宮裡其他侍從。”

恰在此時,剛才從儒家學殿出來的長者,面帶和藹微笑,一步步的朝著李青這邊走來。

“孝賢,這位士子是?”長者笑問一旁的接待。

同一時間,那接待對著長者拱手行禮,行為舉止,格外的尊敬:“孟先生,這位是遊歷列國的士子。”

“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儒家孟軻先生。”轉身,接待又對著李青介紹了對方,隨後卻是對著二人又是一陣禮節:“先生跟士子慢聊,在下還有瑣事需要做,不打擾了。”

孟軻,孟子。儒家的大學時,不但在如今這個時代聞名列國。更是明傳千古。

“見過先生。”李青拱手行禮,想不到這一來,就遇見了孟軻。

……

臨淄王宮。

“那魏國的武安君,近來兩日都做了些什麽。”齊威王令人找來接待李青的大夫,沉聲問道。

空蕩的宮殿中,齊威王斜躺在王位上,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從面前幾案上的凌亂來看,

該是跟美人遊戲之後,玩的累了。那大夫抬起眼皮瞄了一眼,輕聲回應道:“回大王的話,這魏國使者昨日在館驛待了一天,不曾出去,也不曾要過何等服侍。今日一早便去了學宮。”

“是嗎,此人竟然能夠在館驛中呆上一天。”齊威王許是來了性質,精神多少振奮了一點,“可以看出,此人也是有點耐性之人。八成,見不到寡人是不會輕易離去的。”

“那大王,是不是見一見這魏國使者?”

“不急,他不是去了稷下學宮嗎,先看看他在學宮裡乾些什麽。”齊威王揮手道。

那大夫聞言,隻道一聲諾,而後緩緩退出。

……

稷下學宮裡,孟子走到何處都不免儒家的學子跟隨和各家的學士前來打招呼。

李青本就閑來無事,此番能夠面見一下這儒家的大佬,能跟他們聊一聊也是不錯,索性跟著孟子在學宮中隨意的轉悠起來。

“先生乃是大儒,在下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先生,不知先生可願賜教。”行走在柳林垂擺的石鋪小道上,李青一副虔誠學子的模樣問。

儒家重的說教和禮節,對與李青的疑惑,孟子自然是不會推脫,“士子既然對百家學術都略知一二,那這問答便談不上,最多算是探討罷了。不知士子願探討何事?”

這學宮裡講究的就是暢談,齊威王為了讓這群學子講出真話,甚至下令,這裡的學子談論國事不觸犯法令,不用接受刑罰。

要是說的好說的在理,甚至還能得到齊威王的賞識。從此一飛衝天,當個朝中大夫什麽的。

周圍人一聽見有人找孟子探討學術跟學識紛紛圍攏了過來,特別是儒家的學子,一個個的臉上都布滿了期待。

“敢問先生,當今天下列國爭分不止,因何?”李青環視眾人一圈,整個人卻是有一種泰然自若的神態。

“原由只因一個禮樂二字。趙魏韓三家本是晉國的臣子,因不尊周禮,目無晉公,這才以下犯上,三分晉國。由此可知,當今天下諸侯早已將周禮置之度外,不尊周禮,紛紛稱王爭霸,禮崩樂壞,天下如何能夠不亂。”孟子侃侃而談,言語之間,無不透露著大儒的氣質。

“先生所言妙哉——”周圍一眾儒家學子紛紛稱讚不已,臉上都洋溢著笑。

李青既沒有表現的讚成,也沒有表現的不讚成。而是接著問道:“若是想終結這天下亂世,又當如何?”

“說服天下諸侯,尊禮數,止兵戈。以民生為重,共享太平之世。”孟子侃侃而談。

“既然如此,先生以為能否說服天下諸侯否?又該以何說服天下諸侯?”

怎麽說服天下諸侯這個問題有答案嗎?顯然是沒有的。如果有,也不過就是一個宏圖罷了。

“只要我等學士宣揚禮樂之重,倡導民生,終有一日能使天下諸侯放下爭分,尊禮數。”孟子這也是給眾弟子畫餅充饑呢。

可就是如此,一眾弟子還是一陣稱讚。

看著那些學子叫好的場面,李青不由得想起後世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喜歡你,即便你滿身的缺點,那也能被說成個性。

儒家講究和氣吞聲,可未免不現實。現在的這些學子都是深深被儒家思想束縛,自然是說什麽都好。

李青淡淡的笑了笑,在一陣陣的叫好聲中緩緩開口:“可在下看來,先生之說亦真亦假。不可一概而論。周之前有夏商,莫不是夏商的禮數就比周禮差嗎?周禮又好在何處,為何就要尊這周禮?”

這番話在如今的人聽來,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如今遵循周禮這件事情,就好比後世認定的,人在幾歲應該上小學,幾歲初中,多大結婚,多大該立業一樣。

這是大多數人認可的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李青問的周禮好在哪,是否正確這個問題,在孟子跟一眾學子眼中,那就是大逆不道之言。

只見孟子胡須一翹,已然是一副怒不可竭的樣子,“本以為汝乃一博學士子,如今問出這等大逆不道之語,當真無知,猖狂。紂王無道,故而有周禮代之,此乃秉承民心和天意之舉,豈容汝在此胡言亂語。”

一眾儒家的學子也是紛紛指責李青。

“先生是大儒,可也不過如此。先生重禮,又要以禮教人,以禮服人。可方才先生之舉,禮樂二字,所在何處呢?若是當今齊王問先生方才在下問的問題,先生是否也會如此的無禮?”

“你,你個庶子,強詞奪理,無禮之及……”兩句話,就把孟子氣的沒了風度。

周圍儒家的學子紛紛上前安撫孟子,指責李青不重禮節,大逆不道之徒。

只是這場爭辯,也使得周圍其余各家的學子各有談論。

“禮樂若能服人,這天下何以至此。即便今日以禮樂說服天下諸侯,昔日保不齊又會是今日之局。還是這位士子問的好啊。”一位法家的年輕後生搖頭晃腦的自言自語,似乎跟李青有一些見解上的一致。

“呵呵!”一聲戲謔的笑,李青接著侃侃而談,“倒不如,我們再來討論另外一事。人之初,究竟是善還是惡。”

“人之初當然是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天下百姓無不期盼和平的生活,這人心不善,難道還是惡不成。”到底是大儒,生氣之余,也能搬出一大堆的道理。

儒家不愧是以理服人的代表。

可是這種話在李青這裡,自然還有另外一套說辭,“在下以為,人之初,性本惡。試問當今天下,儒家弟子遍布列國,傳揚禮樂,揚善抑惡,為何還有眾多雞鳴狗盜之徒?先生可聽聞,專門傳授人行惡之事的人?既然無人教授,若非天生,如何能夠行惡。”

人性論乃是一個永遠爭議不止的話題。便是儒家之內,孟子講人性本善,如今還沒有出名的荀子,後來講的是人性本惡。

“在下以為,正因為人生來心中向惡,所以才需要教導,才需要禮樂的約束。若人心本就向善,又何處花費如此大的力氣,教導百姓要做一個好人呢。”看著眼睛瞪圓了的孟子,李青悠悠然的說著。絲毫不顧及一幫子學子的憤怒。

“妙,士子之言果真是妙。”一向跟儒家對立的法家弟子,紛紛為李青稱讚。

李青看來,無論是禮還是法,都不過是對人的一種約束。只不過禮比較寬松,可以容忍。而法比較強硬,不能容忍。

孟子被氣的簡直無話可答,只能一個勁的說李青無知,強詞奪理。

可李青根本不在意,反而在一旁張揚的問:“再說這禮樂內的事情。敢問先生,男女授受不親可是禮樂?”

“當然是禮樂。”孟子一手扶著自己上下起伏的胸口,憤慨的看著李青。

“既然是禮樂,那在下還有一問,若是先生之妻女落水,恰巧周圍只在下一人, 在下這救還是不救呢?”說完,李青的嘴角露出了滑稽的笑。

這問題簡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孟子若是說不救,那就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家老婆或者女兒被水淹死。這種事情,自然不能說不救。

“救,當然要救。”孟子想了想,沉聲說道:“此乃例外之事,不可以常理視之,關乎人命之事,自然要救。”

“那如此一來豈不是壞了禮節?”

“此乃例外之事,怎能以常理視之。”孟子還是這一句。

可李青卻是露出一陣陰謀得逞的詭異微笑,“那既然如此,是否能夠說明,當今禮樂不夠完善,既然不夠完善,我們一味的尊從,對否?”

繞來繞去,李青又將話繞到了最開始的問題上。

“你……”孟子伸手指去,兩個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看那胸口起伏的樣子,估計是被氣的不輕。

就在李青還悠然等待著孟子能以多麽令人敬佩的大道理說服自己時,圍攏著孟子的一眾弟子紛紛驚慌失措,“先生,先生——”

定眼看去,竟然是孟子被李青氣昏了過去。

一場辯論就此結束,隨著孟子被人抬走,周圍的大多數人都散了。而李青還是悠然自得的四下觀望,“這稷下學宮,有些空架子了。”

也就在此時,剛才在不遠處觀望的一個女子朝李青走來,“先生方才的一番言論,可謂震驚整個學宮。小女子想聽聽,先生對當今禮樂的見解。”

李青轉身看了眼,面前的女子生的美豔,身上的清雅脫俗,一看就不是尋常人家的姑娘。眉宇之間帶著一股英氣,柔美中帶著剛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