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都堂,與中書的諸位宰執見禮,各人落座。
文彥博道:“京城新得大同府來的消息,耶律宗願已經獻城,收復大同府。到現在,燕雲地區土地已經盡複,大宋一統宇內。接下來如何,需要我們仔細商議。這幾年對外戰事不斷,朝廷花錢太多,有些撐不住了。幽州之戰,已經賣了一年的債券,接下來的一年要還本付息啊。”
其實杜中宵記憶中的國家債券,沒有這麽麻煩。從來都是一年比一年的債券多,發新債還舊債,只要政權穩定,根本不需要考慮還債券的問題。不過這是新生事務,朝廷還真當是一回事情。這些年的財政狀總良好,朝廷不希望欠債。如果入不敷出問題巨大,他們就想著賴帳了。
田況道:“幽州和雲州,山前山後,本是連成一體。現在盡取兩地,夾在兩州之間的奉聖州朝廷必取。如若不然,奉聖州可以威脅兩地,時間長了,契丹實力恢復,又成大患。我與杜太尉商量過,現在天下有禁軍七十五萬,契丹大敗,當行裁撤。保留四十萬到五十萬之數為宜。裁撤禁軍,不是一天就可以做完的。在此之前,可以用兵於奉聖州。一邊打仗,一邊裁軍。”
杜中宵道:“裁軍有許多種辦法,一是直接裁掉某些軍號,二一個就是各軍裁減人數。除了少數幾支精銳之外,大多數軍,平時不滿員。比如一般的軍,保留三萬人,就能裁不少人。”
韓琦點頭:“這個辦法好。現在各軍,有大量的炮兵、騎兵等,不適合裁減。而裡面的步兵,比較容易補充。只要留下骨乾,到了戰時,迅速補人就是。”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所以此次裁軍,不必大張旗鼓,讓軍中人心惶惶。我們招兵的時候,普通士卒,都有服役的期限,一般是五年。到了現在,許多人的役期到了,只要不招新兵,人數自然慢慢就減少下去。時間長了,人數裁夠,再慢慢恢復招兵就是。”
文彥博等人商量一下,都覺得這樣最好。要是在大勝之後,迅速裁減軍隊,難免軍心不穩。這樣用自然退役的辦法,不損害軍隊利益,就和緩許多。
韓琦道:“進攻奉聖州要用哪些軍隊?現在契丹兵力不多,不必集中大軍。”
杜中宵道:“幽州一戰後,劉幾五萬人駐幽州,張岊五萬人駐平州,防契丹和女真各部。馬懷德五萬人駐大名府,駐河北路。賈逵五萬人,由幽州去攻儒州,與王凱、和斌一起攻奉聖州。其余各軍,暫且全部撤回京城來。重立軍校,各軍整訓後,再分駐各地。”
宋庠沉吟道:“十萬人攻奉聖州是不是少了些?幽州一戰,可是五十余萬大軍。”
杜中宵道:“幽州一戰後,契丹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耶律宗願獻城之後,現在契丹能不能組織起十萬軍隊來,很成問題。現在對外用兵,一二十萬人已經是大軍,不必再像以前那樣聚集兵馬。”
韓琦點頭:“不錯。耶律洪基被俘,到現在,契丹都沒有立新主,國內一團亂麻。我們出兵,攻城掠地,實際並不困難。東京道女真人作亂,攻佔了許多州府,契丹人都無力鎮壓。”
杜中宵道:“女真人吸收了渤海人後,也是大族,不可大意。等到佔領中京道後,要聚集大軍前去征討。東京道地方廣大,又多耕地,可以供養數萬之軍。一有不慎,被他們發展起來,又是大患。”
文彥博道:“女真人茹毛飲血之輩,吃飽也是艱難,不必懼他們。”
杜中宵搖了搖頭:“相公,歷朝歷代,都是在強盛的時候,不關注邊疆異族。結果時間長了,他們慢慢聚成一團,就成了大勢力。以前不征討異族,是地理過於遙遠,雖然用兵並不多,但運糧就難了。我們現在有了火車,運糧容易,就不要犯前朝的錯誤了。凡不服王化者,不可令其東征西討而成大患。”
文彥博點了點頭:“太尉說得也有道理。這是後話,現在先放在一邊吧。”
杜中宵道:“凡撤回京城的禁軍,除了上四軍外,都開始裁軍。等到佔領奉聖州後,其他各軍也要裁減人數。七十余萬禁軍,朝廷雖然供養得起,卻沒必要了。”
韓琦皺了皺眉:“上四軍也不必齊裝滿員。他們常駐京師,並無強敵,只要留住炮兵、騎兵和軍中骨乾即可。到了用時,再被入兵員不遲。”
杜中宵笑道:“上四軍的事情,還是要看聖上如何說,我們不好做主。天下兵馬,總要有一些軍隊歸於殿前,我們臣僚不必干涉過多。”
文彥博本要出聲反對,仔細想一想,杜中宵說的也有道理。作為皇帝,不管是真管也好,還是假管也罷,總要直接插手軍事。便如以前,軍中凡是指揮使以上,都要皇帝親自任命,便是如此。現在軍隊中士卒的征募,軍官的升遷,都有了制度,但不能把皇權影響徹底排除。
韓琦道:“到大同府的雁門關,山路崎嶇,不好通行。龐籍曾派人去查探過,修不了鐵路。佔了大同府之後,若是鐵路修不到那裡,終究不妥。現在看來,還是要從勝州起,一路修到大同。這一路多是山路,雖然不險峻,難度卻是不小。而且一路上人口稀少,並不容易。”
杜中宵想了想,道:“如此一來,勝州就成了天下大城,不是以前可比。不管是對西域,還是去塞外,還是去大同府,都走那裡,非同小可。”
文彥博點頭:“我們商量過,到大同府的鐵路一修通,勝州就是天下要地,非是重臣,不能鎮守那裡。不過也沒有別的辦法,要穿過陰山、燕山,只有勝州合適。”
對於後世來說,過陰山、燕山並不難,路線不同,只是花錢多少而已。這個時代不同,技術條件根本不支持難道過大的交通。幽州向北過燕山鐵路很難,只能從西邊繞行。鐵路可以修到幽州附近,但翻山必須靠其他交通工具。而沒有鐵路,要控制廣闊的北方草原,可就難得多了。
佔領奉聖州後,鐵路從陰山、燕山交接處北上,有了據點,宋朝才會出動大軍,佔領草原。而後利用路,連接各個要地控制。只有如此,才能徹底斷絕北方草原對中原的威脅。
杜中宵開拓河曲路已經多年,現在那裡發展起來,已經成了要地。不管是西域,還是塞北,外地的貨商都在那裡聚集,而後沿鐵路到京城。再把鐵路修到大同府,連接幽燕地區,那裡的地位就更加重要。
以前在河曲路任職的時候,杜中宵曾經想過,對外的鐵路路線。最後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的重要交通接點就是勝州,很難有其他更合適的地方。而且勝州周圍,有黃河水灌溉,糧食相對充足,是建立大城市的合適地方。現在看來,也確實如此。
有了鐵路,交通格局跟沒有鐵路的時候,肯定不一樣。全國各大地區,必然有自己的交通樞鈕。便如開封府,道路四通八達,就是中原的交通樞鈕。
勝州便是如此。最早修到西域的鐵路,由於河西走廊在黨項手中,選擇了走黑水城,勝州成了西域各國入中原的大門。打敗了契丹,由於燕山現在難以翻越,還是要從那裡翻山。兩條鐵路連接起來,勝州成了東西交通的樞鈕之地。
想了想,杜中宵道:“若是從勝州修鐵路,以後必有大軍駐於那裡。不管哪裡出事,都可以從那裡發兵,沿鐵路迅速出發。這個道理,跟京城駐大軍是一樣的。京城駐一二十萬大軍,不只是內外相製,而且因為交通便利,出發方便。”
眾人一起點頭。有了鐵路之後,以前看起來有些傻的內外相製,京城駐重兵,突然就成了非常好的政策。不管是哪裡有戰事,京城禁軍都可以快速趕到。
韓琦道:“不過,從勝州向各處修鐵路,由於那裡人口稀少,修路工人哪裡來?”
杜中宵笑道:“這有何難?幽州一戰,俘虜的契丹人近三十萬,全部派去修鐵路就是了。這事情以前在河曲的時候,已經做過。只要幾萬軍隊看著,再補入舊的修路人員,用他們做苦力好了。”
韓琦道:“這也是個辦法。反正幾十萬契丹俘虜,放是不能放的,養著徒費糧食。用他們修路,不用征調民夫,省許多功夫。”
杜中宵道:“說起契丹俘虜,我倒是有個想法。從耶律洪基,到現在獻城的耶律宗願,實際他們都不情不願。幽州一戰,俘獲的契丹戰俘中,許多都是高官顯貴,一時不好處理。不如這樣,專門建一處牢城營,把不遵朝命的關在裡面。做上幾年活,且看看他們會如何。到時放出來,自己有辦法吃飯,不必一直由朝廷養著。兩軍交戰,殺俘不祥。可不殺俘,總要想個辦法出來,不能由朝廷白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