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八年》第146章 肥羊
此次修建一事捐助者雖眾,但捐輸錢糧數額並不是很多,除了以周後等人的名義拿出的三萬兩以外,其余人等共捐資一萬余兩白銀,百余石糧食。
  崇禎看重的倒不是個人捐多少銀錢,他更看重的是人心,結果當然是讓他非常滿意的。
  四萬兩銀子已經夠多了,不僅可以將兩所可容納數千人的養濟院建起,甚至可以為其提供足夠數月生活物資的銀錢保障。
  但還是有人覺得這點錢不夠,不足以讓更多無助者得到救助。
  於是,一直在京城的鄭芝鳳閃亮登場了。
  人家出手就是五萬兩白銀,一個人就把所有人的風頭都蓋了下去。
  還是對於官場了解太少的緣故,要是別人跟著捐輸,就算再有錢,可也不敢超出皇后的出資數額吧?
  不,人家鄭老四不管這套,出手就震鑠全場。
  沒辦法,有錢就是任性。
  至於那些明裡暗裡的指責,人家依舊是那句話:俺是赤子之心!
  對於鄭家的草莽習氣,崇禎倒是頗為欣賞。
  不管是為了邀名還是討好,還是真心想扶危濟困,人家拿出的可是結結實實的真金白銀,那些說三道四的,過來,你捐了多少?什麽?一文未捐?那你趕緊有多遠滾多遠!你有什麽資格指手畫腳?你就是那種不管別人做什麽都能挑出毛病來的嘴俠!再嗶嗶小心把你抓進去吃牢飯!
  上次鄭家就捐了十萬兩,自己只是遣太監送去一對玉如意,以示表揚,確實寒酸了點。
  這次人家又是大方出手,自己也得有所表示吧?
  賞什麽呢?
  加銜吧。
  這東西惠而不費,再說也是表示朝廷對鄭家身份的認可。
  鄭家雖然又是總兵又是參將的,但都沒有掛銜,明白的都知道這是糊弄外行,沒有品級的總兵其實是臨時差遣,掛了銜的才是朝廷認證過的地方大將。
  很快聖旨送到鄭芝鳳在京城的宅子裡,為了讓他搞明白這次是皇帝恩賞,兵部宣旨的人特意給他講清了職銜的區別。
  鄭芝龍晉從二品武功將軍。
  鄭芝鳳晉從四品宣武都尉。
  鄭芝豹晉五品武德騎尉。
  經過兵部官員的解釋,鄭芝鳳這才明白,鄭家終於是被皇帝認可了,這些日子的大筆銀子沒白花。
  隨著聖旨而來的還有崇禎禦筆親書“忠善”兩個大字,兵部宣旨的官員一邊羨慕的看著皇帝龍飛鳳舞的手書,一邊恭喜鄭芝鳳,一邊意味深長的告訴他,忠於朝廷,善待他人,便是聖上對鄭家的殷切期盼啊!一定要妥善裝裱後,懸掛於正堂的正面,不可汙損。
  等兵部官員走後,鄭芝鳳立即打發幾名親兵去找地方裝裱,然後快馬趕到天津衛,坐上鄭家的船送回老家懸掛。
  皇帝的手書內容不複雜,重要的是一種態度,對鄭家捐資運糧的肯定。
  在京城近一年來,隨著鄭芝鳳對各方面的了解,看到京城上下內外正在發生的變化。加上官軍的數次大捷,原先不看好明廷的鄭芝鳳,思想已經不知不覺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來流賊並非強大到無法剿滅;原來建奴並非不可擊敗;原來皇帝不像傳說中那樣急躁易怒,剛愎自用;原來朝臣中也有能臣;原來官軍實力如此強橫;原來京城的百姓過得並非多麽的困苦;原來大明國祚還能往下延續。
  這些現象讓鄭芝鳳調整了想來京城投機,通過研判準備隨時倒向優勢一方的戰略思維,迅速向朝廷靠攏過來。
  至於一年來花費的錢財,對於年入千萬兩的鄭家根本不算事,只要能博得朝野上下一致好評,鄭家在福建沿海的利益就能保持的更長遠。
  在崇禎的授意下,兩塊大石碑已經被石匠率先刻好,上面鐫刻著此次捐資助糧修建養濟院的人員名單,以及捐資數額,等到養濟院正式建成之日,將在院中建造涼亭,石碑將會置於亭下,以供後人瞻仰憑吊。
  此舉更是博得自溫體仁一下幾乎所有人的讚譽。這可是青史留名的東西,只要大明不倒,石碑將會永久保存下去。
  周後等人的名字不會出現在石碑上,包括各家各府刻錄的也都是自家老爺的姓名,在那個時代,女人一向不被重視。
  京城東南面的大運河通州碼頭上,數艘兩百料的座船停靠在岸,一隊隊身著藍色罩甲,腰間懸刀的錦衣衛正在排隊依次上船。身穿綠色錦繡服,外罩一件黑色鬥篷,頭戴寬沿纏棕帽的北鎮撫司百戶梁琦,背對官船負手而立,注視著等待上船的士卒。
  梁琦這次奉命帶領一百名錦衣緹騎前往淮安府,準備執行對兩淮鹽都轉運使司淮安提舉司衙門的抓捕計劃。
  崇禎既然給官吏們畫了一個大餅,雖說不會給他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但總歸是花錢不是收入,總得找個冤大頭買單吧?淮安鹽提舉司的大肥羊們就是最好的凱子。
  由於走陸路距離太長,並且耗時更多,所以這一百名緹騎和他們的戰馬將乘船赴淮。畢竟京城離淮安近近兩千裡路,水路更加便捷省力。
  因為船隻可以晝夜航行,而走陸路的話夜晚則需安營扎寨。這次長途跋涉除了隨船攜帶的糧草之外,平時船隻停靠歇息時補充飲水即可。
  從京師走陸路道淮安府,這一百騎就算白天不停趕路,考慮到戰馬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一天走百裡已經不錯了。這樣至少也要十余天以上才能到達,並且趕到後人馬要休養數日方可恢復。
  而船上都是船夫輪流操舟,十二個時辰不間斷航行,順風的情況下每個時辰能達到四十裡,逆風也能在二十裡上下,比走陸路節省近一倍的時間,並且人馬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到達後只需數個時辰便能恢復過來。
  陳奇瑜花費月余時日乘船溯流而上,將運河淮安段直至山東臨清段巡視一番,把這一段上淮安和臨清鈔關查看一遍,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依照各碼頭帆牆如林,貨物如山的情形來看,這兩處大鈔關,如此多的卡點,每年總共得銀不到十萬兩,實在是沒有天理。
  久居官場的陳奇瑜自然清楚,鈔關征稅絕不會少,但相當一部分已經被稅關中的上下人等裝入自家腰包。
  這一點從他一路來的收獲便可以看得出。
  揚州到臨清這段可謂是運河中最為繁忙的一段,河上各種官船、大小漕船、巡鹽船、商船來往如梭,各個鈔關碼頭等候繳稅放行的船隊擁堵數裡。
  兩大鈔關大使僅為從八品的品級,但每人給陳奇瑜送上了五百兩的儀程。
  要是溫體仁知道一個從八品的低級官員,出手就是五百兩銀子,比剛剛漲薪的他這個當朝首輔年薪還要多,不知道會有何想法。
  對於二人所贈儀程,陳奇瑜自是笑納。在詔獄關了近一年,家人為了讓他早日出獄,花費重金四處請托,家境已是大為敗落,這筆巨款正好可以用來貼補家用。
  人家隸屬戶部,本就不歸他管轄,只不過是看在他有進一步躥升的潛力下,才提前燒個冷灶買個面熟而已。
  回到淮安總督衙門後,陳奇瑜開始動筆寫本,將他對漕運之事的初步了解,以及其中的利弊做了詳實的描述。然後順帶也把鈔關之事隱晦的提了一筆,希望聖上能將鈔關之權從戶部移除,將其權利放給漕運總督衙門,以便總督衙門對整個運河管理擁有絕對話語權。
  陳奇瑜自是不滿足於一輩子在地方為官,哪怕是總督這樣位高權重的位子,回到京城位列朝班才是他的最終目的。
  他知道皇帝和朝廷目前最需要什麽:剿賊平奴外加斂財。
  而他的漕運總督就是目前來看最好的斂財位置,既能為朝廷也能為自己。
  雖然他內心裡瞧不起接替他五省總督位子的洪承疇,並且堅信要是自己重回原位,一定會比洪亨九做的更好,但現在皇帝既然把他打發到江南來,看來一時半會不會用他平賊了。是何原因他心裡清楚,主要還是因為車廂峽那次意外之失,聖上對他心有芥蒂的緣故。
  要想在重臣的位子上謀得一席,只有在漕運總督的位子上乾出一番遠超前人的功績出來,才會博得聖上的再次信任和好感, 才能有機會達到出將入相的目的。
  京城才是大明的中樞,皇帝身邊才是真正的重臣,地方督撫權力再大也不過是在自己的二畝三分地上,出了自家地盤後說話就不好使了。
  內閣及六部主官才是天下矚目的所在,地方大員到京師後都要一一拜望,不管彼此之間是不是有仇怨。要不然人家拿捏一把,借機在聖上面前說暗示幾句,這督撫位子說丟就丟,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要想做出一番政績來,那就要有絕對權利。
  運河上的六個鈔關必須掌握在總督衙門手中才行。
  只要掌握了這六處數十道卡點,輔以鐵腕整治,成果將會立竿見影,上繳朝廷的商稅絕對會是現在的一倍甚至數倍,到時誰還能阻止的了自己回京任職?
  每天有成千上萬艘各種船隻來往於運河上,想要從中謀取私利辦法多得是,只要大頭給了朝廷,自己順手撈點好處誰會計較?明明名利雙收的好事,居然讓這群低級官吏搞得如此難看,聖賢書就這麽讀的?
  不能像現在鈔關這群將死之人一樣,自己取了大頭,隻把小利給了朝廷,這真真是取死之道。
  自己只需在奏本中稍稍隱喻一下,相信聖上自會看的明白,在朝廷急需用錢的時候,這幫人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正在他沉思之際,陳奇之匆匆進入書房,稟道:“兄長,有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請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