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攝政王府。
劉成看著徐榮派人加急送來的戰報,戰報中描述了與呂布交戰並俘虜他的大致經過,最後還交代呂布被俘後試圖逃走,不得已殺了呂布。
“諸位都看看吧!”劉成把戰報交給旁邊的文吏。
文吏接過戰報先交給了荀彧,荀彧很快看完,又把它交給旁邊的荀攸,荀攸看完遞給李儒。
過了不多久,戰報在堂下眾人手中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劉成的手裡。
劉成問道“如今呂布已死,徐州無主,徐榮已率大軍撲向下邳,唯一可慮就是宋憲和魏續手裡還有兩萬人馬,他們已經擊敗了劉備,劉備帶著殘兵敗將又去投靠曹操了,這曹操對徐州垂涎已久,只怕會與劉備結盟一起攻打徐州,現在就看他們誰先拿下下邳!諸位怎麽看這事?”
李儒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為可以讓徐榮招降魏續和宋憲,他們就算與劉備大戰一場損失了一些兵力,至少也還有一萬五千人,若是再加上徐榮的兵馬,也有三萬多人,有足夠的資格跟曹操對著幹了!”
陳紀站出來說道“老臣從這份戰報中看到徐將軍因擔心呂布逃跑而處決了他,這讓老臣很疑惑,他既然能擒獲呂布,還擔心他逃走?問題不是這個,而是他既然已經擒獲了呂布,為何不先上報朝廷,而是不通報就擅自做主殺了呂布呢?呂布好歹也是一方諸侯,要殺他也應該由朝廷頒布詔令明正典刑!”
陳紀考慮的也不能說是錯的,他也是在維護朝廷的權威,偏偏這呂布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若押解到長安,朝廷為了讓呂布做個典型,必然不能殺他,還要給他官做,這樣可以讓其他諸侯看看,放下地方兵權照樣可以混得好,可是若是殺了呂布,其他諸侯必有兔死狐悲之感,還不跟朝廷死磕到底?
朝臣官員們都互相看了看,臉上都有一些無奈,雖然大家都知道陳紀說得沒錯,難道徐榮做的就有錯?徐榮肯定知道朝廷不好處置呂布,留著呂布,甚至恢復他的自由都會遺禍無窮,所有自己替朝廷把呂布處決了,這是不讓朝廷為難,隻稱呂布是要逃脫,所以才處死他。
劉成問道“荀彧,這事你怎麽看?”
荀彧站出來拱手道“總體上來說留下呂布要比殺了他對朝廷平定天下更有益處,不過呂布這個人太難控制,一個不好被其反噬就麻煩大了!主公,咱們並不缺時間,咱們現在缺的是耐心,飯要一口一口吃,咱們寧肯放慢腳步,也不能留下無法控制的禍患,徐榮殺了呂布正好替朝廷解決了這個難題!”
陳紀道“可是他擅自處置俘虜又怎麽說?而且這個俘虜還是呂布,如果朝廷對此視而不見,日後其他將軍在外豈不是更加肆無忌憚?這個口子不能開啊,如果開了,以後想收就難了!”
荀彧道“這個好辦,朝廷頒布戒書進行嚴厲的申飭,警告其若再犯必將嚴懲不怠!主公,微臣聽說袁紹把手下大將麴義給殺了,這人在對公孫瓚的作戰中屢次大勝,戰功卓著,有人向袁紹告密說麴義恃功而驕恣,袁紹便下令把他殺了!”
劉成目光閃爍,問道“荀彧,你說袁紹殺麴義故事到底想表達什麽?”
荀彧道“主公,恃功而驕恣就該死嗎?自古以來有才能的人誰不自視甚高?誰不是不把別人放在眼裡?這是有才之人的通病!袁紹就因為這個原因把麴義給殺了?那麽他這個主公也太不能容人了吧?以屬下看來,這是有人在故意貶低袁紹,麴義之死,應該是袁紹忌憚他功高蓋主所以殺之!不過以屬下看來,袁紹此人也的確缺乏一點胸懷,他的死對頭公孫瓚還活得好好的,他就把自己的一條得力的臂膀給砍了,這只怕不是明智之舉!”
劉成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擔心本王也像袁紹一下自廢武功?本王還沒有那麽傻,徐榮是一個什麽樣的人,本王還是清楚的,他是最早跟隨本王的大將,如果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本王還憑什麽坐在這王位上?行了,這事就按照你剛才說的辦吧!”
“是!”
“對了,袁紹跟公孫瓚的戰事進行得如何了?”劉成又問道。
賈詡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得到的最新消息顯示袁紹已經攻破了界橋,公孫瓚龜縮在易京城內不出,袁紹派兵猛攻月余不下,目前雙方正在僵持,但易京城內士氣低落!”
賈詡的話剛剛說完,一個小吏快速走進來交給賈詡一個書信,賈詡打開一看,又對劉成拱手道“主公,剛剛送來的消息,公孫瓚自知無法抵擋袁紹的進攻,派了兒子公孫續前往趙雲將軍處求救,目前趙將軍已率軍兩萬出兵救援,具體戰況如何還沒有消息傳來!”
有人出聲道“沒有朝廷允許,趙將軍怎能擅自出兵?”
眾朝臣和官吏面面相覷。
有人反駁“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常山郡距離長安有千裡之遙,消息一來一回就要好幾天,等到他收到朝廷的回復只怕黃花菜都涼了!”
“話是這麽說,可公孫瓚是不尊朝廷的諸侯,他若向朝廷求援,朝廷要不要出兵都還要計較一番,趙將軍卻擅自出兵,這似乎不妥吧?”
朝臣官員們對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不休,有人指責趙雲越權,有人則說公孫瓚畢竟是朝廷任命的鎮北將軍,他向趙雲求援實際上也是有意向朝廷靠攏,如果朝廷不予理睬,豈不令人寒心?
劉成知道,朝臣們爭論的原因無非就是是否要對邊將的權力進行限制的問題,到底應該對他們放權還是應該束縛住他們的手腳?
劉成看向荀攸,問道“公達,你說說你的看法!”
荀攸站出來說道“主公,在這件事情上,屬下以為趙將軍做的是對的,他的做法是對朝廷有利的。各位同僚爭論的焦點無非就是說邊將們的權力太大,是否要加以限制。屬下以為這種事情不能做出明確而又詳細的規定,一旦有了明確而又詳細的規定,這本身就是對朝廷自身的一種製約,邊塞外面的形勢瞬息萬變,朝廷遠在千裡之外又如何知道具體的情形?有些時候只能靠邊鎮大將自行判斷,由他們自行做出決定,只要對朝廷有利,就不應該追究,還應鼓勵,若是對朝廷非但沒有利益,反而有害,就要進行追責!”
“但若是朝廷對這些事情進行詳細的規定,這等於就是給邊鎮大將們戴上了一條鎖鏈,有些時候本應該出兵的,因為有朝廷不能出兵的規定,邊鎮大將因此沒有及時采取行動,給朝廷造成了損失,難道朝廷要去追究邊鎮大將的責任嗎?朝廷就只能自己吃啞巴虧!”
劉成接下來又問了幾個重臣的意見,這些人都認為荀攸的話很有道理,劉成當即一錘定音,不追究這件事情,靜待事情的後續發展。
數天之後,有新的消息傳到了長安,趙雲雖然在第一時間出兵求援,但是還是晚到了一步,等到他率軍抵達易京附近時,易京城已經被袁紹大軍攻破,趙雲隻好率軍退回。
這天夜裡,劉成接見了影衛司指揮使韓光。
“易京城是公孫瓚花了數年時間修建的,可謂是堅固異常,袁紹怎麽會這麽快就攻破了?公孫瓚又是怎麽死的?”劉成看著韓光問道。
韓光抱拳道“公孫續離開易京城前往常山趙雲將軍處求援的第二日,袁紹一邊派人猛攻易京城,一邊派人向城內挖掘地道,一共費時八日把地道挖通了。趙雲將軍率軍抵達易京城附近的前一天夜裡,袁軍從地道潛入了易京城內突然殺出,公孫瓚的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城外,根本就沒有料到袁軍會從城內鑽出來,守軍的士氣本就不高,突然被襲擊之下頃刻之間就瓦解崩潰了!”
“公孫瓚逃到了易京城的碉樓上,而死!”
劉成不由有些感歎,公孫瓚最終還是沒能逃脫宿命,其實他很不理解這幾年公孫瓚為何突然變得沒有鬥志了,跟從前可謂是判若兩人,這其中一定有什麽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而這也恰恰是導致公孫瓚間接敗亡的原因。
隨著公孫瓚的死去,袁紹肯定會立刻派出兵馬接受幽州各地的地盤,以最快的速度消化掉幽州。
劉成自然不會給他足夠的時間完成這一步,就在得到消息的第二日,他下令讓張遼從北方出兵攻佔遼西、右北平、漁陽;又命趙雲出兵佔據代郡、上谷、廣陽和涿郡,讓公孫瓚之子公孫續作為向導。
如今公孫瓚已死,公孫續理所當然的成為幽州之主,但公孫續根本不可能繼續統治幽州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靠朝廷,配合趙雲接收幽州各郡。
同時劉成還給趙雲去信,讓他告訴公孫續,叫公孫續以幽州繼承人的名義給各郡官員發文,讓他們向張遼大軍和趙雲大軍投降,除此之外不向其他任何人投降。
“公孫瓚就這麽沒了?呂布也就這麽沒了?”劉成站在涼亭裡看著池塘裡的魚兒遊動時搖了搖頭。
這兩年死的諸侯有好幾個,先是袁術被自己給氣死了,接著呂布被擒、被殺,然後又是公孫瓚,自己把自己燒死了,真是各有各的死法。
當然了,這些人都是人中之龍,只怕他們也不會希望自己落在敵人的手裡死得太過憋屈,特別是公孫瓚,更是不想落到袁紹這個死對頭的手裡,所以選擇把自己燒成灰燼,讓袁紹根本無法發泄對他的憤怒。
實際上袁紹也的確被公孫瓚自己把自己燒死氣得不輕,死都不讓他發泄怒火,袁紹沒辦法只能把怒火發泄到幽州百姓們的身上,下令大軍攻打幽州各郡各城,涿郡有幾座城池被袁軍屠城。
正巧公孫續向各郡發文讓各城官員隻向趙雲和張遼投降,堅決抵擋袁軍的進攻,幽州軍民既收到了公孫續的通知,又聽說袁軍每攻打一座城池就要屠城,因此紛紛拚死抵擋。
等到張遼和趙雲快要把整個幽州都控制下來的時候,袁軍才佔據了涿郡一小半,袁紹前後忙活了這麽多年,最終卻是為劉成做了嫁衣裳。
這如何不讓袁紹氣憤?袁紹自然是不甘心,要發兵攻打被趙雲軍佔據的涿縣,手下謀士田豐、沮授等人極力勸阻,說此時奪取幽州的機會已經失去,不可再強行進攻。
但袁紹一向是剛愎自用之人,正在氣頭上的他又如何聽得進田豐和沮授的勸告?依然我行我素的發兵攻打涿縣。
劉成很快收到了袁紹在用兵攻打涿縣的消息, 他拿著消息報告看著眾大臣和謀士們說道“看來這袁紹是氣昏頭了,不過站在他的角度和立場想想,也不難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他可是用了近十年的時間謀劃奪取幽州,可沒想到卻被朝廷撿了便宜!”
荀攸站出來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為解決袁紹、拿下冀州的時機已經到了!”
“哦?”劉成詫異,問道“袁紹為了打敗公孫瓚攻佔幽州已經準備了數年之久,如今他兵鋒正盛,又是在氣頭上,朝廷要解決他只怕不太容易啊!”
荀攸笑道“雖然說要解決袁紹、拿下冀州,又不是天天有仗打,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乃是常事,朝廷還可以利用停戰的時間調兵譴將、運輸糧草,如今大勢在朝廷而不在袁紹,時間拖得越久,對袁軍越不利,他們的士氣會在戰事持續中消磨乾淨!”
“再說了,如今袁紹的大部分兵馬都在攻打幽州,我軍只要從河內和並州猛攻冀州,袁紹若是回師救援,可令趙雲和張遼揮師南下,他若是不管河內和並州的兵馬,當然他不會不管,我實在想不出他還有什麽手段可以抵擋我們多個方向的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