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秦孤竹君》第292章 1杯羊羹亡國,1壺飧得士2人
第二百九十二章一杯羊羹亡國,一壺飧得士二人求全訂

 升米恩,擔石米仇。

 這個典故出處有很多,其中有一個說法是出自淮陰侯韓信身上。

 總所周知,韓信之所以被所有人推崇,除了他的兵仙之名和劉邦的國士無雙硬捧之外,最重要的是韓信的故事,是一個標準的寒門子弟,從小吃著百家飯,臥薪嘗膽甘忍胯下之辱成大事的逆襲故事,還有一飯千金的優良典故陪襯。

 這種故事模板深受大多數人喜愛。

 但是淮陰侯列傳還有另外一種記載。

 就是韓信還是個普通人的時候,什麽也不乾,既不去工作,也不去耕地,每天都在鄉裡蹭飯吃,蹭的最多的,就是亭長,而且韓信飯量大,每天準時準點的去亭長家蹭飯,風雨無阻幾個月後,亭長夫人終於有了怨言。

 於是亭長夫人為了驅逐韓信,想了個辦法,就是把故意把吃飯的飯點提前了,其中早飯還是在床上吃的,不等韓信過來吃飯就搶先吃完了,這樣一來,韓信按正常飯點過來吃飯就什麽都吃不到了。

 韓信自然不是傻子,看出了亭長夫婦的態度,於是大怒離去,再也不進亭長家門。

 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然後時隔多年後韓信封侯拜相再回到村子裡,看到亭長夫婦,譏諷二人公,小人也,為德不卒,然後扔下一百文錢就走了。

 而轉頭卻送給當年在韓信要餓死時給了一碗飯的漂母千金報恩。

 韓信對於亭長和漂母的報恩態度何為天差地別。

 亭長的幾石飯,最終沒有落得韓信的回報,漂母的一碗飯卻讓韓信報以千金。

 於是這就成了升米恩,擔米仇的典故。

 而且似乎也側面了反應了韓信這個人的人品有問題。

 但是實際仔細想想,先拋開淮陰侯傳中的描寫角度,探討一下,韓信和亭長與漂母之間的人物階級特征,不難發現。

 其實韓信蹭飯亭長並不道理,亭長毫無疑問是當時的資本階級了,十幾石飯對於亭長來說,應該是無足輕重的,但是漂母,一個靠著洗衣服養活自己的無產階級老婦人,一頓飯很可能是她僅有的財產。

 所以這麽看,韓信也似乎並無道理,雖然說白吃白喝不太好,但是韓信應該也許諾過亭長日後重謝,而且客觀來講這些古代資本階級本來就是用特殊手段侵佔社會資源,榨壓基層得來的利益,按照韓信的腦子,應該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才心安理得的在亭長家中蹭飯的。

 所以當亭長的真面目暴露出來之後,自然這擔米恩就變成了仇。

 而反觀無產階級的漂母,將自己僅有的一點資產拿出來來資助韓信,這個才是真正的恩。

 這是價值觀角度不同造成的後果。

 大多數人看到這個典故,只會想到其中的道德觀念,很少有人能夠再深入客觀的分析這種深層寓意。

 恰好,王詡就是這麽一個閑的無聊的人。

 所以在最開始,孤竹國人口第一次收納野人的時候,王詡就給墨憐上過一堂課,叫做恩惠的施展手段方式與作用效果。

 孤竹國在臧荼這些燕人最危難的時候收留了他們,前期免費提供了住宿,衣食物援助,但是燕人卻對孤竹國毫無感激。

 為什麽?

 因為這些燕人本身潛意識就認為,孤竹國幫助他們是應該的,因為孤竹國富有啊,而且是願意主動幫助他們的,在他們眼中是一種強者對弱者的義務幫助。

 而且燕人甚至還認為無事獻殷勤,對孤竹國一直有一種抵觸心態,所以一直對於孤竹國的規章陰奉陽違,以公謀私。

 這是因為孤竹國沒有接納已經三觀成型的人群的經驗。

 燕人的心思,孤竹國大多數人都弄不懂。

 而當時王詡著急去帶兵支援遼陽戰役,國中的事情就交給墨憐和仇禾處理了,於是導致了燕人成為了孤竹國中的一根刺。

 為此,墨憐苦惱了,很久。

 但是吃一塹長一智,知道自己處理燕人的方式不對,墨憐馬上就吸取經驗,派人在燕人中混跡,了解他們的習性和想法,最後總結出一套專門對付這些中原文化群體的方法。

 那就是利用中原人的所有劣根性,也就是人性之惡。

 比如,貪婪,嫉妒,猜忌等等。

 孤竹國之前的構成是孤竹人,野人,胡人和奴隸構成,這些人的心思太過淳樸,所以初期怎麽治理都不會出現問題。

 但是中原人不一樣了,中原人的心思,複雜到讓人毛骨悚然。

 墨憐將毫都倉庫中囤積的所有肉食都拿出來接濟齊國難民,並非只是因為實在吃膩了兔肉和蛙肉,更重要目的在於,第一時間將臧荼和田安的表演擊碎。

 領袖,就是能夠帶領團隊走向正軌和困境的存在。

 田安和臧荼身體力行的接待難民,兩個目的,田安要在齊人難民中確認自己的領袖位置,因為這個時候的難民是最脆弱的。

 雖然這些難民沒有奴隸那麽淒慘,但是也是一種變相的奴隸群體,幾千年來他們都在遵從貴族百姓的方針來生活,已經對國家和貴族產生了依賴感,一旦沒有國家的引導,他們就會有些無所適從,而且十分沒有安全感,這是幾千年來引導壓抑造成的。

 而這個時候,領袖是最容易確認自身地位的時候。

 如果在齊國內,即便田安有著王孫的身份,賢良的名號,這些人依舊只是把他當做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吹噓吹噓,不會把他當做一個領袖,他們的領袖依舊是十裡鄉的亭長,而亭長的領袖是更高一級的官員。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齊國亡了,整個統治系統崩塌,需要一個能夠站出來確認領袖位置的人,而這個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身份多高,名聲多好。

 這個人只要給他們充足的糧食吃飽肚子就可以,甚至不需要提供遮風避雨的房屋。

 所以田安就先孤竹國一步,把自己東拚西湊的糧食從城中掉出來接濟難民。

 而臧荼的目的,就是明面上幫助田安這些齊人,實際上為了團結在毫都城中安逸了三四個月的燕人們,臧荼回來之後,發現大多數燕國人已經喪失之前的鬥志,被孤竹國安逸的生活蠶食了鬥志,這樣對於臧荼的統治領導很有威脅。

 所以他決定用齊人難民慘痛的現狀,提醒一下燕人,若是一直依附著孤竹國,沒有自主權,那麽遲早有一天,也會再變成難民。

 如果田安和臧荼的目的達成了,那麽這十幾萬燕齊人,一定會成為孤竹國最大的隱患,而他們也確實是抱著這樣的心態。

 之前臧荼帶著三四萬燕人不敢做什麽,因為臧荼知道沒有這個資本,但是現在人數已經超過十萬了,那麽地位就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但是臧荼和田安做夢也沒有想到,墨憐會拿出肉食來接濟齊人難民。

 這簡直,太荒謬了。

 本來臧荼以為,就算接濟,也就像是當初接濟他們燕人一樣,用黃豆粥和野菜接濟,這樣一來,兩者的恩惠不分上下,在加上田安的身份,齊人的領袖位置自然確認了。

 但是現在,一馬車一馬車的肉食擊碎了他們所有的計劃和預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看上了一個女同學,好不容易攢了前買了一輛自行車想去接她上下學,結果發現隔壁班的男同學,開了一輛法拉利。

 肉食,對於春秋戰國這個生產力低下,普遍物質貧瘠的時代,毫無疑問就是食物中的法拉利,對於百分之九十的普羅大眾來說,基本都是祭祖或者重大事件時才能吃到的東西。

 即便富庶如齊民,也是如此,因為通常一口肉,以最便宜的狗肉也能換十口糧食。

 而且更有很多關於肉食的段子,比如中山國,就是因為國君中山君在分羊湯的時候,羊湯不夠了,沒有分給中山司徒子期,於是子期怒離中山國,投奔楚國帶著楚國來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君在逃難時,被兩個不知名的俠士救下,中山君問其姓名。

 兩人說當年是因為國君賞賜一晚飯才活下來的,所以發誓必然世代報答大恩。

 於是中山君大發感慨:“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飧得士二人。”

 都足以見肉食對於春秋戰國時普羅大眾的重要性。

 落難的齊人受到一碗黃豆粥都感恩戴德,更不用說收到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清蒸兔肉了。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雜食性動物,看似什麽都不挑,但是偏偏又挑剔的不得了。

 肉和糧食都能填飽肚子,但是卻普遍認知肉食比飯食貴重無數倍。

 這是因為人類給肉和飯,賦予了額外的價值。

 而這種價值,恰恰就是一種引導陷阱。

 所以在孤竹國賞肉之恩,和田安賜食之情當中,齊多數都毫無例外的感恩戴德,跪地拜謝孤竹大帝救命之恩。

 於是之前田安和臧荼的表演,就似乎變得廉價又卑微起來。

 當看到自己從城中帶出來的的燕人都去那面玄鳥旗下領肉食的時候,臧荼一把將手中的鐵斧砍入書中,臉色陰沉的向著不遠處的魏咎走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