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秦孤竹君》第174章 隻有叛將,才懂叛將
第一百七十四章只有叛將,才懂叛將求全訂

 戰爭,是少數上位者的決定,卻讓多數黎民受盡苦難。

 而上位者能夠驅使戰士的原因,同樣也是因為這些黎民,因為所有的戰士都是黎民的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免受戰火,他們只能拿起武器,去撕毀別人的家庭。

 這樣的生活是所有人都厭惡的,也是所有人都要承受的。

 因為要活下去。

 生物為了活下去,可以想盡一切辦法,人也是一樣的。

 所以離亂人,不能稱之為人。

 所以在孤竹國這種耕種,挖坑,搬磚,鋪路的生活,反而讓李倓等秦軍感受到了莫名的歸屬感和安穩,所以他們寧可放棄屬於秦人的身份,定居在孤竹國。

 因為他們知道,即便他們跟著李信殺回去,能夠拿到應有甚至更高的軍功,卻無法在秦國享受到孤竹國這樣的美妙人生。

 雖然有的時候還是不太適應孤竹國的規矩,但是他們已經在盡量的適應了。

 就像現在,如果在秦軍軍規中,即便是面對本國難民,他們作為軍人也絕對不可能將戰馬和戰袍讓出來給這些骨瘦嶙峋如骷髏般的難民。

 看著那一張張肮髒的臉對著自己流出感激的淚水,所有人心中都滋生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李倓將自己的黑貂披風送給了一對凍得渾身發紫的母子,雖然已經過了春分,但是遼東的天氣還是刺骨的冷,尤其是上午。

 李倓的若木軍隨著屠檀半夜出城,星夜加鞭在晌午之前找到了難民的隊伍,和屠檀正式的做了一個交接後,兩千若木軍就開始護送這近兩萬人的難民隊伍。

 難民隊伍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從燕國還有部分秦國逃難出來在山林間迷路邊駐扎下的中原人,大概有六千多人,多是婦孺,少數青壯,雖然衣衫襤褸,但是也都有些家產,有些富裕的家庭還有牲畜可以拉車。

 而另外更多的是山林間的野人。

 這樣的野人跟若木軍之前認知的野人不太一樣,在中原,野人一般都是泛指沒有戶籍的人口,終年藏匿在山林間。

 而這些野人,是真的野人,不止肮髒不堪,更像是一個個穿上衣服的猴子,而且吱哇亂叫說著聽不懂的鬼話,李倓深深的懷疑,大帝要把這些未開化的野人接回去做什麽?

 不過看屠檀對付這些野人的手段,也可以看得出來,他應該不是第一次辦這種事情了。

 馬車上綁著幾個年紀最大的野人在前面走,後面的野人就會跟著走,既不需要大罵,也不需要驅趕,聽話的很。

 “將軍,大帝的軍令。”從毫都趕來的孤竹國斥候小隊勒馬在隊伍前面,引起了難民的不小sn。

 李倓微微挑眉,下馬接過軍令掃了一眼,只剩下一隻的眼睛中閃爍著興奮“前方距離毫都還有多久?”

 “應該還有不到三百裡。”斥候估算了一下距離說道。

 “勞煩貴使替我護送隊伍回毫都,我要帶偵查連先行一步。”李倓收好軍令笑著說道。

 斥候點點頭“請將軍放心,還有大帝口諭,只需探查,不必力敵。”

 “謹遵帝令。”李倓笑了笑,推了推自己的眼罩,將頭盔戴好放下面罩,上馬喊道“金字斥候連出列,攜五日口糧,兩匹戰馬,千裡鏢旗。”

 聞言隊伍中傳來一陣sn聲,不一會兒就有兩百名若木斥候出列,一人雙馬,馬上裝著各種物資。

 鏢旗是王詡為了軍隊在野外傳遞消息,用絲綢做的一種氣質,千裡鏢旗就說明可以傳遞一千裡,後方軍隊只要按照這些鏢旗走就可以了。

 因為遼東山林太多了,很容易迷路。

 至於鏢旗會被敵人識破這種事情,王詡覺得以目前遼東土著的智商,短期內應該沒有太大的可能性。

 李倓清點了一下物資,最後猶豫了一下對著副將說道“把之前的秦軍牙旗也帶上。”

 副將表情一變,壓低聲音“將軍,我們現在是孤竹的軍隊。”

 “本將自有妙用。”李倓微微一笑,拍了拍副將的肩膀。

 副將點點頭,到了隊伍末尾的一輛馬車上,取出一個木盒掛在了馬上。

 “西直行,催馬力竭。”李倓獨眼看著地圖,騎槍一揮,帶著斥候向西狂奔。

 這是他和若木軍第一次接到屬於王詡的直屬軍令,李倓理所當然的當做了對他們是一次重要考驗和審核,而且王詡在軍令中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個叫做陡河匪的盜匪頭子應該是燕國的叛將。

 所謂惺惺相惜,只有叛將才能理解叛將為何會叛。

 王詡派遣自己去執行這個任務,其中暗藏的深意李倓已經領會了。

 若是真的能夠借此機會招降這群陡河匪,那麽李倓覺得,若木軍的地位至少會上升一個台階了。

 春秋戰國雖然道德構架已經慢慢崩裂,但是其實也只是在貴族階層而已,更往下的階級其實好事存在道德穩固性的,就像是後世科學文明樹新風的口都喊了幾十年了,但是依舊在偏遠或者三四線城市,存在著小集體道德框架。

 比如年紀大了不結婚,一定會成為整個縣城津津樂道的話題,或者比如誰家離婚了也會成為話題,這種陋習其實也是民間道德構架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說三道四和人言可畏。

 叛國這種事情,在春秋戰國依舊是一件十分嚴重的道德汙點,雖然春秋戰國的國家觀念還完全形成,但是依舊有祖地這個概念的,如果背叛祖地相當於背叛了祖宗,會遭到所有人的唾棄。

 大名鼎鼎的吳起是衛國人,但是因為性格扭曲,殺了曾經嘲笑他的鄉鄰,然後想要去拜孔子門下儒生曾申為徒,學習儒術,並且對母親發誓“不當卿相,決不回衛。”

 於是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吳起感覺自己沒有學成,無顏愧對母親,便沒有回家發喪守孝,這件事情被曾申認為其不仁不義,將其逐出儒門,同時這件事情在衛國穿的風風雨雨,最後衛國無吳起立錐之地,才會前往魯國,並且做出了殺妻證道這種可怕的舉動。

 吳起的這種叛,悲劇就在於被這種小范圍的道德框架n了,在加上他性格的極端造成的悲劇。

 但是卻反映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道德指責的殺傷力之大,所以叛國這種事情,若非真的被逼到走投無路了,沒有那個將軍願意連累家族連祖祠靈堂都入不了。

 陡河匪的位置位於燕國南方的一處密林當中,因為未曾開發過,周圍又多是沼澤地,靠近一條地下河,陡河。

 易守難攻所以一直都是燕國齊國兩國群盜的聚集之處,經過這些群盜的百年開發,陡河也被發展成了一座小型城市的樣子。

 這裡聚集的大量來自各個國家的盜匪惡霸,為燕齊兩國禍患,但是因為齊國邊境饒安有重兵把守,陡河匪重點騒擾對象還是燕國,陡河上遊就是唐山區域,在往上就是燕國上都薊城。

 陡河匪不敢去騷擾薊城,所以就經常騷擾唐山附近的村莊,唐山附近因為有大量的礦產,一直是燕國礦石的主要來源,但是又距離薊城太近,燕國不願意分兵把守,就放任陡河匪騷擾,直到的時候才會出兵討伐。

 但是每次討伐, 燕國都算是慘勝,因為陡河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而且那些陡河匪見大軍來就會逃入山林中,讓燕軍撲一個空,久而久之,燕國也就更加容忍了。

 直到臧荼當上薊城的護城將軍,多次出兵攻伐陡河匪,最終將其攻克平滅。

 但是就當臧荼準備一展宏圖向燕王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的時候,坑爹的太子丹就弄了個作死的荊軻刺秦計劃,結果引來了王翦的大軍。

 臧荼在率軍拚死抵抗王翦大軍的時候,轉頭卻發現自己拚死保護的燕王和太子已經東渡逃到遼陽了,看透了燕國滅亡是難以挽回的局面,悲憤之余率領部眾出薊城逃入陡河。

 就此佔山為王,同時也聚攏收容了燕國的難民,將陡河經營的井井有條,等待時機。

 相對於仇恨秦國,臧荼更加仇恨燕子丹,離開了燕國才覺得,燕國落入這樣城滅民亡的局面,應該算是他一手促成,本來秦燕兩國的連縱之情,被他那個愚蠢的計劃徹底打破,不但讓自己丟了性命,還連累燕國百萬軍民罹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