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運動是一種增進體能很好的方法,然而自行車的體能訓練在一般人的想像中,可能需要有選手般的長期操練,才能稱得上是訓練。其實一般業余的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只需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可以擁有內容豐富的訓練。而且在這一小時之後,相信你不但不會虛弱無力回家倒頭就睡,而且還有精神煥發的神奇功效。
體能訓練流程
【0-10分鍾】
做一些上身的活動,同時將自行車準備好上路,例如:做25個伏地挺身,然後將水壺裝滿水放入水壺架;再做十個仰臥起坐,然後給車打氣,打飽胎壓;再做25個伏地挺身,然後做一下煞車檢查;最後再作10個仰臥起坐。
【11-20分鍾】
騎車上路,邊騎邊暖身。先以低速檔,每分鍾80轉的踩踏頻率,感覺隻用很少的力踩踏前進。之後漸漸提高踩踏的轉速,提高到每分鍾100轉時,就可以加重齒數比(高速檔),同時回到每分鍾80轉的踩踏速。之後又逐漸增加到每分100轉,再換更高速檔;如此反覆提升運動強度。十分鍾後你應該已經汗濕且微喘。
【21-45分鍾】
接下來的25分鍾才是真正訓練的登場,如果想要增加訓練的效果,則應該加入一些高強度的訓練,例如:以個人最高心跳率80-90%的強度去騎一段長坡。以個人最高心跳率85%的強度,來一段8-16公裡的計時測試騎乘。
如果遇上訓練車隊,加入他們的騎乘,並在前方領騎。與朋友同騎,作兩人組合的計時騎乘。每人輪流領騎1-2分鍾,如果同伴騎乘的能力較強,則讓同伴領騎的時間長些。找一段有許多短坡的起伏路段,努力的去其每一段坡。
當下坡及平坦路段則輕松踩踏。若在一公裡半中就包括兩個短坡的環狀路線是最理想的。做四次四分鍾的高強度騎乘,每隔三分鍾的緩和踩踏。這可以在任何路段實施。
最後,如果你已經厭倦了計劃式的訓練,也可以來個即興式的練習。你可以在覺得自己狀況不錯的情況下,來各轉彎後的起步衝刺,或來段短坡攻擊,也可以來次搶綠燈的計時衝刺,這也是一種無規范卻有效的訓練。
【46-50分鍾】
在回家的路上作緩和騎乘,以一個輕松的齒比,將轉速由每分鍾100轉,降低至每分鍾70轉。
【51-60分鍾】
回到家中做一些腰背的伸展動作,同時檢查及稍微清理一下自行車,就這樣結束一小時的練習。
基特爾曾經曰過:“老子0.1%的坡都不爬。”(基特爾:我沒說過,是網友說的)聽起來感覺有點可笑,0.1%很難嗎?也許你還不知道這0.1%是什麽意思,沒關系,本文就來為你講解一下什麽是坡度。
▲坡度指示牌
坡度的定義
坡度是指地表單元陡緩的程度,通常以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離的百分比表示。例如坡度5%,是指水平方向每前進100米,垂直方向上升5米。
計算方法
坡度=(兩點的垂直距離÷兩點的水平距離)x100%
當然,坡度的值也有負數,如果坡度為正值就意味著上坡,坡度為負值就是下坡。
“坡度”與“角度”的關系
首先明確:坡度≠角度。那麽坡度與角度到底是什麽關系?這裡給出一個公式:tan角度=坡度。
這樣說可能有點不太好理解,下面看一組坡度對應角度的數據也許你就會明白。 是的,你沒有看錯,45度的坡坡度是100%哦。
坡度的級別
“坡度還分級別?”“是的。”
“為什麽要劃分級別?”“比賽用的。”
“坡度級別是怎麽定的?”“可能是隨意定的。”
“……”
▲2018環意第14賽段是一個爬坡賽段,車手們在向宗克蘭山頂的終點發起衝刺
在國際賽事或者一些專業比賽中,組委會為了使比賽更好看以及為車手提供額外的積分獎勵,會在比賽途中設置一些爬坡點,這些爬坡點都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同難度對應不同的積分,為了方便計算積分,坡度的分級應運而生。
坡度級別由易到難分為4級爬坡、3級爬坡、2級爬坡、1級爬坡、HC級爬坡。是的,歪果仁總喜歡倒著來。
▲一些騎行APP會自動給出一段路的爬坡級別
坡度如何分級?
爬坡的分級沒有固定的標準,但通常是根據持續爬坡的長度與該路段的平均坡度而定。
4級爬坡:裡程少於3km的持續上坡,但是坡度並不會很陡。此時感覺:嗯有點意思,還行。
3級爬坡:持續上坡裡程達5km,坡度比4級爬坡陡峭。此時感覺:有點難。
2級爬坡:持續上坡裡程達5-10km,平均坡度達到4%。此時感覺:咬咬牙再堅持。
1級爬坡:持續上坡裡程達10-20km, 平均坡度超過5%。此時感覺:我去!
HC級爬坡:持續上坡裡程達15-20km或更長,平均坡度超過9%。此時感覺:感覺?什麽感覺?
▲環意第14賽段的最後,從山腳奧瓦羅到宗克蘭山頂的各級別坡度劃分(參考)
▲環意第19賽段
那麽問題來了,0.1%的坡你到底爬不爬?還是說你要試試100%的坡?
剛性、重量、舒適性、空氣動力學表現,這些更輕、更快、更強的硬件因素,在這些華麗的數據背後,究竟是什麽給予車手在公路上馳騁的能量。FSA相信,優異的硬件設備只是良好騎行體驗的基礎之一,而以系統的視角重新思考,車手本身永遠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因而,FSA重新出發,以車手的訴求為第一導向,尋求與全球一流Fitters建立合作關系,目標是幫助車手發掘自身身上更多駕馭公路車的能量。
接近賽季開始的階段,我會加入滾筒騎行台間歇訓練。用場地車訓練,固定前叉支架,進行一小時的間歇訓練,具體方式如下:
10分鍾90踏頻熱身;
做三組一分鍾130高踏頻,組間休息各一分鍾;
做完三組高踏頻後五分鍾休閑踩準備間歇;
從第20分鍾開始將踏頻瞬間拉高至150-170堅持10秒;
休息50秒(休閑踩)1分鍾為一次,一組10分鍾也就是10次;
隨後休閑踩10分鍾等待第二組間歇;
做完第二組間歇後冷身踩10分鍾,總耗時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