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公》第140章 這隻是開始
奉天殿前。

 “我心中完美的大明很簡單,那就是公平,公平,還是他瑪的公平!”

 楊慶舉著銅皮喇叭吼道。

 在他面前的巨大廣場上,那些在懵逼中被錦衣衛抓來的四民代表和京營官兵們,全都靜靜地抬頭仰望著站在高高的台基上的他,在他背後至今還沒進行修繕的奉天殿巍峨聳立,就像當年建造它的大明太祖皇帝,而那些王公大臣則一臉陰沉地站在大殿敞開的門內,一片陰暗中恍如無數鬼影,在四周錦衣衛的虎視眈眈中無可奈何地看著綿綿春雨中楊慶的背影。

 “那麽你們得到過公平嗎?”

 楊慶大聲問道。

 “作為農民你們有自己的土地嗎?”

 他接著問道。

 “沒有!”

 絕大多數農民代表都帶著悲哀說道。

 這些全是在南京城外隨機強行帶來的,很多人甚至腿上的泥都沒洗淨,而南京周圍幾乎所有除官田以外的土地都是城裡那些勳貴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後者的佃戶,需要承擔最高可達八成的地租……

 這不是誇張。

 江南最好的水田地租真能達到八成。

 六成以上是普遍的,越是水源便利土壤肥沃的良田地租越高,那些地主都是精打細算隻給佃戶留餓不死的一部分,產量高的良田自然地租也得最大限度壓榨。

 “作為工匠你們得到的銀子對得起你們付出的血汗嗎?或者說能讓你們和你們的家人得到溫飽,不至於在寒冬哀嚎,在饑餓中哭泣嗎?”

 楊慶說道。

 “對不起!”

 那些工匠們同樣悲憤地高喊。

 大明的匠戶們從某種意義上說比農民還要慘,因為後者還有讀書出人頭地的希望,他們是沒有的,匠戶以前還得輪班無償給官府乾活,後來改成折銀,也就是以交銀子方式換取不用輪班,但實際上這樣更慘,至少給官府白乾活時候可以偷懶,但這樣他們必須拚命乾活才能賺夠銀子交給官老爺們,剩下才能自己用來養活老婆孩子。

 “作為商販你們可以不用擔心官吏的敲詐勒索嗎?”

 楊慶說道。

 那些商販們一片默然。

 “求忠勇伯給小人作主啊!小人祖傳的店鋪,被忻城伯府的管家不足一半的價錢強買去了啊!”

 一個小販突然跪下哭喊道。

 “趙之龍對太后不敬,已被本爵當場格殺,回頭去抄他家,抄出來後還給你!”

 楊慶說道。

 緊接著一下又跪下好幾個,全都哭著控訴忻城伯府罪行,很顯然趙之龍也是民怨頗重。

 話說錦衣衛當然不會去找那些豪商,這些全都是南京城裡的小商販,甚至還有好幾個貨郎,這些人平常受官吏敲詐勒索那還不是家常便飯?商人這個行業真正如鄭家之類的那種金字塔頂的總共才有多少?絕大多數都是些最底層掙血汗錢的,實際上哪怕稍微有點資產的如果沒有靠山或功名的皮,基本上也是任由官吏魚肉的。

 “趙家有何罪行事後都記錄,抄家時候一起給你們解決!”

 楊慶說道。

 “那麽我再問一句,你們得到公平了嗎?”

 他接著問道。

 “沒有!”

 別說這三民,就是那些士兵都喊了起來,也就是那些士子在旁邊一臉不屑的表情,傲然看著這些刁民和丘八們,絲毫沒有被眼前這個閹黨頭子的鬼話所欺騙。

 “原本大行皇帝就是要一步步給你們公平的,新政就是第一步,首先讓那些官紳和你們一樣當差納糧,在這一點上給你們公平,但這只是大行皇帝的第一步,以後還有更多。大行皇帝早已經下罪己詔,對他受奸臣蒙蔽致使天下大亂百姓困苦進行自責,同樣他也想好了如何讓大明的農民耕者有其田,讓大明的工匠們可以豐衣足食,讓大明的商人都有錢,讓大明的士兵不再受饑寒,但可惜大行皇帝壯志未酬就不明不白落水了。

 但大行皇帝沒了還有我。

 大行皇帝未酬的壯志我來給他完成!

 你們願意太子繼位,坤興公主監國南京,我幫著坤興公主完成大行皇帝未竟之業的,都站到左邊,願意福王或者其他宗室繼位,然後新政取消你們繼續和過去一樣的站在右邊。之前有個人對我說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既然你們和那些王公大臣一樣都是大明的臣民,那今天就由你們來做出選擇。

 得民心者得天下。

 你們就是民心!”

 楊慶吼道。

 廣場上立刻一片混亂,緊接著所有人開始分左右,轉眼間左邊就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這個結果還是很讓楊慶滿意的。

 “魏國公,你可滿意?”

 他回過頭對徐弘基說道。

 “滿意,當然滿意,忠勇伯,我們可以走了嗎?”

 徐弘基說道。

 很顯然他也就是把這當一個笑話來看的,楊慶搞這種事情在他看來與戲台上的醜角無異,這些屁民決定大明皇位?這簡直太滑稽可笑了!他實際上就是想先把楊慶哄住然後離開皇宮部署下一步行動,這時候楊慶愛怎麽玩就怎麽玩吧!

 “當然,不可以!”

 楊慶很陰險地笑著說道。

 “諸位請先過來,咱們得向著百姓宣布此事!”

 他緊接著說道。

 徐弘基向身後使了個眼色,其他幾個勳貴不得不上前,連同馬士英,張國維等大臣們一同站在楊慶身旁,隨即張嫣也被請來,甚至連正守在崇禎靈前的坤興公主和袁貴妃也一起請到了奉天殿前,向著所有軍民正式宣布了太子登基,坤興公主監國南京的大行皇帝遺詔。

 必須得是遺詔。

 雖然徐弘基等人很不情願,但這時候也只能虛與委蛇,以無言的方式默認一切。

 然後在楊慶和完全昏昏噩噩的史可法共同主持下,坤興公主以朝服進入武英殿,正式坐在了禦座旁,而張嫣則坐在另一邊,實際上她算監督,而禦座當然空著,這是給北京的新君準備的,什麽時候新君來南京再坐上這張寶座。至於禮法什麽的就都放到一邊了,公主監國本就不合禮法,這實際上是對理學的羞辱,甚至可以說是對儒家思想體系的羞辱,既然這樣幹嘛還遵守那些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禮法程序?總之公主殿下就這樣在昏昏噩噩中被楊慶推上監國寶座,成為淮河秦嶺線以南的統治者。

 然後緊接著群臣參拜。

 群臣拜完了四民和士兵的代表參拜。

 不過也有不和諧因素。

 “牝雞司晨,貽笑天下!”

 一名士子代表傲然地站在那裡說道。

 “帶下去,送昌化監,抄他家一起送昌化監!”

 楊慶很乾脆地說。

 “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在被錦衣衛拖走的時候,這位勇士奮力地掙扎著。

 “你們可以不滿,但是,既然你們是少數,你們就必須服從多數,在大明四民都是一樣的,沒有誰高誰低誰的權力更大,你們在這個國家的地位和一個農民沒有區別,同樣一個農民擁有的權力也和你們沒有區別,所以就算你們不滿也得給我閉上嘴接受這個現實,如果再敢對監國不敬統統以逆罪論處!”

 楊慶對著剩下士子說道。

 後者一片默然,幾個原本還站著的也都猶猶豫豫地跪下了。

 “瘋了,真瘋了!”

 楊慶身後一個聲音低聲說道。

 楊慶驀然回頭。

 兵部侍郎呂大器趕緊縮進那些大臣們中間。

 坤興公主的監國儀式,就這樣簡簡單單地迅速結束。

 大明,差不多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監國公主就這樣誕生。

 緊接著那些軍民代表領了作為耽誤他們生產而賞賜的銀子首先離開皇宮,而外面早已經聚集了數十萬百姓在承天門外等待,他們在入宮後立刻就有錦衣衛在民間散播消息,大明普通百姓和士兵居然有權來參與皇位的繼承,這種堪稱開天辟地的大事自然迅速讓整個南京為之沸騰。當這些人出去之後,通過他們帶著激動的口口相傳,緊接著南京所有人就都知道了大明太子繼承皇位,但坤興公主監國南京,之前推行的新政照舊,而且監國將完成大行皇帝未竟事業繼續為大明盛世而努力。

 當然,也有罵牝雞司晨,國將不國的。

 但無論如何,平民居然有權進入皇宮,對皇位歸屬做出選擇, 這仍舊可以說是震撼性的,至於結果對老百姓來說並不重要。

 太子繼位那是天經地義。

 至於太子繼位後李自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問題……

 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他們哪需要為這個操心,那些王公大臣對這個比他們更擔心呢!對於老百姓來說新政能夠繼續下去,這個才是真正得到好處的,尤其是對京營士兵來說,新政直接獲利的可是他們,經界清查出來的官田可都分給了他們,增加的稅收也保證了他們的軍餉,若是其他宗室繼位,那恐怕這新政真得就人亡政息了。

 但是……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看著徐弘基等人匆忙離開的背影,史可法說道。

 “不,我從沒認為這是結束,相反我認為這是開始,我很期待他們接下來的舉動!”

 楊慶帶著陰險的笑容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