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護國公》第139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一片死寂中楊慶退到張嫣身旁。

 “其實我還有一個可以做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即可以滿足我們只能接受太子繼位的要求,也可以解決你們對李自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擔心,只不過這個辦法有點不合禮法,不過這種非常時期我認為也可以變通一下。”

 他換上一臉笑容說。

 “忠勇伯請講!”

 張國維深吸一口氣說道。

 其他人也都清醒過來,至少在這大殿上他們是奈何不了楊慶的,所以此時無論最終如何,都絕對不能在當面刺激他了,就連臉腫成豬頭的朱國弼都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再慘叫了,趙之龍那具都變形了的死屍是最好的清醒劑。

 “很簡單。”

 楊慶說道:“坤興公主代兄監國。”

 這下子連張嫣都傻了,她愕然地轉頭看著這家夥。

 “以大行皇帝遺詔,設立南京留守司統轄咱們朝廷的控制區,南京留守司和北京留守司職權一樣,當初大行皇帝給北京留守司的種種權力現在也給南京留守司,原內閣首輔改南京留守。但以坤興公主監國南京,有權任命包括留守在內所有文武官員,此為大行皇帝遺詔,哪怕就是太子繼位也無權更改,而在此期間我們於南京整軍經武積攢實力,過些年北伐中原奪回北京迎回陛下還都南京。坤興公主是女人肯定不能當皇帝,也就避免了其他宗室監國南京以後自己稱帝篡奪皇位的可能,剩下無非就是公主垂拱於上我們群臣輔佐於下,以前怎麽樣以後還是怎麽樣,諸位以前是什麽官以後也是什麽官。”

 楊慶接著說道。

 “荒唐,自古何曾有公主監國者!”

 徐弘基說道。

 “所以說於禮法上需變通一下,但那規矩都是人定的,禮法也無外乎人情而已,再說咱大明祖製裡面也沒說過公主不能監國啊,你們要是不滿意公主監國那咱們就改太后監國。”

 楊慶說道。

 “老身不想惹人厭!”

 張嫣沒好氣地看著那些王公大臣說道。

 後者部分有些動搖。

 楊慶的提議並非不可接受,不過肯定都有風險。

 他就是想推他小情人上位的。

 這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的,而公主上位他肯定把持朝政,話說坤興公主對他那還不是言聽計從,他想怎麽折騰都隨便?所以說公主監國那以後就等著這個家夥翻雲覆雨,把江南士紳當麵團捏吧!

 而且這於禮法不合。

 自古沒有公主監國的。

 而太后監國倒是於禮法上沒什麽問題,自古太后監國的例子多了,可張嫣明顯也不是省油的燈,這個女人在當年崇禎登基,除魏忠賢過程中一系列操作也很狡猾的,她監國意味著不好對付,而且剛剛得罪了她,至少她對大殿上這些人不會有好感。不過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楊慶不至於失控,畢竟太后雖然依舊會依靠他,但終究還是會自己考慮一些事情的,不至於完全無保留的縱容他,這樣群臣還有和他鬥的余地,另外時間久了也未必不能爭取回張嫣,她不可能真得給楊慶當傀儡。

 至於坤興公主……

 一個十六歲小姑娘那還不是情郎讓幹什麽就幹什麽?

 不過選公主也有一個好處。

 大明朝駙馬是不能乾政的,這一點算是祖製了,那麽公主服孝期滿之後,可以借此把楊慶趕出朝廷,哪怕他依然會在幕後操縱公主但終究不是親自下手,而大臣們對付一個什麽都不懂的小姑娘,明顯比對付張嫣這種什麽都懂的老女人容易得多。

 選太后。

 楊慶把持朝政,但有限地把持。

 選公主。

 楊慶無限地把持朝政,但期限只有三年。

 選哪個呢!

 “太后監國。”

 張國維說道。

 很顯然他們還是喜歡保險的。

 “老身說了,老身不想在這裡惹人厭!”

 張嫣說道。

 說話間她似笑非笑地看了楊慶一眼。

 她才不傻呢!楊慶擺明了是要推坤興公主的,她摻和這個爛攤子幹什麽?她要的只是確保自己繼續在皇宮高高在上的特殊身份,但對於皇宮以外的權力她沒什麽興趣,盡管當年推崇禎上位和除魏忠賢她都出力過,但之後她就不再管外事,安安穩穩地在崇禎供奉下過了近二十年。那時候還年輕氣盛,現在早已經是老奸巨猾的年紀,她才不會乾這種惹人厭而且有危險的苦差事呢!她一個在南方連親人都沒有的可以說無依無靠寡婦,夾在肯定強勢的楊慶和那些虎視眈眈的大臣中間怎麽可能好過?一不小心成為雙方鬥爭的犧牲品都有可能。

 她才不接這個爛攤子呢!

 反正只要是崇禎的兒子當皇帝對她來說就大功告成了。

 畫蛇添足的事不能乾。

 “太后,臣是真心擁戴太后的。”

 楊慶說道。

 “老身不摻和你們的事情,咱們大明的確沒有太后乾政的!”

 張嫣拍了拍他肩膀說。

 緊接著她伸出手,旁邊的宮女趕緊上前扶著她,然後她意味深長地看了楊慶一眼,就那麽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款款地走了。

 “那就只能選公主了!”

 楊慶看著她的背影消失,然後對著王公大臣們一攤手說道。

 “那豈不是遂了你的心意?若坤興公主監國,這大明朝豈不是成了你楊慶的囊中物?你說其他宗室監國會稱帝竊取大行皇帝的江山,那你一個外戚就不會了?公主監國,你來主政過個十幾年這大明還不是你的天下,那時候你就是想篡奪又有何人能製?”

 徐弘基冷笑道。

 張國維的東林黨可以接受,但他們卻無法接受,因為他們還是什麽都沒得到,公主監國楊慶肯定主政,然後本來就是這家夥提出的新政肯定還會繼續,他們不但什麽沒得到,而且該損失的還得損失,這一點明顯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倒是一旁的馬士英沒有說話。

 這對馬士英這些與勳貴結盟的非東林系官員影響不大,新政的確會給他們帶來損失,但還不至於讓馬士英選擇和楊慶翻臉,畢竟這個是有辦法彌補的,如果東林黨能夠忍下,他也一樣能夠忍下,而且朝廷財政增加意味著什麽沒人比他更清楚。

 所以馬士英已經動搖。

 但徐弘基為首的勳貴是真沒有退縮的余地了,他們退縮就意味著被徹底打回原形再也沒有翻身機會,而且以後還得面對楊慶的清算,他們不是東林黨身後有龐大的江南士紳勢力在支撐,他們有的無非就是頭頂的那些招牌而已。

 “魏國公,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楊慶很乾脆地說。

 “忠勇伯也想殺老夫嗎?”

 徐弘基冷笑道。

 “我殺人沒有一萬幾千總是有,再多一個又有何妨?”

 楊慶說道。

 “忠勇伯能殺老夫,難道能殺盡天下忠義之士?需知這大明皇宮還不是你楊慶的,這南京城同樣不是你楊慶的,這大明江山更不是你楊慶的,天下忠義之士你是殺不盡的,老夫有太祖鐵券,與國同休,斷不能容爾等逆臣肆意妄為!”

 徐弘基色厲內荏地說。

 其實不只是他,剛剛死的趙之龍也有鐵券,明朝鐵券發的可不少,趴地上不敢動的豬頭朱國弼也有。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啊!既然魏國公說天下人,那我就讓你看看天下人的態度,天下太大時間的確來不及了,咱們就以南京城做標準,錦衣衛!”

 楊慶說道。

 外面守衛的一名錦衣衛軍官立刻進來。

 “傳令,京營所有營旅主官全部進宮到奉天殿前等候,再於普通士兵中挑一百人,另外到城內和城外以士農工商四民為限,每業找一百個人。不能在一個地方找,在南京城內找的沿街道走,走一裡找一個,直到每業找齊五十人,在南京城外的以外垣為限同樣隨意走,走一裡找一個,同樣以每業找齊五十人為限,把這些人全都帶到宮裡集中於奉天殿前。至於諸位就先留在這裡吧!從現在起皇宮除出去找人的錦衣衛其他任何人不得出去,你們不是說天下人嗎?那咱們今天就將此事交由天下人決定, 如果四民及軍卒願意公主監國,那誰再敢反對就別怪我楊慶不客氣了,若他們不願意公主監國,那我楊慶也無話可說。”

 他說道。

 他這就是玩大明版三級會議。

 至於結果……

 結果不重要,高得捷的三千鐵騎就駐扎承天門呢,若結果對他不利的話,這些人會解決剩下的問題,不過楊慶還是希望能最終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從而讓大明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徐弘基等人也沒多說什麽。

 估計他們同樣也不會在意最終結果的,他們現在需要的只是從皇宮脫身而已,無論他們如何對付楊慶都得先從這裡離開再說,先以這個四民推選做最後的努力,如果選出對他們有利的結果自然皆大歡喜,如果選出對他們不利的,無非就是先以此穩住楊慶,等離開皇宮再調動兵馬準備武力來解決。

 此時還被圈在皇宮是什麽都做不了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