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長安夢》第25章 苦瓜相的李商隱
  “哎呀呀,快快有請。準備酒碗,添雙筷子。”溫庭筠一聽玉溪生來了,高興的站起身對下人說道。

  隨後溫庭筠對周卓道:“玉溪生乃是我多年好友,我們正好一起用膳,順便也介紹你二人認識認識。”

  周卓連玉溪生是誰都不知道,認識不認識又有多大關系呢?

  不過既然是溫庭筠的朋友,肯定也是同道中人,至少應該不是街上的混混。

  就在周卓疑惑的時候,下人領著一個清瘦的中年人來到了杜陵草堂亭子間。

  “商隱見過庭筠兄。”見到溫庭筠,清瘦的中年人拱手對溫庭筠說道。

  “哎呀呀,玉溪生怎麽今天會想到來我的寒舍?”溫庭筠一臉高興的對來人說道。

  來人沒有回答,而是望著周卓道:“這位是?”

  “忘了介紹了,這位也是我的兄弟名叫周卓,現在令狐雜貨行當差。”溫庭筠介紹道。

  “哦--,原來是周兄,李商隱有禮了。”說罷,來人拱手對周卓說道。

  李商隱?

  我的媽呀,對面這個一臉苦瓜相的中年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隱。

  周卓當下就愣住了。

  這到底算是怎麽回事呢?自從我周某人來到這大唐時代,見到的怎都是大名鼎鼎的文人雅士,或者是高官名流呢?

  不是溫庭筠,就是李商隱,不是魚幼微,就是令狐綯,令狐滈呢?

  天啦,難道上天他老人家知道我周卓不學無術,故意讓這些酸腐文人來埋汰我的嗎?

  見周卓直愣愣的望著李商隱,溫庭筠說道:“賢弟,你這是怎麽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隱。你讀過他的詩歌沒?”

  溫庭筠一提醒,周卓這才緩過神來,“哎呀呀,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李商隱,周某這裡有禮了。”說罷,周卓也學著李商隱的樣子,拱手對他說道,“既然是李商隱大詩人,為何要稱他為玉溪生呢?”

  嗯?

  李商隱和溫庭筠相互看了一眼,隨後二人都笑了,溫庭筠對周卓道:“賢弟有所不知,李商隱是他的名字,字義山,這玉溪生乃是他的號,李商隱號稱‘玉溪生’,這下明白了吧。”

  周卓心想,這唐代的人也奇怪,不僅有名,有字,還有號。

  不就是一個大活人嗎?幹嘛要起那麽多名、字和號呢?

  “看你年紀不大,稱呼一聲賢弟,你不見怪吧?”既然溫庭筠把周卓當做賢弟,李商隱也跟著說道。

  “李兄能把我周卓當做兄弟這是對我的垂愛,周卓當然樂意了。”能夠給溫庭筠、李商隱這等人物當兄弟,周卓當然願意了,“李兄請上座。”

  說著,周卓請李商隱坐下一起用膳。

  “這位兄弟很會說話啊!”李商隱指著周卓對溫庭筠說道。

  “你還久沒有來長安了,快請坐下說話。”

  李商隱坐下後,周卓趕緊給他填上酒。

  溫庭筠舉起酒碗對李商隱道:“從蜀地到長安遠隔千裡,來---,先喝完酒解解乏。”

  周卓只知道李商隱的大名,但對他的人生經歷未必能夠有完整的了解。其實李商隱這一輩子其實也挺不容易的,可以說是一路漂泊,一生坎坷。

  在大唐王朝的科考路上李商隱失敗過多次,25歲那年,在友人的幫助下李商隱終於考取了進士。

  進士是考上了,但是考上歸考上,至於能不能做官,這路還長著呢?

  甚至這一輩子都不一定走到當官的路上。

  由於他的老婆是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兒,讓這個原本沒有多少政治背景的人一下子進入到了大唐最激烈的政治鬥爭“牛李黨爭”中去了。

  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令狐綯父子屬於“牛黨”。

  在大唐這一段時間,牛黨和李黨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走馬燈的似的來回轉換,很快牛黨就再次上台,李商隱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在唐代,取得進士資格一般並不會立即授予官職,還需要再通過由吏部舉辦的考試,李商隱也不例外必須參加授官考試,結果在複審中被除名。

  第二年,李商隱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這一次倒是沒有被除名,不過僅僅得到了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這是一個低級的官職,但有一定的發展機會。沒過多久,他卻幸運的被調任弘農縣尉。

  請記住李商隱的職位是縣尉,不是縣令。

  這個縣尉和縣丞一樣都是縣令的副職,不過縣丞是常務副縣長,而縣尉僅僅乃是分管治安工作的副縣令。

  你想想,李商隱一個文弱書生,殺雞都擔驚受怕,去分管捕盜、抓人、製止打架鬥毆,偶爾還要跟監獄裡的犯人談心等這些粗活,能乾好嗎?

  這不是明擺著給他難堪嗎?

  果不其然,時間不長,李商隱就因為工作上的閃失受到了上級的責難,還差點因此丟了飯碗。

  人背了喝水都會瘮牙。

  此後的李商隱一直不得意,今天不是給被人當幕僚,明天就是當一個不入流的小官。

  回想這幾十年的為官生涯,弘農縣尉竟然成了他最高的官職。

  這一次還是因為他跟西川節度使柳仲郢關系不錯,才給人家當上了幕僚,過上了幾年相對舒心的日子。

  正是基於他這種一生不得志的“良好習慣”,於是便跟溫庭筠這麽一個連進士都考不上的“學渣”混到了一起。

  正所謂:同是仕途坎坷人,相逢也是情理中。

  李商隱喝了一口酒,長長的舒了口氣,“啊--,爽快,還是長安的酒好喝,蜀地雖說酒也不錯,但始終喝不出長安這個味啊!”

  望著李商隱那種陶醉的樣子,溫庭筠問道:“義山不是在蜀地為柳公(柳仲郢)怎有回到長安來了?”

  溫庭筠知道這個時候的李商隱應該在四川給當時的節度使柳仲郢當幕僚。突然之間回到長安肯定是有事情的。

  李商隱聽罷,長歎一聲,“人生世事無常,聖上已經將柳公調回長安了。”

  嗯?

  柳仲郢回長安了?

  “柳公回到長安任何要職?”溫庭筠不僅問道。

  一直以來,大唐王朝那些在外地任節度使的重要人物,在做出一定貢獻之後,就會回到長安出任相國一職,這就叫做“出將為相”。

  作為劍南東川節度使的柳仲郢會任何職務呢?

  李商隱搖搖頭:“還在候任,具體任何職務尚不可知?”

  在令狐綯實力如日中天的情況下,作為李黨的柳仲郢回長安算是怎麽回事呢?

  對於作為幕僚的李商隱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溫庭筠不知道,李商隱也猜不出這事背後到底何原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