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本科生》第31章:國本之爭
  第二天一大早,史可法還沒有起床,門外就有人傳話說牧齋先生來了。

  “知道了,請牧齋先生書房稍坐,我馬上就來。”史可法說是這樣說,可是說完之後又躺了下來。

  牧齋先生就是錢謙益,江南的文壇領袖,東林黨現任黨魁。而史可法的老師是左光鬥,東林黨創始人。江南一代,深受東林的影響,錢謙益是士紳心中的東林領袖,而史可法則是官場中東林的代言人,兩人在影響力上可以說不分伯仲。

  史可法深深的知道,錢謙益這次來,肯定不是來跟他討論詩詞歌賦的。皇帝死了,京城陷落了,南京城一下子成了政治中心,這個時候趕緊找機會跑到新皇帝跟前晃悠,還能落得一個從龍之臣的待遇。他錢謙益是聞著味過來的!

  既然錢謙益這麽火急火燎的上下蹦躂,史可法可不想這個時候讓錢謙益搶了風頭去。史可法故意晾著錢謙益,讓他足足在書房等了一個時辰,這才梳洗起床,慢悠悠的過來見他。

  “好我的尚書大人,你怎麽一點都不急啊?”錢謙益急得貓抓撓心,眼看著大好的時機就在眼前,自己從蘇州坐了一天一夜的馬車過來,不就是希望得到這個同道的支持。

  “牧齋兄,不知何時這麽急促?皇上剛剛駕崩,我等理應恪守君臣之禮,為先皇服喪啊。”史可法佯裝不懂,故意氣一氣錢謙益。

  “我的憲之兄(史可法字憲之),你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先皇駕崩,新皇繼位,這麽大的事你跟我這演戲。我可告訴你,我們江南士紳一體,決定立潞王朱常淓為監國。”錢謙益拍著桌子叫道。

  史可法心裡一驚,他想到錢謙益會有所行動,但是沒想到錢謙益這麽大膽。錢謙益目前就是一個江南的鄉紳,雖然說當年也曾經當過官,可畢竟是被崇禎變為庶人了的。這麽一個普通老百姓,天大的能耐也攙和不到立國本這樣的大事情中來。

  而且崇禎死了,但是太子還沒有消息,皇子也沒有消息。按常理說,皇帝駕崩,太子繼位。就算太子和皇子都被俘闖軍,那也應該論資排輩,根據血脈遠近親疏關系來。不遠處就有一個福王在鳳陽呢,怎麽也輪不到潞王朱常淓當監國。

  “牧齋兄,這恐怕不妥吧?太子還沒有消息呢,萬一...”

  “太子和皇子都已經深陷京城,沒有什麽萬一。除非是皇上死之前留下遺詔,否則現在誰當皇上不是他們說了算。”

  “那誰說了算?”

  “該有我們東林說了算。皇上把北邊丟了,如今全靠我們江南支撐。江南是我們東林黨的,自然有我們東林黨說了算。”

  “牧齋兄,慎言!就算太子和皇子不在,可是還有福王在鳳陽呢。按理應該他當監國才是。”

  “別跟我提那個福王,你又不是不知道當年的“國本之爭”,福王為什麽躲在鳳陽,不就是看到馬士英是閹黨余孽嗎?當初怎就沒有殺了他。何況這個小福王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屬、不讀書、還喜歡到處指手畫腳。這樣的人,怎能當得了皇上?”錢謙益憤憤然,一臉的慷慨激昂。

  “那潞王朱常淓就很好?”

  “當然,潞王很聽話,我讓他做什麽他就做什麽,讓他讀書他就讀書,讓他寫字他就寫字。”錢謙益一臉的驕傲。

  “哦,那你不讓他幹什麽的時候呢?”

  “我不讓他幹什麽,他就睡覺啊。”

  “你真是一個好老師。”史可法由衷的佩服錢謙益,

怎麽就收了這麽一個徒弟。  “我看此事還是從長再議,還需要聽一聽江北的意見才好。”史可法不想當場表態支持錢謙益,畢竟錢謙益的提案勝算不大,現在就把寶壓在他身上,未免太早。

  錢謙益在史可法這裡找不到場子,灰溜溜的出了門,但是他任然不死心,轉身就去了比史可法官職小一些的東林黨人薑曰廣與呂大器的家中。

  “老爺,牧齋先生去了呂大器家。”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史可法對史忠奮說:“趕緊派人過江,去請鳳陽總督馬士英敘話。”

  南京緊張的局勢還沒有安定,鳳陽這邊早已經是沆瀣一氣。福王朱由崧,江南四鎮的各自代表,以及鳳陽總督馬士英,以及馬士英的之交好友阮大铖等,全都已經濟濟一堂,正在商議如何兵逼南京。

  “我真的可以當皇上嗎?”福王朱由崧還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朱由崧胖胖的,跟他老爹一樣。他爹有三四百斤重,他要苗條,只有二百多斤。

  當年劉宗敏把老福王全身的毛都剃乾淨,用鹼水養了好幾天,然後趕進一口裝滿水的大鐵鍋,和鹿一起煮了,名曰:福祿湯。小福王就是被嚇跑到鳳陽來的,到現在還驚魂未定。

  “好我的王爺,您就瞧好吧,雜家保你當上皇上。”鳳陽鎮守太監盧九德正是策劃福王朱由崧當皇帝的幕後主使。

  當年國本之爭時,萬歷皇帝是拚死要立老福王當太子的,可是左光鬥他們拚死不讓。作為向著皇上的太監閹黨,也是對福王既有好感的,盧九德這次是拚盡全力的想幫福王上位。

  “各位,事情已經很明白。江南那幫子酸儒,肯定是想阻擋英明的福王登基的。咱們大家都是武人,如果讓那幫子文人搶了大權,還有咱們的好嗎?”作為馬士英的得力部下,黃得功是親自參與了這次的會議的,他的話基本也就是江北四鎮四個軍閥頭頭的心裡話。

  “這件事咱們完全佔著道理,由不得他們不乾。大不了咱們一起打過江去,我看誰呢攔得住。”阮大铖煽風點火,但是也句句卡中要害。

  “對,咱們的手中有這幾十萬軍隊,看誰拗得過誰。”其他軍閥代表異常興奮,以前這些人的官職都不高,這一下子能參與到冊立皇帝這樣的事情中來,想想都讓人興奮。

  還沒等史可法派人聯絡馬士英,江北的意見就已經傳到了南京。史可法左右為難啊,支持錢謙益吧,毫無勝算;支持馬士英吧,自己又不算將來皇帝的近臣。錢謙益的意見很簡單:只要不立福王,立誰都行;馬士英的意見也很簡單:只要不立福王,他就打過江。

  “要不,咱們立桂王朱常瀛吧?”史可法慌亂了,想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案。

  “呸!”江南和江北兩方的代表都朝史可法吐了一口。

  最後沒有辦法,史可法隻好跟錢謙益說好話,咱們都是一些筆杆子,萬一他們殺過來,憑白掉了腦袋可不是鬧著玩的。

  錢謙益一抹自己的脖子有些發涼,硬著頭皮答應了,臨走還狠狠地說了一句:“我打不過他們,我寫書罵死他們。”

  就這樣,五月初五,也就是朱由檢他們在白洋澱抓魚的時候,福王朱由崧在一幫人的簇擁下,在南京監國了。作為對錢謙益妥協的補償,讓他當了新朝的尚書,把錢謙益樂的笑歪了嘴。其他幾個人自然是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唯有史可法一點沒變,還是繼續當他的兵部尚書。

  說是監國,其實也沒啥事可乾,無非就是向各地發發文告,說我福王現在當主子了,手上有人有刀了,你們那些小監國小藩王們,都趕緊些向我跪下朝拜吧。

  小福王的監國當的是特別舒服,外面的事情全都不用他操心,所有事都有其他人給幹了。他自己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選秀,馬上要當皇上了,沒有三宮六院怎麽像話?第一道旨意就是在江南大量選秀,聖旨特別注明:長的胖的不要。

  尤其是在進南京頭一天,在史可法的家裡見到了史祥雲,更是被迷得魂不守舍,聖旨中居然另外加了一條:朝中大臣之義女,也可參選。

  史可法一看聖旨就氣壞了, 心想:你這擺明不就是衝我閨女來的嗎,好你個福王,還沒當上皇上就把主意打到我身上了。就你那二百多斤的身子,哪個瘦小的妹子能經得起你折騰?

  選秀還沒開始,闖軍和吳三桂大戰的消息就傳了過來。吳三桂降金的消息這個時候還沒傳過來,大家還一直以為吳三桂是大明的總兵。馬士英坐不住了,萬一要是吳三桂打贏了,太子被吳三桂捏在手上了,自己這夥子人可就完了。

  於是,各方代表就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怎麽辦。錢謙益是個滑頭,他讀書多,心眼也多。

  “別管他吳三桂也好,太子也好,他們不是沒有登基嗎?這當皇帝陛下有個先來後到,咱們搶了先,就裝作對北方的事情不知道不就行了。”

  “為今之計只能劍走偏鋒,讓福王趕緊登基稱帝,把生米煮成熟飯,讓事情既成事實。”錢謙益和馬士英的提議得到一致好評,大夥全都覺得說的有理。

  完美的協商會剛剛開完,北邊的快馬來報:闖軍大敗,吳三桂贏了。

  然後,還沒走出會議室的人全都接著開會,之前商定的登基時間必須提前,應該立刻,馬上登基。大家都覺得今晚登基最好,免得夜長夢多。

  “各位,今天是五月十四日,有個四字,不吉啊。我看明天是五月十五,大端午節。日子正好,不如就選擇明日登基如何?”史可法又一次充當了中間者的角色,選擇了一個折中方案。

  皇帝登基需要辦的事情很多,史可法一直累到半夜才躺下,想想明天還要起早床,自己還能勉強睡一個時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