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醫夫當關》二十六章【又使陰招】
  陽光和熙,春風徐徐。

  一個披頭散發大漢走出樹後。

  唐三貫微怒道:“你等是否有點過分,我都幫你們掩蓋去向,救你等一命,卻一路鬼鬼祟祟跟著我?陽魂不散還是另有所圖?”

  “恩公恕罪!”流民打扮的漢子驀然跪地,磕長頭,“在下幾人實是對襄陽陸路水路不甚了解,又不敢隨意問人,隻好壯膽請教恩公。求恩公指點。”

  原來是問路?唐三貫稍稍安心,古時候不比現代社會,有地圖,有GPS,有國道,省道,沿途標識路牌等等。

  明朝這個時代,普通百姓出了自己城鎮,就得找人引路,否則只能順著官道,走哪算哪。

  “這位……壯士,請起。”唐三貫無奈攤手道:“不怕告訴你們,我是路盲,出了門,也是兩眼一抹黑。”

  年輕大漢站起身,眼神露出失望之色。

  昨天晚上他在夜色微光下沒怎麽看清楚,現在看到這個仗義搭救他們的恩公居然只是個十六七歲的毛頭小子。

  “打擾恩公了,我們就此告辭。”年輕大漢拱手轉身。

  唐三貫眉頭微凝,忽然道:“……你們要去什麽地方?”

  “遼東!”

  “回你家鄉?”

  “殺韃子!”大漢意簡言駭道。

  唐三貫大奇,“你們要去北地,怎麽卻走了相反的方向?”

  大漢微微歎了口氣,“一言難盡……”

  大漢開始解釋,原來此人叫趙槐武,祖籍遼東廣寧,十多歲時隨父母避難遠遁,離家來到河南安陽府,後父母雙亡,他從軍入伍,憑著祖傳武藝和嫻熟弓技,從軍後的他很快用了武之地,四年時間,便從普通小卒晉升百戶,去年,調任唐縣右千戶所百戶,助唐縣守禦。

  誰知道,這唐縣右千戶大人貪財好色,把本就捉襟見肘的軍餉挪做私用,更是長達半年未發放銀餉,唐縣守禦兵卒終於熬不過,群起炸營,數百兵卒闖入千戶大人私宅,活剝了貪婪無度的千戶大人,搜光了千戶府,最後一把火徹底點燃了唐縣的災難。

  放火,劫掠,堅硬(你們懂得),殺大戶……

  趙槐武和手下的十幾名嫡系屬於被動卷入,他們沒有殺一人,甚至沒有直接搶奪任何鄉紳大戶,但大批暴兵逃離時,他們也不得不被夾裹著上路,否則,單單十幾人,遇到鎮壓大軍,有死無活。

  而且,鎮壓搜捕的軍隊都來自北方。

  他們若走北方,不啻於自尋死路。

  於是,一路奔波,終於上了江船,準備在野渡口上岸,再轉道北上,沒想到卻入了襄陽守備兵的伏擊,險些一網打盡。

  “回老家,隻為殺韃子?”唐三貫好奇道。

  “好男兒自當建功立業!”

  “九邊之地,戰火連天,過去了也是九死一生。”

  趙槐武灑然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唐三貫被震住了,這是他第一次遇到明朝的愛國軍人。特別是他身上那種英雄豪邁的氣概與情懷。

  這首詩出自三國曹植的《白馬篇》。前兩句是: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詩人反覆詠歎,讚揚遊俠兒棄身報國、視死如歸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見其敬仰之深。趙槐武也是借句抒懷,來表達自己為國建功立業的豪邁情懷。

  微微有些動容,唐三貫忍不住道:“要不我去找人幫你們打聽打聽路徑?”

  “不必麻煩恩公了。恩公找人打聽和我們找人打聽,

沒甚區別。”  “對了,那襄陽黑藥,你們用了沒有?”

  趙槐武難得露出吃驚表情,“原來這藥叫襄陽黑藥,著實了得,從沒有聽說過……”

  “剛剛誕生不久的新藥……不過,很快就會傳遍天下。”唐三貫想了想,索性掏出懷中二三十包襄陽黑藥,“你們此去九邊,輾轉千裡,這點藥,帶在身邊,也許用得著。”

  “謝謝恩公!”趙槐武長揖,黝黑的臉上滿是內疚之情,“屢次受恩公大禮,我等無以為報……”

  “好好活著就是報答我。”唐三貫猶豫半晌,“你們去九邊可有打算?可有投奔人?”

  趙槐武搖搖頭,“九邊戰火迭起,衛所四處募兵,我等不怕無有用武之地。”

  唐三貫暗暗搖頭,這才是崇禎三年,遼東戰場還要打十四五年之久,別說普通小兵,就是總兵都陣亡了兩掌之數,幸存幾率太低太低。

  若投錯了軍隊,也許半個月都難活下來……唐三貫尋思一番,想到了一個著名人物,史可法。

  如果歷史沒有偏差的話,崇禎三年,也就是今年,年輕的史可法剛擬任遼東撫寧縣令,開始了他的首次抗清使命。

  相比更為著名的天雄兵、秦兵領袖, 盧象升此時兼管山西河南軍務,不在遼東;孫傳庭要到1636年才請纓任陝西巡撫,在榆林建軍,號為秦軍。

  唐三貫替趙槐武選擇了史可法,在這些明末氣節名將名臣中,也許史可法是活得最長的一位。

  “我建議你們投奔遼東撫寧史可法史大人,他目前應該鎮守撫寧,抗擊韃虜。”

  “史可法?撫寧?”趙槐武問道:“恩公可是熟知這位史大人?”

  唐三貫含糊其辭道:“這位史大人是崇禎元年進士,起先任西安府推官,剛遷任撫寧知縣。”

  “在下便依了恩公指點,前往撫寧。”趙槐武再次長揖,便轉身離去。他自始至終沒有詢問恩公的名諱,是因為他每多活一天,都是多賺。

  唐三貫目送趙槐武消失在林子裡,他怔愣半晌,喃喃道:“你們若能使史可法看重,堅持五年不死,待史可法遷右參議,分守池州、太平、監江北諸軍之日,便可以大展宏圖,盡抒胸臆!”

  送別了趙槐武,唐三貫回到藥鋪,剛邁入藥鋪店門,宋百虛急急迎了上來,連聲道:“東家,大事不好,黃奸賊又出陰招……”

  唐三貫定了定神,冷靜道:“宋叔休要驚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有應對手段。”

  宋百虛稍稍平複一下心緒,說道:“今天下午縣衙門送來一封簽令,說東家既爭得唐家祖匾,自然應該承襲藥科捐務。”

  唐三貫訝然道:“醫科捐務?捐錢還是捐役?”

  宋百虛歎了口氣,“是救濟院的醫科捐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