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兄台,不知道...”既然是老師介紹的,韓非當然不至於就此拒絕,不過初步建立了解一個彼此的關系還是要做到的。
韓非走到了易經的面前拱拱手說道:“在下韓非,乃是荀子們下學生,也是你即將達成的夥伴。”
韓非...這就是韓非!這就是那個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大家最後一位聖人的韓非!法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影響了後世幾乎兩千多年的時光,他的名字比起任何來都要來的出名,來得令人震驚,而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就這樣活生生的站在了自己的面前,恍惚中易經甚至是有一種朦朧的不真實感。
不過畢竟之前已經遭遇到了李斯,易經很快就從這份感覺中脫離了出來,畢竟現如今的韓非,還是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啊。
“在下易經,是一個殺手。”如果對象是韓非的話,易經倒是很想知道韓非對於自己這個殺手的身份是如何認知的,畢竟這可是能夠說出“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的人。
他的見識與遠見性遠遠超乎尋常人,這樣的人,能夠怎麽評價自己呢?
“誒,沒必要提出來,殺手就殺手嘛,一個職業而已很正常,倒不如說我這一路走回韓國,路上凶險幾何我也不知道,你也知道現在兵荒馬亂的,這要是突然衝出來一個強盜什麽的,我豈不是連命都沒了。”
十分自來熟的將手搭在了易經的肩膀上,韓非那英俊的臉上流露出促狹的神色:“你是殺手,就代表你的武功肯定很不錯,真好這一路上,韓非就多多牢靠兄台來照顧了。”
這個...為什麽這個韓非和自己想象之中的完全不一樣?要怎麽說呢...似乎在言行舉止之間充滿了不屬於這個時代的超前感覺,這一點對於自身這個從後世來的人來說尤其突出,似乎他的每一個方面,都和這個時代完全不符合,這樣的超前,這樣的別具一格卻又不會令人覺得衝突,不愧是韓非啊。
“好了韓非,我有事情要和他說一下,你先在一旁聽著。”將目光投注到了易經的身上,荀子能夠在茫茫人海裡獨獨找到易經來護持韓非的歸國之路,這絕對是不正常的。
要知道儒家之內並非沒有高手,想要護送韓非歸國,儒家中大有人在,又怎麽可能將目光放在區區一個殺手的身上。
所以面對荀子的目光,易經並未顯得畏懼,而是直接對視了過去,他的疑問就這樣明明白白的充斥在眼眸中,毫不掩飾的表露出來,希望能夠得到一個回答。
“你現在應該充滿了疑惑,為什麽我會找到你來做這件事。”荀子微微一笑,伸出手捋順了自己的胡須,繼而緩緩說道:“你是一個很特別的人,這一點從你一直以來接取的那些任務裡就能夠看出來,依照自己的心願,絕不屈身苟同去做自己認為錯誤的事情,能夠守得住堅持的人,從來都是令人感覺到讚賞的。”
“可是這和我出現在這裡,被荀子您老人家選擇護送韓非歸國有什麽關系?”
“這其中到底有什麽關系,你終究有一天會知道的,我希望你能夠正視你自己,好好的看清楚百家,看清楚這片世界,也看清楚這個時代,我...就將韓非托付於你了。”荀子的話語裡似乎飽含著深沉的隱喻,雖未曾直接說明出來,卻已經在易經的心裡翻起了滔天巨浪。
荀子絕對是察覺到了什麽!這位儒家聖人難道已經洞悉了自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的身份了?可是這怎麽可能!雖然戰國時代會出現真氣這種東西就已經很玄幻了,
但是這一點...難道這個時代真的如同後人猜測的那樣,有通天徹地的仙人般存在? “荀夫子的意思是?”
“韓非的宿命,他已然了然於胸,我...也不好去幹涉什麽,但是你不同,韓非雖然不信他的命,但是我卻知道,天地間那種無形的力量不是那麽好忤逆的,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都在這份冥冥中的注定裡。隻不過...從你的身上,我能夠看到韓非的一線生機,也許很渺茫,但是哪怕隻有一點兒,我也希望韓非能夠跨越那份天命,繼續走下去。”
荀子閉上眼,伸出手凌空點了點易經的胸口說道:“儒家道家,曾共同參悟《連山》《歸藏》《周易》三書,乃是倆家不世的經典,這三本書共稱之為易經。易經能闡述未來之景,過去之形,現今之果,具有不可測度之威能,乃是世事蒼茫變化之經。”
“作用的卜卦,或者說是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說著,荀子的臉上流露出笑容,似乎有些高興:“我曾用卜筮之法為韓非測過天命,後來也用這法子逆向推演,希望能夠找到韓非的破劫之法,而這最後一卦就應在你的身上。而你的姓名,卻也叫做易經。”
“冥冥之中早有天定,易經乃記載了未來事態發展的預言測度之法,窺探天地的經文,而你,卻也真是應此而出,能可解一切天命之人。”
“???”其實荀子說了這麽多,易經是一句話都沒聽懂的,總感覺好深奧的樣子,可是卻不能表現出一副迷茫的表情,所以易經隻能煞有其事的點點頭,其實內心...根本啥也不明白。
“你現在不理解,總歸會有一天你會明白的。”說著,荀子又將目光放在了韓非的身上, 微微笑道:“韓非,老師問你,天地間是否真的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操縱著一切?”
“有。”韓非微微一笑,這等場景卻是與之前完全反轉了過來。
“那是一種怎麽樣的力量?”
“不可揣度,不可測度,不可說,不可明,充斥在天地間,圍繞在身邊,無處不在,無處都不在。”
“看來你以有答案。”
“老師給出的回答又是什麽?”
“呵呵,天命所歸,人既出現在這世上,就有他必須完成的使命,即為天命。你...讀過易經嗎?”
“易經雖難,卻也難不住學生。”
“可知天地變幻莫測,神鬼難尋;可知天意如刀,歲月如歌?”
“...學生多謝老師警言,非心中迷茫以去,前路微光觸手可及矣。”韓非的臉上綻放出開朗的笑容,他終究還是那個名垂千古的韓非,略微想一想便已經明了了一切。
天地有命,而人也有命,天命以至而不得不為,哪怕不可為卻也強為之,生死不得。易經是預測未來變化之書,具有不可揣度之威能,代表了未來的既定與已知,而既然知道,就能夠做出改變。
而書是死的,並不會動,它隻是記錄在其中告訴你如何去預測,如何去探求,但是本身卻做不出什麽,但是...若易經不是書,而是一個人呢?
茫茫天地,寥寥人生,眼前這個叫做易經的兄台,正是這樣一個能打破一切天命,將一切的既定都可變作變動的存在。
老師,這份大禮,學生感激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