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叫門天子》第173章 5軍都督府
一場倉促的演練,在鎮遠候顧興祖認輸之後宣告結束,但這場演練的余波卻在眾人心中久久未平,包括廣寧侯劉安在內,所有人都被朱祁鎮那看似毫無意義的練兵方法深深震驚。

此時一腦子漿糊的廣寧侯劉安還未回過神,就被石亨等人團團圍住,紛紛請教其中的玄妙,可廣寧侯劉安其實也是一頭霧水,這次演練他完全是按部就班的行軍布陣,並未有任何過人之處,不過是官兵比之前執行命令更加堅決,整體性強了一大截。

對這個局面朱祁鎮自然十分樂見,別的不說,至少在這些軍方的大佬眼裡,朱祁鎮的地位無疑上升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再也不是土木堡上那個悶著頭逃命的昏君,而是堪比朱元璋朱棣的軍中奇才。

至於朱祁鎮為什麽又產生如此劇變,大家自然將其歸結為浪子回頭忽然開竅之類的,朱祁鎮再怎麽說也是老朱家的種,身體裡流淌著的是朱家的血液,能有如此本事自然也不足為怪。

朱祁鎮此時心中一動,忽然生出一個主意,趁著大家今天都在,索性去五軍都督府一趟,將這京城中團營的編制先定下來,此事朱祁鎮早有腹稿,一個團營的兵力達到兩萬人,而且相互不相統屬,無論是指揮還是作戰都十分不便。

大明的軍事體制,總體上分為京軍和地方軍兩大系統,京軍無疑是精銳中的精銳,每次皇帝禦駕親征都是主力部隊,而地方軍則以各地衛所為基礎。

大明地方的軍事體制,以幾個府為一個防區,設衛所駐扎,衛的主官為指揮使。衛之下設千戶所、百戶所,分別有千戶百戶統領,以世代相襲的軍戶為統屬,稱之為衛所制度。

衛所的編制,以滿編來算,五千六百人為一衛,一千一百二十人為千戶所,一百一十二人為百戶所。各衛所分屬於省一級的都指揮司,名義上由五軍都督府統轄,但實際上沒有皇帝和兵部的準許,五軍都督府根本無權調動一兵一卒,就連衛所士兵的訓練後勤等基礎建設也無從插手。

土木堡之變前,京軍主要由三大營組成,為全國衛軍的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出征的主力,對外可以征伐四夷,對內可以震懾宵小,地位十分重要。

三大營各有側重,其中,平時五軍營主要習練營陣,三千營主要習練巡哨,神機營主要習練火器,最多的時候有七十二衛之多。

各地衛所軍又分為衛軍、邊軍和民兵三部分,衛軍遍布內地各軍事重鎮和東南海防一線,邊軍指的主要是九邊一帶,為了仿佛蒙古虜賊侵襲而設置的軍隊。而民兵則是軍戶之外,由各地官府抽點的一種徭役,用以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內地稱之為民壯,西北邊地稱之為土兵,西南一帶土司的苗兵、狼兵也屬於此列。

武裝力量的龐雜,造成明軍的編制十分混亂,各支軍隊不同,各個時期也不一樣,基本上都是取決於主將的想法。按照朱元璋開始的規定,軍隊采取十進製編制,十人為小隊,百人為百人隊,千人為千人隊,在往上就是某某衛,不再是單獨的編制了。

各軍內部編制也不盡相同,一開始要求的是每個百人隊中,火銃手十人,弓弩手二十人,牌刀手三十人,長槍手四十人。但京營原本的三大營就沒有按照這種編制,神機營全部是火器,三千營為純騎兵。九邊駐守的邊軍編制也不相同,因為蒙古人交戰大多是騎兵野戰,九邊駐軍大多采取騎兵主攻,步兵駐城防守的策略。就像楊洪喜歡多用騎兵,而郭登則多用戰車一樣,沒有一定之規。

如今於謙的團營,以五千人為一個作戰單位,步兵三千六百人全部配備火器,騎兵一千人,炮兵四百人,一個團營統領兩萬人。

具體如何去改,朱祁鎮打算還是按照後世的辦法,將軍兵種逐步明確,便於指揮調度,也能防止某一支軍隊身上主將的烙印太深,導致一旦主將換人,後繼者無法迅速上手的弊端出現。

出於這個考慮,朱祁鎮帶著一乾軍中大佬,出了京營駐地,直奔五軍都督府而去,之所以選擇這裡而不是去弘德殿, 也是朱祁鎮決定提升武人地位的一個想法,在他的計劃中,部隊訓練管理將完全由將領主管,無論是弘德殿還是兵部都只有監督的職責。

五軍都督府紫禁城之外的禦道西側,和東面的六部衙門遙遙相對,雖然僅僅隔著一個禦道,可兩者之間的地位卻逐漸發生天壤之別的變化。

朱祁鎮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騎馬狂奔,引得街道兩旁的百姓紛紛圍觀,看著大明精銳的軍隊,紛紛發出喝彩之聲。

五軍都督府雖然看起來異常的厚重大氣,但是門口僅有兩個站崗的士兵,厚重的大門似乎也很久未曾打開,顯得異常冷清。

朱祁鎮下馬駐足立於五軍都督府門前,石亨等人跟在朱祁鎮身後,紛紛現出不自然的神色,這五軍都督府別說是朱祁鎮,就是他們這些掛著名的都督,可能也許久沒有踏足了。

“石亨,前面帶路吧,順便給朕說說這五軍都督府的歷史。”朱祁鎮隨意的說道。

石亨有些不明就裡,這五軍都督府就是老朱家弄出來的,按道理朱祁鎮不可能不清楚這其中的來歷。可朱祁鎮既然下了令,石亨隻好照著旨意實行,開始講五軍都督府的來歷講了一遍。

五軍都督府的前身是大都督府,乃是太祖朱元璋未稱帝之前掌控軍權的機構。以大都督府都元帥而進位於大明皇帝的朱元璋,深切的了解一個事權統一,節製中外諸軍事的大都督府,對於皇帝是一個多麽大的威脅。

因此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除大都督府,代以五個地位平等的五軍都督府,分別管理京師及各地衛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