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祭明》第46章 魚和熊掌
  禮部尚書的位置固然重要,但對於徐家來說,可有可無。如果徐家從兵部派人去接掌禮部尚書一職,那麽勢必有人會對兵部出缺的官職垂涎三尺,這是徐家決不允許的。

  徐家靠什麽立本?自然是靠著手中的兵權,來掌控大明國朝堂上的方方面面?這種兵權上的掌控,怎麽可能輕易的說放棄就放棄呢?哪怕是兵部之中的小小監事,也絕不可能讓出去的。

  至於徐天然口中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是再明顯不過的了。禮部尚書一職出缺,一旦眾多朝臣為了這麽一個職位互相爭奪,必然會給背後之人一個機會,趁虛而入在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勢力。這個背後之人,十之八九是小皇帝朱勉。

  幾乎所有的朝臣都知曉,小皇帝朱勉之所以被太皇太后要求十八歲之前不得親政,其根本原因不是什麽祖製,而是因為小皇帝在朝堂上沒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太過於勢單力薄。一旦在即位之初親政,指不定會鬧出怎樣的卵子。

  作為一個皇帝,本應有著獨掌乾坤的大權,但如今大權旁落,小皇帝不就是形同傀儡嗎?徐天然很清楚這裡面的道理,皇帝遲早要長大的,但這實實在在的兵權,卻不能讓他碰,否則的話一旦讓他在兵部中有了自己的勢力,那這大明國還能讓他徐家掌控嗎?

  甚至說不定的在某個時候,小皇帝還會跳起來,將這兵權奪走。這是徐天然,也是徐長恭最不願意看到的。

  “皇帝想要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看中的人,這是很自然的情況,但作為兵部尚書的你,盡可能的要將皇帝的這種心思給扼殺在搖籃裡才行。”徐長恭在地上磕了磕自己的拐杖,發出一陣悶響,像是在表達著徐長恭的不滿,“上陣父子兵,這大明國的朝堂上,可千萬不能讓另有圖謀之人趁虛而入!”

  不光光是徐國公府上,徐天然和父親徐長恭在謀劃著有關於禮部尚書一職的問題,其他的朝臣家裡,也是如此模樣。就算是宮廷之中,朱勉與太皇太后徐氏之間,對於禮部尚書的人選,也有一定的爭執。

  十一月二日,早朝時刻,眾臣問禮完畢,朱勉坐朝聽政,直至最後的禮部尚書人選的問題提到台面上。

  “皇上,禮部尚書一職,現如今有三個人可選。兵部尚書徐天然推薦的翰林閣老柳石,我們四位輔政大臣公議的一位是文華殿大學士於凡,其余大臣則是認為禮部左侍郎李英可以!”唐浩站在大殿中央打頭說道,“請皇上裁決!”

  話音落下,朝堂上的氛圍,便是陷入了寂靜,眾臣知曉,這一次,決定權被送到了朱勉的手上。換句話說,此刻朱勉說誰是禮部尚書,誰就是。

  然而,朱勉卻並未立刻回答,此刻的他正在思索著。唐浩口中的三人,柳石跟徐天然之間沾親帶故,於凡與唐浩親近,李英雖然是孤家寡人一個,但卻能力不行。

  “朕以為,這三名大臣,雖然不錯,但卻並不適合擔當禮部尚書。”朱勉自然是要否決這幾人的,“朕昨日與太皇太后商議過了,認為太史令司馬德可以擔任禮部尚書一職。”

  朱勉說完,抬眼看了看眾人的神色,而此時的眾多朝臣聞聽朱勉所說,臉上皆是一愣,他們不明白朱勉為什麽要提出一個年近暮年的老人?更何況,這個人在朝堂上宛若空氣一般,等同於無!

  “皇上,司馬德年老體弱,恐怕處理不了禮部一切事物!”

  “皇上,司馬德掌管史書修撰,恐怕難以分身!”

  一連兩名大臣站了出來,似是想要勸告朱勉改變自己的主意。朱勉的目光,旋即望向了這兩人,分別是兵部的任琦與吏部的方泊。兩人鷹視狼顧的樣子,很明顯心懷鬼胎,這讓朱勉不由得心中不快。

  尤其是兵部的任琦,這讓他越看越不爽,到底是徐家的人不管自己說什麽樣的人選,都會被挑出刺來。

  “不知,皇上舉薦司馬德的理由是什麽?還請皇上示下!”

  對於朱勉的選擇,徐天然也同樣有些疑惑,這個司馬德在朝中既沒有可靠的地位,也沒有什麽沾親帶故的關系,這完全不足以讓小皇帝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

  依照徐天然先前的猜測,如果小皇帝朱勉,真的想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那麽禮部尚書一職,至少也應該由跟嶽武穆有關聯的大臣們來擔當。但從現在看來,顯然這個司馬德不是這樣的人!

  “其余大臣也想聽聽朕的解釋嗎?”

  朱勉自然知曉徐天然的意思,試想一下,原本眾大臣都認為可以的人,卻在這個時候被皇帝換了,而且還換成了一個毫不相乾的人,任誰遇上,誰的心裡會舒坦?至少,朱勉看得出來,眼前的徐天然是十分的不快。

  “唐浩,你署理吏部多年,你來講講關於司馬德的一切。朕待你講完之後,再做說明!”

  四位輔政大臣,對於朱勉的話,也同樣有些疑惑。他們匯總出來的三名人選,按照道理來說,不管是誰當上了這個禮部尚書,都是合情合理的,畢竟人家的政績擺在那呢。

  此時此刻,唐浩聽著朱勉的言語,神色一愣,但旋即明白過來便是開口道:“回稟皇上,太史令司馬德,至今在這一官職上已經擔任了三十五年之久,為人耿直,記錄事實不偏頗,足以擔當禮部尚書,為嶽武穆擬定諡號!”

  唐浩說完,眾人似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但似是又有些不甘心。他們迄今為止,還不明白,朱勉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麽藥。

  朱勉耷拉著眼皮,他不用看眾臣的臉色,也能猜得出他們在想些什麽。他之所以認為司馬德合適,一方面確實如同唐浩所說的那般, 另外一方就是朱勉看中司馬德和各方勢力沒有任何瓜葛。

  縱使司馬德走馬上任禮部尚書,因為其年齡的緣故,也不會成為眾多臣子拉攏的對象。這也就實現了朱勉的初衷,朝堂上培養不了自己的勢力,但自己也可以讓你們這些黨爭之元凶也培養不了!

  聽著唐浩的話,徐天然也似乎是明白了過來,他望向朱勉的眼神中,充滿著不可思議,小小的年紀,竟然有如此縝密的思維,這樣的皇帝,怎能讓他成長起來?一時之間,徐天然竟是有一種憋屈的感受,他不講話,兵部的人也自然不去說什麽了。

  而其他的大臣,見著徐天然不說話,兵部的徐家之人也不說話,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麽,去反對朱勉的。很明顯,眾人已經默認了一件事,那就是他們所推舉的那三個人都沒有被皇上看中,偏偏那個老不死的被看上了。

  論起理由來,柳石、李英、於凡被推舉出來,跟司馬德相比,恐怕就是在於那三十五年的為官時間了。試想一下,一個在朝廷上乾太史令一乾就是三十五年的人,什麽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過?

  這種人,贏在了資歷上!當然,這也是眾臣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畢竟,作為遊離在朝堂之外的太史令司馬德,眾人的印象中,似乎是除了用筆記錄些事實,也就沒有別的了!但偏偏就是這個人,打破了一些臣子的希望,也澆滅了一些人的欲望!

  “唐浩,你們四位輔政大臣先行擬旨,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朕也就可以退朝了,諸位大臣們也能處理政事了!”

  “臣等遵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