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亂我為王》第八十一章 討論會盟
  昭平得到吳廣的任命與命令之後,就將自己幾個得力的手下推薦給了吳廣。

  吳廣道:“好,此事交於陳仆射辦理就是,其會按照功勞和能力分配合適的職務,請勿擔心。”

  “多謝大王信任!對了,大王,臣還有一事!臣想問,大王何日登基為夏皇呢?”昭平問道。

  吳廣一聽,搖搖頭:“昭卿這是從何說起?如今天下未定,漢中、巴蜀未得王命,山東之六國故地七八人為王,我何德何能敢僭越帝號?

  此事不可再提!即便是要當皇帝,最合適之人,當然是陳王!待我招降王離之後,再請陳王稱帝!”

  昭平一聽,又看看旁邊的陳平和呂德、方強,見他三人也搖頭暗示昭平不要說此話。

  他心裡想,大王這個想法倒是非常好,慫恿陳勝當皇帝。如今關外熱鬧非凡,張楚、韓、趙、齊、燕、代等紛紛自立為王。

  就是項梁,聽說也已經準備稱越王,另外還有若乾人稱侯,如此一來,王侯倒是有十幾家。

  這樣混亂的局面,不知何時才能結束,也不知何人能夠結束。估計不經過幾年征戰,難以歸於一統!

  ……

  吳光看著昭平的背影,對著陳平和呂德三人說道:“此人想讓我在火爐上烤,我焉能做出此種事?”

  旁邊陳平說道:“昭卿也是好意!不過依目前情況來看,陳王是首義之大王,這皇帝之虛號,臣以為最好讓與陳王為上。

  可先稱王,但是緩稱帝。另,如能夠打敗或者招降王離,大王就佔據了主動。

  不過臣以為,可否現在就考慮召集諸侯王會盟之事?最少是事先確定會盟地點!”

  吳廣道:“王離已是喪家之犬,無根之木。我以為,要招降或者打敗其並不難。

  如今要從長處著想,比如說打敗王離之後該怎麽辦?還有如何對付山東六國?

  另外,陳公剛才所講之會盟地點,不知諸位有何建議,可說來一聽。”

  他說完之後,陳平說道:“臣以為,這會盟之城既可以在鹹陽,也可在洛陽,最好是在鹹陽對我最為有利。

  然依如今形勢,陳王未必會前來鹹陽會盟,而選擇洛陽或者洛陽以東的之城可能性極大!”

  呂德也說道:“臣也以為滎陽守軍必定會很快投降無疑。屆時整個河南之地必將完全在義軍之掌控之內。

  因此會盟地點怕是要在河南之內,而且如今還有一難題,就是周將軍所部約四十余萬人依舊駐扎在關中。

  臣以為,對於周將軍所部,應盡快安置,最好是讓其退出函谷關,否則早晚必起衝突。”

  他此言一出,眾人都很以為然。但是說來很簡單,不過這涉及到吳廣與陳勝如何劃分勢力范圍的問題,要真辦起來卻是非常棘手!

  這時方強建議道:“大王,臣以為不如對周將軍做一些警戒,或者找理由對其突然襲擊吞並所部,這理由總是好找的!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陳平搖搖頭,道:“大王,臣以為不妥!周將軍既然已答應暫停渡河,再其請示陳王之後再做決定。

  因此我等若是如此做,恐惹惱天下諸王群起而攻之,到時候恐怕難以收場!”

  吳廣點點頭,道:“方將軍此議不妥,我等本為義軍,以鏟除暴秦為己任,此等不義之事,怕是不妥,故休要再提此事!

  我意,還是先發牒陳王,商談會盟一事。至於會盟地點,可暫定洛陽、鹹陽二地。

  至於夏國、張楚國如何劃分,我想,這倒是需要仔細斟酌。滎陽、成皋乃是東西方交通之要地,如今被我所控制。

  不過,由於函谷關畢竟是周將軍所攻下,整個河南也是陳王所部佔領,我等又曾經是其部下,因此適當做些讓步也是應該的。”

  方強說道:“大王,陳王必定要控制河南全境,滎陽也要交還,如此一來,我軍今後東出將會十分困難。

  還有,不但漢中巴蜀之地情況不明,就是內史附近之隴右郡、上郡皆未歸附。

  如果任由周將軍所部東歸,形勢對我夏國將極為不利。保不準其就攻擊河內,關外領土將全部丟失!”

  吳廣道:“也不怕,畢竟如今佔有老秦地,另外還有河東之地。就是不知道上黨、太原二郡如何了……”

  三人商議半天,得出的結論是:以洛陽作為會盟之地點,以控制關中、河內為底線,實在不行就讓出滎陽、成皋一線,以此為基礎進行會談。

  至於其他各王的地界劃分,各自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由陳勝和吳廣出面調解。

  ……

  三人商量完這件事,陳平說道:“大王,陳銀等人的造紙術,大約也差不多了。

  臣考慮可否在宮中修建一造紙作坊,多配人手,開始大規模製造?”

  吳廣點點頭道:“好,走我等去看看!”

  宮裡面的局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因為吳廣已經下令各司其職,他也只不過是選了一座小宮殿,暫且住下而已。

  在宮人的帶領之下,眾人來到宮內一處浣洗衣物之偏僻之地。

  這裡有一條小溪流過,用水比較方便。跟著陳銀造紙的那四個人,正在搭建一個臨時的造紙作坊。

  吳廣張目四望,四下查看了一下地形,發覺此處地勢狹窄,並不大適合見大作坊。

  於是他就說道:“我看,這紙要盡快的製造出來,越多越好。此處有如此多的浣洗晾衣台,並不大適合造紙。

  還有這造紙會將這溪水搞髒,因此宮裡作坊不可搞得太大。還是換個地方,反正宮裡地方多的是。”

  於是眾人又重新開始尋找地方。

  古代的宮殿與我們想象的略有出入,其地方確實巨大無比,不過宮殿之外與你那鄉村差別不大,養魚種地都很常見。

  就是唐代的宮城之中,宮殿四周的土地也並非全是種樹養花,其實種樹養花的還是少數,大部分的土地依舊栽種蔬菜瓜果,提供給殿中省禦膳房。

  至於養魚池養魚,竹林采筍並編制竹器工藝品,這在古代宮殿之內就專門有官員負責。

  眾人尋了半天,才找到一處比較荒蕪的地方,也非常寬闊。吳廣看著很滿意,說道:

  “此處不錯,靠近皇城之邊,對附近干擾較小。須知這造紙出來的廢水,極難聞,會將土壤和水源搞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