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秦亂我為王》第八十四章 機構調整與軍隊整編
    吳廣接到王離快馬送來的投降書,不由得欣喜異常,對呂德等人說道:“接下來,要安排對匈奴的防守。這些匈奴人凶殘成性,最愛劫掠我邊民,極為可恨。”

  呂德道:“的確如此,如今天下大亂,王將軍一旦從九原郡撤軍,大河以北,陰山以南地區,極可能被匈奴佔領。

  這倒也還罷了,關鍵是匈奴大軍極可能南侵。因此,對於上郡和富平等地的防守極為重要。”

  吳廣道:“不過,現在是冬季,匈奴敵軍倒是幾乎不可能南下。而且,其南下的主攻點應該在雁門一線。

  原因很簡單,北地郡一線、上郡一線多是荒漠地帶,其馬匹草料喂養困難。因此只要守住富平與上郡,至少可以保證內史內部安全。”

  呂德說道:“其實要穩定匈奴,還有一法!”

  吳廣一聽,問道:“何法?”

  呂德說道:“和親!采用合親之法,可大大減少匈奴對我邊境之侵擾!”

  吳廣一聽,不由得搖搖頭:“和親之法,看似可取,實則不可取。匈奴人有狼性,永遠不可能喂飽。我怎能送王家之女到大漠受苦?

  我在此發誓,只要我在世一天,將永不合親。待到將來華夏一統,我必親率大軍,北逐匈奴,開通西域。

  到那時,我華夏之領土將比大秦之領土擴大一倍,也許還要更多。”

  呂德一聽,不由得對吳廣的豪氣肅然起敬,如此一來,夏王是要功蓋秦皇了。

  吳廣說完,想了想,就下令任命王離裨將為假將軍,統領三萬人駐屯富平。

  讓王離統領七萬人返回內史,以便整編軍隊,為將來可能的統一戰爭做好準備。

  ……

  接下來的兩個月,上郡和隴右郡得到王離已經投降的消息,自然很快也跟著頭投降。劉季順利攻下上黨以後,被調回來擔任尚書右仆射兼內史令。

  如此一來,整個老秦地都已經被吳廣控制,就是太原、漢中與巴蜀,也表示願意服從夏國。

  吳廣一看,漢中與巴蜀地區雖然投降了,不過距離太過遙遠,自己也不可能親自去巡視,隻得派人去安撫。

  於是他將巴郡太守和調到河東當太守,任命上次勸說王離有功的劉陽假蜀郡太守和安撫大使。

  同時調都尉王果假巴郡太守,讓原巴郡太守到北地郡當太守。讓已經投降的三川郡守李由當了河內郡守。

  總之,吳廣對投降的中高級官員都有晉升和獎賞。

  陳勝和其余各王也返回消息,約定三月初在洛陽會盟。同時,陳勝還主動讓周文將所部全部撤到洛陽,控制三川郡。

  ……

  經過兩個多月論證,新的機構、官製已經出來。大致情況是:

  1,太子的待遇另外制定;設王、侯、伯三等爵。

  2,皇子、皇兄弟封親王,正一品;另外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也是正一品;秩四千斛(米,下同),月俸錢十貫;

  (這相當於秦漢的萬石,所謂萬石,其實不過每月三百五十斛,並沒有一萬石)

  3,尚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尚書令一人,從一品,秩三千斛,月俸錢九貫;

  左右仆射各一人,正二品。秩二千五百斛,月俸錢八貫;中書令同左右仆射,二人,侯爵同。

  下面是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設六部尚書各一人,從二品,秩兩千斛,月俸錢七貫;禦史大夫、大郡太守同六部尚書。

  (秦代九卿二千石,不過一千多斛米而已,吳廣待遇高得多)

  4,仿造唐代設立大理寺、少府寺等九寺五監,大監(卿)正三品。秩一千八百斛米,月俸錢六貫五百;小郡太守同。

  各部侍郎、中書侍郎各二人,從三品,秩一千五百斛,月俸錢六貫;伯爵同。

  5,下面不再詳述。大致是各部、各寺監下面設各司,長官郎中四品,員外郎五品;各司下面的主事八到九品不等。

  6,提高各郡丞待遇和品級:大郡丞正四品,小郡丞正五品,每郡二人。

  取消郡尉,由各地團練軍負責治安,根據需要,每郡設團練軍一千至三千人,屬於地方治安部隊。

  7,各郡設立六曹,與中央六部對應,品級為六品,另外設郡掾一名,五品。

  縣裡面設縣令一人,六品到七品,其中京縣四品。縣裡設丞、簿、尉等,八到九品。

  8,這裡有很關鍵的一點,凡是九品以上官員,必須由吏部統一任命,這與以前很不相同。

  過去是縣裡的縣令(長),郡裡的郡守、郡尉、二丞為朝廷任命,其余的都是各自長官聘任。

  如此一來, 那些低級官員當然積極性更高,榮譽感也更強了。

  ……

  至於軍隊,則更加重要。按照吳廣的考慮,軍官的待遇在同等條件下肯定要高於文官,這也是為了維護穩定。

  設左右殿前都指揮司、左右侍衛馬軍都指揮司、左右侍衛步兵都指揮司等六司。

  馬軍司是以馬軍為主,同樣有步兵;反之也同,步兵司是以步兵為主,也有馬軍。

  六司長官都指揮使品級與六部尚書一樣,不過待遇同左右仆射;副都指揮使同侍郎,待遇同尚書。

  六司以下的級別大致是:虎賁郎將、虎牙郎將,正四品、從四品。鷹揚郎將、鷹擊郎將,正從五品。

  大校尉、小校尉,正從六品。隊正隊副:正從七品。其他閑散武職,八品到九品。

  校尉本來在秦代是高級將領,吳廣給降級了。

  另外,將級以上各級均設一名文職司馬,比同級武將低半品,下設兵曹、甲曹等文官和吏員。

  ……

  為了防止兵變,吳廣對軍隊的編制做了大規模調整。

  馬軍的日常管理以二百人為基本單位,步兵以千人為基本單位,各設立鷹揚郎將、鷹擊郎將負責訓練管理。

  也就是說,四品以上高級軍官並不參與對軍人的日常訓練管理,隻負責監督和指揮。

  如此一來,將管理權與指揮權分離,可最大限度避免兵變。

  同時,對於四品以上軍官的考核,由軍參會考核。

  五品、六品軍官,由兵部和六司長官共同負責;七品及以下,各司負責考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