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亂我為王》第八十五章 欲謀霸王
  至二月下旬,整個新的中央機構就基本建立起來。

  由於大致按照唐代配備的中央各級管理人員,在管理層級上和現在區別並不算太大,所以不存在多大的調整。

  實際上隋唐時期的郡縣兩級管理體制,就是參照秦漢時期而來,所以改革的難度並不算太大。

  何況,吳廣幾乎將所有官吏的待遇都適當進行了提升,眾人並沒有反對的理由。

  至於稅收政策,吳廣暫時還是執行的以前的稅制,略有一成左右的下降。

  秦漢稅收制度比較複雜,這裡暫時不做介紹。由於天下尚未統一,吳廣也暫時不想做大的變更,因為那必將牽一發而動全身。

  秦代的二十級軍功制度暫時做了保留,只是將關內侯取消,變成了伯,這是僅次於侯的一等爵位。

  在財物方面,已將趙高及其黨羽抓捕斬殺,抄家,所以國庫大大增加了一筆收入。

  另外,吳廣不想保持后宮太大的規模,所以對后宮的宮女與宦官進行了四成左右的裁減。

  這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增加民間的適齡生育人口;第二個當然是博取一個好的名聲。

  ……

  經過調整之後,朝中主要官員是:尚書令、世子吳雄;左仆射兼吏部尚書陳平。

  右仆射兼兵部尚書、內史令劉季;中書令兼禦史大夫方盎;殿中監兼太府卿、少府卿呂德;

  戶部尚書蕭何;刑部尚書章邯兼任;工部尚書王離兼任;中書侍郎兼兵部、戶部侍郎張良;

  禮部侍郎書孫通;大理寺卿昭平;宗正卿兼將作大匠吳雲;還有其他幾位寺監卿。

  議政大臣:陳平、劉季、方盎、呂德、方強。

  軍隊六衙司:左殿前都指揮使方強;右殿前假都指揮使高奎;左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章邯;右侍衛馬軍都指揮使王離;左侍衛步兵假都指揮使曹參;右侍衛步兵都指揮使李右(兼任河內郡守);

  還有,原十三狼騎衛士鄧勝、蔣鑄二人分別擔任左右殿前副都指揮使。

  ……

  這天下午,距離會盟還二十天,吳廣馬上要出發趕往洛陽,他召集議政大臣開會,最後商討會盟一事。

  吳廣說道:“前幾月,諸公都忙於各衙司變動等政事。如今各衙司基本運轉起來,一般常事,就交於下面之人辦理即可。

  只要將人管好就行,各主事已經佐史等吏職尤其重要。文案都四級負責製,各位一定要慎之又慎。

  今日說說洛陽會盟一事,請諸位說說意見,發言順序先按職位,次按年紀。”

  在座的幾位議政大臣,對於這種新的執政方式感到頗有些新奇。

  這裡面職務最低的就是方強了,他首先說道:“大王,臣以為,此次洛陽會盟之目的,要確定幾點:

  其一,要爭取取得黔中郡。目前黔中郡郡守搖擺不定。雖然此地頗為貧乏,然地勢極為重要,萬不可輕棄。

  其二,雖然說陳王乃是起義大領袖然而擊敗章邯和進入鹹陽者乃是大王,招降王離者,也是大王,況且大王也是起義領袖之一。

  我以為,雖然大王暫時不肯當皇帝,然而要爭取霸王之位,以壓服眾王。否則大家都是王爵,何來主次?”

  吳廣一聽沒有說話,接著其他人陸續發言。呂德說道:“大王,這霸王不能讓!如果讓與陳王,今後發生糾紛,還得陳王出面調解,似乎很是不妥。

  臣的意見,也是必須爭取霸王之名。

同時,讓章陽將軍死守滎陽成皋,李郡守把守河內,洛陽周文不過是甕中之鱉而已!其退到穎川郡乃是唯一出路。”  方盎道:“大王,臣也讚同二位之見。臣在河內這些時間,很走了幾個縣,包括三川郡的五六個縣。

  如今暴秦已滅,民心思定。所謂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如果任由天下十數國,則必定紛爭不斷。

  因此微臣建議,章陽將軍的主力五萬人,要控制滎陽成皋。至於理由,就說把黔中郡讓給陳王就是。

  反正黔中郡易攻難守,今後若要取之易如反掌。而滎陽與成皋萬萬不可丟。”

  接著,陳平與劉季也紛紛同意要對陳勝強硬,以取得最大的利益。

  吳廣一聽,不覺心裡暗自檢討起來:哎!自己怎麽把厚黑學給忘掉了?這政治本就是你死我活的爭鬥,講不得半點人情。

  既然陳勝輕易地就答應周文部撤軍,說明他本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決心。看來,自己一定要榨取其最大的利益。

  想到這裡他說道:“諸位之言有禮!在山東諸國看來,我國可能已成了新的大秦,諸國必定非常畏懼,有可能聯合起來攻打我國。

  因此,滎陽與成皋的確非常重要。下面,我決定立即讓左殿前都指揮使方強將軍帶領二十萬大軍出函谷關,佔據洛陽以西各地,理由就是為了保衛會盟之安全。

  高奎都指揮使帶軍十萬,進駐武關,假意要攻取南陽郡。如此逼迫陳王讓出三川郡。至於今後統一山東諸國之事,在會盟之後,看看諸國之反應再說。”

  他這麽安排,眾人都覺得非常有道理。最後,吳廣又做了自己去洛陽會盟之後的人事安排:

  “劉公、呂公、方將軍跟隨我到洛陽會盟,這個鹹陽城中事就由陳仆射負責!另外章邯將軍帶領五萬人進駐太原。

  一是防止匈奴人南下太原,而是找機會東出井陘,攻擊趙國。”

  ……

  鹹陽宮。

  吳廣把張良找來,商量會盟的安排。

  張良現在擔任中書侍郎和兩位兩個侍郎位置,這是非常重要的職位。

  張良說道:“大王,會盟時,要防止諸國聯合抵製夏國。畢竟如今夏國勢力太大,其對秦滅六國尚且心有余悸。

  微臣想,不排除諸國有安排刺客之可能。因此,這保衛就極其重要。”

  吳廣笑道:“公之言有理,不過,滎陽在我手中。我又讓方將軍統領二十萬大軍進駐河南縣。

  除非是找死之人,否則誰敢刺殺我?如果說有人,也只有一個人敢!”

  “哦?是誰?”

  “就是新任吳國上將軍項羽!我聽說此人勇冠三軍,是個難纏的對手。最近其攻取江東各郡,都是摧枯拉朽之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