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亂我為王》第五十五章 談判
  武臣說完之後,拿眼看著張耳。張耳一看,自己也不能做得太過,於是假裝想了想便說道:“大王說的也在理,微臣同意賠償割地,不知大王派誰去和談?”

  武臣略微一思索便說道:“此事還是煩請邵丞相跑一趟為佳!”

  邵騷一聽,道:“好,微臣就跑一趟,不過,大王,這談判的底線呢?”

  任何談判都得有底線,這底線得趙王說了算。

  趙王一聽,便道:“割讓兩座縣城估計沒什麽好談的。至於賠償的錢物,得少兩成。

  當然,一切以丞相為主。實在不行,全部答應也可,但是,賠償的時間要延長,我趙國如今實在拿不出如此多財物來。”

  “諾!微臣一定盡力而為!”邵騷點點頭,看來只有死馬當活馬醫了。

  張耳、陳餘二人一聽,你這不是說了等於沒說嗎?二人不暗自搖頭。

  武臣說完,突然又想起一件事,說道:“諸位請說一說對於李良該如何處理?”

  陳餘說道:“此人不知兵,當不得大將,應該嚴懲!”

  張耳也同意他的想法。武臣看著邵騷,邵騷一看,這李良打了敗仗不假,不過,他是自己著力推薦的人,也不好處理太過,於是說道:

  “此次大敗,雖然李將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不過,趙國目前能夠帶兵的將軍本就不多,而且還要面對燕國與夏國的威脅。

  所以微臣建議,不如降其職為都尉,按照夏王的意思,派其帶領一萬人去進攻井陘(xing)!”

  陳餘立刻反對道:“帶領一萬人去進攻井陘?那裡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且從山西攻河北非常容易,因為那是居高臨下!

  但是從河北攻山西難上加難,因為這事以下攻上,難於登天!別說一萬人,就是五萬人甚至十萬人,也別想攻得進去。”

  邵騷說道:“陳大將軍,我隻說是象征性進攻,並非真要進攻井陘。誰不知道,在太行八陘之中,井陘最為重要也最為險要?怎可輕易攻取?”

  武臣點點頭:“邵丞相之言有理,就照此辦理!”

  武臣有意用邵騷來壓製張耳和陳餘二人,自然很多事都同意邵騷的意見。

  陳餘和張耳一聽,也知道武臣的意思,見他處處不同意自己二人的意見,不覺心裡都暗自惱怒。

  (太行八陘:太行山位於黃河以北,大致呈南北走向。古人稱太行山以東地區為山東,當然包括河北;

  稱太行山以西為山西,也包括河東地區;這裡的山就是指太行山。對於古代來說,山就是天然的屏障,難以逾越。

  就因為如此,在太行山中大致呈東西走向的八條溝谷“陘”,在交通上就顯得極為重要。

  從北到南,太行八陘依次為: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軹關陘。

  最重要的是井陘,出此陘可直接攻擊邯鄲。另外就是飛狐陘與軍都陘,出此二陘是攻擊燕地的必經之路。)

  ……

  吳廣一聽,武臣派邵騷來談判割地賠款之事,他當然不會自己去談判,於是就派陳平與之談判。

  自己和劉季還要準備進攻上黨與河東地區呢!

  談判的地點經過雙方同意,就選在鄴縣。這對於趙國來說相當於城下之盟,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對於這種兵臨城下的談判,當然極有利於夏國。吳廣將談判全權交予陳平處理,

陳平當然要爭取最大的利益,不會輕易讓步。  吳廣要求談判盡可能拖長時間,因為這有戰略考量要給河東和上黨的秦軍一個必要的假象:夏國準備進攻趙國。

  其實要說起來,陳平曾經建議直接攻擊邯鄲,佔領河北。因為河北是大平原,易攻難守,而且這裡非常富庶,人口眾多。

  不過,吳廣並未同意他的建議。因為目前的主要敵人是大秦,不能主次不分,自己人先打起來算怎麽回事?如何讓天下人信服?

  古代打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出師有名,即便這個“名”是編造的謊言,但是起碼也要能糊弄得過老百姓,不能說想打誰就打誰。

  在吳廣的戰略當中,只要佔領了上黨與河東,再找機會北上攻擊太原,盡取山西之地,自己就擁有了居高臨下的態勢。

  今後攻擊關中與河北,可謂易如反掌,這就是所謂的“天時不如地利”。當年韓信也是這戰略:先取山西,再下代、燕、趙、齊,最後圍攻南方的項羽。

  至於南方,在冷兵器時代,其地理位置有天然的弱勢,無論是經濟和軍事,都遠遠趕不上黃河流域。

  至少要到唐末以後,長江流域的經濟才勉強與黃河流域持平,但是仍有一定差距。

  第一輪談判,邵騷就看出來,這個陳平很不好對付。

  他居然絲毫不肯讓步,還說所有賠償之錢物要一年付清,否則,要按照年利六成往上加。

  這不就是與高利貸差不多?誰也還不起。

  第一天的談判不歡而散,雙方商定三天后再進行第二輪談判。

  如此反反覆複,最後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上旬。

  吳廣感覺進攻的物資與人員都組織得差不多了,就快馬通知陳平結束談判。

  最後的談判結果是:除了兩千匹戰馬保持不動以外,其余物資減一成。

  同時,所有馬匹要在五個月交割。割讓之土地則必須在簽訂協議之後的一個月之內交割完畢。

  至於財物,三個月內付三成,其余的分四年付清。武臣一看,也沒有辦法。

  雖然趙國的物資非常緊缺,不過,采取賣官鬻爵等等措施, 在四年之內籌集這些物資,花些力氣倒也可能。

  最後,雙方在鄴城簽訂了契約。

  ……

  河內郡。

  吳廣看完陳平送回來的協議草案,心想,這也差不多,自己想要的其實是戰馬。這兩千匹戰馬可是幫了自己大忙。

  他放下草案之後,便開始思考河內郡的防衛和治理,如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自己與劉季馬上就要離開,樊噲在這裡擔任代理郡尉,還得找一個人擔任河內郡尉丞。

  派誰合適呢?

  突然他想起一個人來:堂弟吳蓋!是得讓其鍛煉一下。

  同時,他又覺得光是樊噲、鄧壅兩員武將守衛河內郡還很不夠。

  最後幾經考慮,又決定讓方盎兼任郡守,提任一名自己的親信何晨擔任郡守丞。原先考慮的是讓劉季擔任一個名義郡守,現在看來沒有必要,因為他已經是大司馬。

  定完人事安排之後,他把劉季找來,告訴了他這個安排。劉季當人沒有任何想法,如今按照他的身份,並不願僅僅做個郡守。

  正當二人在商量如何分兵出太行陘和軹關陘時,突然有人稟報,外面有一人來見夏王,說是來投軍的。

  吳廣道:“投軍找負責征兵之楊都尉,為何非要找我?”

  侍衛道:“此人是位學子,讀書頗多,手下還帶著二百余人,一定要親自來見大王。”

  吳廣一聽,手底下有人就好,道:“此人姓甚名誰,多大年紀?”

  “此人是原韓國人,姓張名良,四十歲左右!”侍衛回答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