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奇幻人生》第358章:李嚴現身
徐州之戰正在如火如荼地打著,荊南這邊也動了手。

 歷史上對於李嚴的評價是很高的,這個評價來源於兩個人,一是劉備,二是諸葛亮。

 劉備入蜀之後,制定《蜀科》,這制定的人共有五個,李嚴赫赫在其中,剩下的都有誰?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都是著名人士。李嚴能入其中,足見其文武雙全。

 最後更是被劉備當做托孤大臣來看,與諸葛亮同等級別,確實能讓人稱讚一句了不得。

 還有諸葛亮,當時的蜀漢正遭受了陸遜之敗,諸葛亮卻說李嚴能與陸遜相抵,此時的陸遜,威風凜凜,這評價不可謂不高。

 也許在歷史上,李嚴被評價很高,但真正看他的一生過往,只是一個醬油貨色罷了,實在是辜負這評價,他的存在幾乎就是為了成就諸葛亮的威名。

 究其自身,還真是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也就是在犍為太守任職上表現過出色的治理地方水平罷了。

 李嚴先在荊州為臣,曹操打來,荊州抵抗不住,李嚴就跑了,跑到蜀中;在蜀中為臣,劉備又入蜀,劉璋讓李嚴領兵抵抗,也抵抗不住,索性投降劉備了。

 雖然大的功績沒有,但從一些小的戰績來看,李嚴還是有些本事的。劉備與諸葛亮識人之明,也絕不會差。

 說到底,李嚴給人的感覺高不成,低不就,還是被這累身的名聲拖累的。

 諸葛亮與李嚴爭權,最後以李嚴敗的徹底告終。然而歷史往往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對於失敗者,人們會絞盡腦汁找出許多論點,斷言這個人必然失敗的結局。

 是好是壞,不在局中無法評價,林凡也是如此。

 因此,林凡對於這李嚴充滿了好奇,心裡每個底,也無法評價。具體種種,還是得見了面才知道。

 李嚴身出東漢望族南陽李氏,南陽李氏也是享有清名,世家大族,逐漸累積成為了一種政治資本,在士林中也享有一定聲望。

 李嚴作為南陽李氏的子弟,自身亦是才能非凡。投效到劉表帳下後,就在各處郡縣中任職。

 說來李嚴的治理地方的水平真不差,政績絕對不差。

 現如今,李嚴正任長沙郡安城縣令一職。

 李嚴也果然是厲害,前方傳來孫策領兵來襲的消息後,李嚴就通過自己的關系,招募鄉勇,同時遊說豪強私兵,連帶著安城縣中原有的縣兵,不到一日之內就聚集了一千兵馬,用以防守安城。

 孫策尚未打過來,整個安城卻已經被李嚴經營成了銅牆鐵壁。只見城牆上滾石、滾木、火油、箭矢堆積如山,旌旗遮天蔽日。

 雖然李嚴心中有預感,這些東西並不能抵抗多久,畢竟兵少,但有所準備總比毫無準備的好。

 正在安城之上計點著一切,孫策就帶兵馬殺來了,領兵叫陣,李嚴不應。

 今日天色已晚,孫策就依山靠水下寨,當天晚上暗暗派人防備敵軍劫寨。一夜無事,第二日天剛剛亮,孫策就率領大軍繼續殺奔安城。

 李嚴早就廣派斥候前去偵查揚州軍動向,得知孫策兵臨城下以後,就地扎營,急忙來到城牆上面督促士卒們緊守城池。

 一時不下也有不同處理方式,畢竟安城縣兵少,孫策一來可以繞過安城直奔後方城池,二來便是這穩扎穩打,一城一城地打下來。

 如今便是後者了,李嚴趕緊派人向後方長沙郡守府求援。

 “踏踏踏!”

 人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三千兵馬造成的聲勢也絕對不小了,如今又是冬末轉春的季節,也是清爽,輕快用兵,不見人馬嘶鳴,只剩下大地上揚起的矮矮塵土,彰顯著戰爭的即將來臨。

 待大軍來到城池不遠的位置以後,孫策輕踢馬腹上前喊話:“吾此次領兵攻入荊南,不願做多殺戮,長沙郡本是我父舊土,可有人識得我父孫破虜?”

 孫堅鼎鼎大名,旁人如何不識?等孫策把話說完,滿城將校都面露遲疑之色,畢竟孫破虜威名消散不過三年的功夫,余威尚在。城池上些許膽大的小兵,已經躍躍欲試攛起來觀望外邊孫策了。

 李嚴看著滿城的兵卒,連連苦笑,本就是縣兵而已,離這正規軍相差甚遠,更何況這兵無戰心,這安城恐怕不好守。

 決不能讓孫策繼續說了,李嚴朗聲打斷了孫策,道:“孫破虜早已身死道消,何必再言。今日只有揚州軍與荊州軍之別,再無其他。”

 李嚴也是聰明,緊緊掐住這大方向,只要這大方向不失,孫策饒是有三寸不爛之舌都說不回來。

 孫策有三寸不爛之舌嗎?料想是沒有的,然而三寸不爛之心還是有的,這心,卻是戰心。

 見廢話不成,孫策率兵卒攻城,圍三缺一,三千兵馬正好分為三處方向,各自一千人,也無戰勢,也無陣法,只是架著攻城設備就往前衝。

 孫策親冒箭矢,衝在最前面,麾下兵卒受到cì jī,越發用力,不一會便衝上了城池。

 李嚴手上多是些縣兵,還有些新招募來的新兵,配備都不齊,更別說戰陣了,相互之間配合也少,劣勢之下完全亂了。

 李嚴憑借著自己的本事,倒也平定了少許dòng luàn, 可他手下兵馬只有不到一千,分到四處城池之後更是捉襟見肘,根本抵擋不住孫策的帶兵衝擊。

 孫策見到前方這將就是剛才城池上答話之人,料想也是有些身份的,上了城池就一心追著李嚴殺來。

 李嚴倒也厲害,自持勇力與孫策上前廝殺,兩人都是用槍好手,你來我往,鬥了四十回合不分勝負。

 只是四十回合一過,李嚴越打越心驚,面前這孫策果然厲害,有其父之名,李嚴已經知道了自己敵不過孫策。

 鬥將分不了勝負,但其他兵卒已經勝負明顯,戰了兩個時辰的安城縣,如今已經城門大開,再無臂壘,劣勢更加大了,安城縣原本兵馬退入城中,隻待被圍剿。

 此時不走就走不了了,李嚴心生退意,虛晃一槍,就欲離去,可他的武藝終究是低了孫策一籌,如今更是膽怯,被孫策識得他心中變化,挺搶追擊,將李嚴逼到角落,層層堵截,再也跑不了了。

 “荊南已然大亂,將軍何不早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