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85章狂士禰衡
劉岱、王忠字徐州回到許都,回稟徐州經過,並替劉備美言,說劉備沒有反意。

曹操大怒,罵道:“辱國之徒,留你何用!”喝令左右推出去斬之。

孔融諫言:“二人本非劉備敵手,若斬之,恐失將士之心。”

“哼哼,死罪可免,罷黜爾等爵祿。”曹操余氣未消,喝道:“說什麽劉備沒有反心,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誆騙五萬兵馬、殺徐州牧車胄,哪一個不是謀反?以為本相不知道他暗地裡做的那些好事,真真豈有此理!爾等無能,本相要親自征討逆賊劉備。”

尼瑪,這是緩過勁來了,看來今年糧食收成不錯。

這也不過說說而已,手下謀士立刻提醒曹操不可出征,天氣漸寒,很快就是隆冬盛寒,軍隊到了徐州也不能打仗,這才讓曹操作罷。

揚州與荊州之間矛盾升級,雙方開戰的消息傳到許都,令曹操大為欣慰。

許都探子從揚州獲得消息很不方便,因為秦宜把淮河兩岸百姓都轉移到南部,淮河北部都是屯田兵種地,陌生人來往於此地太顯眼,已經有許多探子失蹤。

這並不妨礙許都獲取信息,東方不亮西方亮,他們可以從荊州獲取消息。

“這個秦宜發展太快,終歸是一大隱患,本相在想,是不是討伐徐州劉備之後,順手也把他滅了?不過,如今荊州與揚州交戰,而且他還與劉備有過摩擦,危險性大大降低,若放在與袁紹之戰以後再決定也不是不可以,咳咳,頭疼啊。”

盡管揚州牧秦宜表現的很乖巧,不僅不去招惹曹操,而且還很聽話,但他畢竟擁有一州之兵,如曹操這般梟雄不可能任由他野蠻成長。

秦宜成了曹操心頭的一塊心病,也是他無意中造就出來一個對手。

秋天來了,糧食入倉,只不過轉眼要進入冬季,想動他的機會還是不存在,曹操只能歎息秦宜運氣逆天。

郭嘉搖搖頭,笑道:“呵呵,主公想法是不錯,但不現實。明年春天只能征討劉備,而且還要快,北方袁紹可不會給太多的時間。所以秦宜只能安撫,不能與之翻臉。別忘了揚州地理位置,秦宜若退守大江之南,我等只能望江興歎,平白在身後豎起一個強敵,在戰略上是一大忌。”

曹操抬起手拍拍腦袋,異常煩躁,自己豎起這個潛在敵人還真麻煩,秦宜若龜縮在大江之南,曹操想要乾淨利落解決秦宜,恐怕很難做到。尤其是目前局勢紛雜,周邊都是敵人,不動則已,萬一惹毛了秦宜,曹操後屁股在也不安寧。

想想看,曹操與袁紹爆發全面戰爭,瞅著機會秦宜在自己後屁股上來一下子,曹操真的難以招架。怕最怕在關鍵時刻出手,小麻煩有可能決定戰爭勝負,麻痹不得。

“算了,放過秦宜那小子,春天先解決大耳賊劉備。”揉搓一下腦門子,曹操苦笑一聲:“呵呵,自己給自己惹這麽一個大麻煩,怨得誰來?送出一頂揚州牧官帽子,卻讓秦宜整出一州之兵,造化弄人啊。”

荀彧眯著眼看了看郭嘉,心想,藥罐子看問題透徹,一下子點出關鍵所在。袁紹大軍陳兵黎陽,哪裡還敢對秦宜大動乾戈。

荀彧安慰曹操,說:“事已至此,主公不必自責。秦宜雖然崛起速度快,從整個過程看,除了有陳宮輔佐,再加上敢打敢衝,猛如迅雷,最大的原因還是得益於袁術離開,運氣使然。看看最近的苗頭不難發現其行事莽撞,剛剛與劉備起了爭端,緊接著與劉表起了爭端,左右樹敵,恐不會長久。勝則驕敗則餒,在這之前秦宜太順利,將來必然會栽跟頭。

”是的,如秦宜這般東西開戰,確實屬於大忌,也是缺乏軍事素養的表現。

曹操撫掌大笑:“哈哈哈......確如文若所言,秦宜有年輕人行事風格,卻也是他致命之處,本相倒是希望他橫衝直撞,自取滅亡,省卻不少麻煩。”

一番交流,曹操與眾謀士又開始弱化秦宜所帶來的的威脅。所謂不作不死,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萬一荊州劉表與徐州劉備聯合起來夾擊他,又該如何應對?

倒是一直沒有出言的荀攸插嘴說:“據悉,秦宜招攬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傳聞中所說臥龍鳳雛,好像鳳雛龐統擔任柴桑太守,與黃祖一戰估計是他所為。如此看來,能力不小,不可小覷。”

“哈哈哈,說什麽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夠能扯的。某些人放出風來自有目的,無非是抬高身價,難道天下還有比你等還要強的大才?”曹操聽罷,大笑三聲,顯然不以為然,說:“好了,秦宜暫且以安撫為主,而且還要派人拉攏,最好為我所用。嗯,還有南陽張繡,需要有人去做說客。至於荊州劉表,我看算了吧。”

曹操的意思很明顯,荊州劉表那邊不需要安撫,直接被曹操無視。在曹操看來,劉表不足一州之兵,又把張繡頂在前面,距離曹操隔著一層。既然他與秦宜開戰,已經自顧不暇,哪裡還有精力給曹操找麻煩?

倒是徐州劉備這個冤家對頭,在曹操心裡屬於判死刑的家夥。

哼哼,明年開春就去收拾他,哪裡還需要拉攏?

“主公所言極是,應該派人去張繡、秦宜等處商談,估計袁紹也會派人拉攏,一旦被袁紹拉攏過去,關鍵時刻扯後腿,可不是好事。”荀攸立刻盛讚曹操英明,並提醒曹操,袁紹也不會無動於衷。“不過,劉表也不要忽視,不過是走一趟而已。”

這道理曹操自然明白,問計荀彧:“誰可以出使張繡、秦宜等?”

荀彧說:“孔文舉可當此任。”

曹操點頭認可,說:“那好,文若安排一下吧。”

荀彧出來見孔融,說:“丞相欲得一文明之士,以備行人之選,公可當此任否?”

孔融說:“我友禰衡,字正平,其才十倍於我。不但可備行人之選,我當推薦給天子。”

這才壞事了,引出狂士禰衡大鬧曹操,令其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曹操不殺禰衡,那是怕汙了自己名聲,最後乾脆送出去聒噪別人,最好惹煩了他人,一刀宰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