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86章合縱
孔融少有異才,漢末明儒,孔融與王粲、陳琳、徐乾、阮瑀、應瑒、劉楨六位文學家相提並論,列為“建安七子”名盛一時不二。

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征召孔融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

孔融算是保皇派了,要不然他也不會說,要把禰衡推薦給漢獻帝。

見過漢獻帝,禰衡來見曹操。

禮畢,禰衡等曹操命座。

結果禰衡等了一會兒,曹操根本沒有讓他入座的意思,非常尷尬立於大堂之中,鶴立雞群。

禰衡瞪著怪眼看了看左右,文臣武將數十人,免不了心有不忿。

禰衡仰天歎:“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

曹操手縷長髯,冷笑不已:“我手下有數十人,皆當時英雄,何謂無人?”

禰衡昂頭仰視,眼翻白眼,說:“願聽其詳”

曹操手指堂下眾人,說:“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深智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呂虔、滿寵為從事,徐晃為先鋒,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安得無人?”

”哈啊哈......“禰衡狂笑不已:“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盡識之:荀彧可使吊喪問疾,荀攸......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禰衡一通狂罵,罵遍了大堂所有人物,態度狂傲,語言惡毒之極。

曹操大怒,喝道:“你有何能?”

禰衡無比傲慢,說:“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

被禰衡如此貶低,禰衡的狂傲惹怒眾人,甚至有人掣劍欲斬之。

換一個人可能早就被拖出去殺掉,禰衡名聲在外,曹操心中惱怒,卻也不能當堂殺之,眼珠一轉,想到了羞辱他的方式:“我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賀宴享,可令禰衡充此職。”

衡不推辭,應聲而去。

......

曹操令禰衡擊鼓,以示羞辱。禰衡則盡顯狂士狀,裸衣怒罵曹操,一番演繹好不熱鬧。

眾屬下皆怒,建言:“此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

眾人可以這樣說,曹操卻不敢汙了自己刀,天下皆知曹操愛才,禰衡名士,殺了他容易,卻有損曹操名士,天下才俊誰還敢投奔與他。

與一個狂士一般見識,實為不智。

曹操說:“此人素有虛名,遠近聞名。今日殺之,天下人必謂我不能容物。”

孔融唯恐曹操對禰衡不利,進言:“禰衡罪同胥靡,不足發明王之夢。”

曹操指著禰衡,說:“令你往荊州、揚州為使。如果說動劉表、秦宜來降,其中若有一人來降,便用你作公卿。”

禰衡拒不從命,到這般地步卻由不得他,曹操教人備馬三匹,令二人扶挾而行。

禰衡到了荊州,依然不改狂士態,見劉表畢,雖言語中歌功頌德,實為譏諷。

劉表惱怒,卻也不殺禰衡。

屬下問劉表:“禰衡戲謔主公,何不殺之?”

劉表說:“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於我,欲借我手殺之,使我受害賢之名也。既然禰衡還要去揚州,何不借別人之手殺之。秦宜一介武夫,可沒有本州氣度與修養,必殺禰衡。哼哼,也使曹操知我有識。”

眾皆稱:“大善。”

孔融出使來到宛城先見謀士賈詡,賈詡留孔融家中做客,細問許都近況。

“今袁紹陳兵黎陽,許都與冀州早晚要有一戰,

一分雌雄。曹公雄才大略,袁紹持強,拒不接受漢庭號令,與逆賊無異。文和高才,目光如炬,當知優劣,何不勸道張繡將軍歸順曹丞相?“孔融自然清楚賈詡在張繡心目中的地位,說動賈詡,他的任務也就差不多完成。若賈詡不認同曹操,他就是再努力也是無用功。

賈詡沉思片刻,回答說:“詡心中有數,漢庭屬於正統,袁紹不過割據一方梟雄耳!詡不會愚蠢到站在反叛朝廷一方,與曹公相抗。目前來看,袁紹陳兵黎陽,或許隻為虛張聲勢,戰爭未必真的打起來,此時選邊站隊,言之過早。當然,詡與張將軍絕不會在漢庭有難之時,做不利於朝廷之事。其一,此惡名必然留名於史,其行徑為朝廷所不容。其二,此行徑自絕後路,將來見曹公再無回旋余地。“

賈詡的意思,孔融心中明白。

袁紹與曹操能不能真的打起來, 現在下結論有點早,天下局勢未明,你讓我早早站隊,顯然有些草率。萬一曹操屬於失敗的一方,豈不悲劇?

賈詡不想現在站隊,話裡話外卻也表達了心跡,假設曹操與袁紹雙方打起來,保證張繡軍隊不在曹操背後捅刀子。

這也是給自己一方留條後路,曹操若是勝利一方,張繡軍隊歸順曹操便水到渠成。

能做到這一步,孔融也不虛此行。

孔融與賈詡私下交流,言語隨意,便於交流。

第二天見張繡,那便是公事公辦,一套禮儀之後,說些冠冕堂皇的話,雙方達成意向,而後打道回府。

並不是僅有曹操一方派出使者招攬,袁紹一方也開始行動,派出使者來到汝南面見張繡。

袁紹使者呈上書信,張繡一看,還是招安之意。

賈詡問來使:“近日袁公興兵黎陽,欲破曹操,勝負如何?”

來使說:“眼見隆冬寒月,權且罷兵。今以將軍與荊州劉表俱有國士之風,我主敬重,故而相請,聯合破曹,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賈詡笑著說:“你可回去見袁公,袁家四世三公,本初蓋世豪傑,我等仰慕已久,自會做出有利於冀州之事,且請袁公放心。既然雙方戰事未起,有些話言之過早,不利於事,更何況這場戰爭未必能打起來。“

賈詡推太極,態度似乎站在袁紹一邊,卻又不把話說絕,留有余地。

但聽著使者耳朵裡卻又是另一番滋味,立場好似站在他這一方。

使者大喜,辭別張繡,往荊州方向見劉表,行那合縱之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