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42章危言聳聽
陳宮與賈詡都是謀士,有共同語言,相談甚歡。

 應賈詡之請,陳宮倒也爽快,從下邳城說起,將揚州牧秦宜崛起之路擇重點介紹一番,把個賈詡驚得掉了一地眼珠子。

 沂水河對話,以賈詡之智,不可能不知道曹操懷著什麽心思,這個坑實在是太明顯。

 或許曹操欺負秦宜年輕,四千兵馬對十萬兵馬,秦宜也真有膽量敢進淮南,難道說秦宜為了揚州牧這頂官帽子連命都不要了嗎?

 賈文和捋髯笑道:“有點冒險啊,至少當初是這樣,難道你們就不怕被袁術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呵呵,非也!我主說了,我等不是去淮南打仗的,而是去撿地盤的,哪兒來的危險?”

 陳宮有些自得,賈文和雖然厲害,不也懷著這種心態嘛。

 這麽妖?傳聞可不會得到這種細節,賈詡有點不淡定。

 “算算時間,自進軍淮南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在趕路吧?”

 似賈詡這般妖孽人物,不可能只聽別人說自己便相信,有些事情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才能解開心中的疑團。

 陳宮微微一笑,隨口說道:“不錯,至少一半以上的時間花費在路上。佔據壽春,在擋住劉備大軍之後,州牧大人立刻率兵南下,攻取廬江郡。”

 “也就是說,你們收降袁術那麽多軍隊,據說很渣,連整訓都沒有展開,便開赴廬江征戰,這很不符合常規,似乎不是明智之舉。”

 不錯,按照常規這樣貿然行動的確很危險,賈詡可不好糊弄。

 “呵呵,有時候就要采取非常規手段,再說了廬江劉勳不是重點,我主也沒有把他放在眼裡,之所以迅速南下拿下廬江郡,也不過是為了下個魚餌釣大魚,這條大魚便是孫策。”說到此,陳宮略一停頓,顯然有些賣弄的意思,看了一眼在等下文的賈詡,而後說道:“我等出自西軍,不善水戰,若等到站穩腳跟,坐等孫策上門交戰,浪費時間不說,周邊局勢也不允許。或者主動攻擊江東孫策,水戰又不是我軍長項,無論哪種方式,與江東孫策之間的戰爭軸線將會拉長,以後的局面就難說了。而我主料定孫策以為我等立足未穩,誓將我軍消滅在萌芽之中。呵呵,主公謀略玄而又玄,絕妙非凡,一統揚州迅雷不及掩耳。“

 賈詡低頭沉思,體味這其中的玄妙。

 但從表面看,揚州牧秦宜的軍事行動非常莽撞,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必將萬劫不複。戰在外人角度看待這一次軍事行動,盡管秦宜最終取勝,那也不過是運氣太好罷了。

 但知道內情的賈詡就不一樣了,沉思一會兒,最終不得不承認,除此之外再無迅速統一揚州之法。

 最妙之處,秦宜把握住短暫間隙,完成基本盤。

 “剛才宮台所說,揚州軍隊不得不按照非常規戰術,快速解決揚州全境,因為周邊局勢不允許,所指何意?”賈詡抓住一個關鍵詞匯,或許還裡面大有含義。

 陳宮輕笑一聲,說:“呵呵,文和這是明知故問嘛,宮就不相信文和沒有判斷出曹操與袁紹兩大陣營早晚要對決?我家主公說了,必須趕在這之前讓揚州軍事力量發展到一定程度,至少應該有自保的能力,否則,豈不悲劇?”

 賈詡萬分驚訝,難道說那時候揚州牧秦宜就已經知道曹操要與袁紹開戰?

 這也太妖了吧,賈詡自己也不過在最近才判斷出兩大陣營差不多要對決了,自信沒有秦宜這般超前。

 “實話說,當時詡真的沒有看出今天的局面,也就最近才看出端倪。如此說來,州牧大人非同尋常啊。”

 誰都不是神仙,賈詡錯以為袁紹與公孫瓚交戰多年,至少要緩一緩勁,就如同曹操連續征戰之後,需要養精蓄銳,這也是一般常識。

 與陳宮一番交流,賈詡基本弄清楚了整個過程,半年時間從淮陰出兵橫掃揚州,這其中不僅限於智謀,還要有膽略,換個人大概連想都不敢想。

 如今揚州牧秦宜統一州之軍,呃,還有淮陰,實力已經在劉表之上。天下幾大勢力,袁紹、曹操,第三位便是揚州牧,如此短暫時間崛起,冠絕天下。

 可笑那曹操自以為是,以為挖坑陷害,借袁術之手除掉秦宜,豈不知秦宜沒有消失,反倒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勁敵,如今不知道曹操有多麽懊悔!

 問題是,天下有後悔藥嗎?

 下午,揚州牧秦宜設宴款待遠道而來的賈詡,參軍陳宮作陪。

 招待賈詡自然要拿出所謂好酒,光是透明酒液已經讓賈詡震驚,在品嘗過之後,賈詡連連讚歎:“好酒!此酒隻應天上有。”

 “呵呵,既然文和喜歡,本州牧也不能小氣,不多,僅有兩壇,文和與張繡將軍各一壇。“蒸餾酒已經接近成功,大規模生產卻要等些時日,現階段秦宜也拿不出太多:”文和與張繡將軍都是故人,長安一別數年,算是一點小小心意。不是本州牧小氣,實在是沒有多少,呵呵。”

 沒想到揚州一行還有這般收獲,賈文和拱拱手,謝道:“稀缺之物,賈詡不客氣了,呵呵。”

 說是敘舊,其實秦宜與賈詡以前也沒有真正打過交道,只不過都屬於董卓陣營而已。

 這都不是重點,賈詡也不是來敘舊的,直接切入實質問題:“州牧大人以為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爭,誰才是最後的勝出者?”

 揚州牧秦宜一陣輕笑:“呵呵,其實文和心裡早有答案,卻來考校我。失敗者自然是袁紹,他的致命缺陷你又不是不知道,表面上看袁紹似乎比曹操強大,其內部卻不能擰成合力,不失敗都不可能!”

 “這麽說袁紹失敗,曹操最終要一統中原,再也沒有勁敵?”

 賈詡說的話,其實是他在這之前的判斷,所以才會加入曹操陣營。

 “這種判斷是建立在曹操與袁紹兩家之間的戰爭,如果有外因干擾,或許曹操不會太如意。”揚州牧秦宜說出了賈詡想知道的內容:“袁紹失敗,曹操一家獨大,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所以,本州牧不能讓袁術敗得太慘!”

 揚州牧秦宜果然要插手中原大戰,看來野心不這倒要問一問:“州牧大人,這又是為何?難道說州牧有問鼎天下的雄心?”

 “呵呵,說問鼎天下,為時過早。本州牧認為曹操取勝,進而一統天下,實在不是大漢百姓之福,故而本州牧不得不有所作為。”

 看來秦宜又要扯出他那套陳詞濫調,用來動搖賈詡內心。

 “曹操一統天下非大漢百姓之福,州牧大人此話何意呀?”

 賈詡可從來沒有考慮這一問題,估計也從不會在意這一點。

 秦宜指了指賈詡,大笑數聲:“哈哈哈,文和啊,你是明知故問,還是裝糊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旦統一天下,大漢皇帝還有用嗎?曹操可不會給劉家打天下,那麽,取而代之成為必然。如此,則問題來了,曹家得天下不正,能延續兩代還是三代?本州牧確定曹家不過三代!戰亂年代,人口急劇下降,大漢民族真的不能再折騰了,可怕的是,曹操之後再歷經改朝換代,大漢還能剩下多少人口?怕就怕在中原最虛弱的時候,北方草原鐵騎南下,大漢族可真就要面臨滅頂之災,甚至亡國亡種。“

 揚州牧秦宜越說越憤慨,竟然扯到亡國亡種的地步,令賈詡張著大嘴巴,萬分驚訝。

 雖然還是那些陳詞濫調,一般人或許不以為然,似賈詡這般人物,略一揣摩便知其意。大漢朝幾百年歷史,賈詡非常清楚,盡管有世家勳貴威脅政權,甚至架空皇帝,但最終大漢延續到今天,究其原因正統地位不可或缺。

 古人對得位正與不正非常重視,你曹家若把大漢皇帝趕下台,自己坐上皇帝寶座,這便是得位不正,別人也可以有樣學樣,逮住機會把你曹家趕下台,自己坐上皇帝。

 事實上曹家的確被司馬家奪了皇位, 由晉朝取代魏國。

 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從短期看有利,長期看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如憑借自身本事打天下。但是曹操的確沒有辦法,他當時太弱急於壯大自己的力量,只能借助大漢朝廷武裝自己。

 的確,曹操的這一策略立竿見影,卻也為將來留下後患。

 除非曹家人代代都是英主,能鎮得住那些位高權重的野心家,否則,必然以悲劇而告終。

 再比如後來的宋朝,趙匡胤黃袍加身當了皇帝,一直是他的一塊心病,擔心有一天哪個武將也效法趙匡胤的做法奪了宋家天下,所以宋朝一直采取壓抑武將手段。

 秦宜知道賈詡投奔曹操的想法,但有一樣,賈詡保命意識要比別人強烈的多,聽了秦宜這些話不知道他心裡作何感想。

 若真像揚州牧秦宜所說的那樣,或許賈詡自身沒有問題,但下一代、再下一代呢?大漢族都快要絕種了,憑什麽他賈詡一家安然無恙?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