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41章天下格局歸於混沌
揚州牧秦宜不得不把關注柴桑局勢的心思收回來,因為張繡的謀士賈詡來了。

 似賈詡這般妖孽的人物親自來揚州,必有重大目的,至於是什麽,秦宜暫時說不準,所以他先讓陳宮接待,摸一摸賈詡的底細。

 再者,有些話從陳宮口裡說出來合適,反倒是秦宜沒辦法說。

 因為賈詡來的突兀,又是在極其關鍵階段,秦宜要好好琢磨一下這個賈文和的來意了。

 賈詡為何要來揚州?有事情派個使者不就得了嘛。

 那不一樣,如果沒有秦宜突然崛起,這個時間的賈詡心裡大概仔細考慮如何抉擇了。

 秦宜平地而起,徹底破壞了天下格局,將來的趨勢怎麽走,哪怕賈詡也有點把握不住了,所以,他必須認真對待這個新崛起的揚州牧秦宜,而且要近距離接觸一下。

 否則,他的最終決定不能付諸實施。

 當年在長安,賈詡與秦宜應該算是一個陣營的人,董卓死後才分道揚鑣,各奔前程。秦宜是誰,賈詡知道,不就是呂布的小跟班嘛,當初呂布擊殺董卓時,秦宜也在其中。

 與現在相比,當初秦宜是個小人物,引不起賈詡的注意,只是面熟而已。

 賈詡也算閱人無數,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突然搖身一變成了一州之牧,差點把眼珠子摔碎,看走眼了啊,賈詡一生真的很少犯這種錯誤。

 諸葛孔明是個妖孽人物,顯然賈詡也是一個妖孽的人物,長安混亂有他的功勞。

 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余黨,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

 這時候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朝廷,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此計為李傕、郭汜等人采納,這才與呂布展開一場廝殺。

 賈詡絕不是給李傕、郭汜等人打工,只不過借助他們的力量給自己提供生存保障而已。

 果然不久他就借機離開李傕、郭汜,回到家鄉,當時將軍段煨與賈詡同郡,屯駐華陰,賈詡去投靠段煨。

 無論是李傕、郭汜,還是段煨,只不過是賈詡暫時棲身之所,天下亂戰,一片混沌,即便智慧如賈詡也看不清形勢,今天這一個勢力崛起,或許明天就完蛋。

 躲在西北邊角終究距離中原太遠,消息不靈不說,也沒有人注意到賈詡才華。所以,賈詡來到汝陽輔佐張繡,近距離觀察天下群雄。

 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張繡,包圍張繡據守的穰城。

 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穰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佔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

 曹軍獲勝之後,速行北撤。

 張繡欲親自率兵追擊,賈詡勸阻說:“不可追,追必敗。”

 張繡不聽,強行追擊,被曹操親自斷後擊敗。

 張繡大敗,賈詡這時又對張繡說:“趕快再追,一定會獲勝。”

 張繡說:“不聽你的建議才落到這種地步,現在已經敗了,為何要再追?”

 賈詡說:“形勢已經起了變化,趕快去追準能獲利。”

 張繡聽從賈詡建議,收集散兵,再行追擊,竟將曹操後衛部隊擊潰。

 得勝後,張繡問賈詡請教是怎麽回事。

 賈詡解釋說:“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罷了。將軍雖然擅長用兵,但絕非曹公敵手。曹軍雖然剛撤,但曹公必然親自殿後,我們的追兵雖精,但將領比不過他們,他們的士兵還很有士氣,所以我知道將軍你必敗。曹操之所以還未盡力就已撤兵,一定是後方出了事,所以擊破將軍的追兵後,一定會全力撤退,留別人斷後,他留的將領雖厲害,卻比不上將軍,所以我知道將軍用敗兵也能取勝。”

 賈詡之智子房不過如此,張繡大為佩服。

 雖說賈詡給張繡做謀士,卻也不過暫時棲身,張繡不過一武夫,絕不會成就大事。

 換句話說,賈詡是一個非常善於自保的人,不僅要保住自己的命,還要保住家人的命,比如似李傕、郭汜之流早晚會完蛋,賈詡不可能跟著他們陪葬。

 如今袁術死了,荊州牧劉表也有些實力,卻基本不在賈詡考慮之列。至於劉玄德之流,更不在賈詡考慮范圍內,再加上前段時間流言蜚語,幾乎把大耳賊劉備唯一優勢給消磨光,屬於半殘廢的家夥。剩下的也不過是曹操和袁紹兩大梟雄,他們總有一天要對決。

 相比較而言冀州袁紹勢大,在賈詡眼裡卻不難看出袁紹與曹操之間的優劣,而最終還會選擇了許都曹操。

 既然賈詡選中了曹操,為何還要幫助張繡痛毆曹操,他不擔心曹操記仇嗎?

 呵呵,若不打疼曹操,曹操也不會知道賈詡有才,一個無用之人,曹操不可能善待。假設曹操擊敗張繡,賈詡自然成了曹操的俘虜,你讓賈詡情何以堪?

 賈詡判斷袁紹必敗,內心的天平越來越傾向於曹操。

 恰在此時,中原風雲突變,揚州牧秦宜華麗登場,取代袁術成為揚州霸主。一時間消息傳開,打亂了賈詡預判,天下格局又變的混沌,樸素迷離。

 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點誇張啊,劉表是荊州之牧,劉備是徐州之牧,他二人為何不會左右局勢,而他揚州牧秦宜就能左右天下局勢呢?

 荊州劉表守成之人,難道賈詡看不出來?根本不可能左右局勢。而劉備龜縮在許都,連自保的能力都有不足,哪裡還有能力左右中原局勢,說他苟延殘喘不為過。

 賈詡眼睛毒的很,若荊州劉表或者許都劉備也能在不到半年之內橫掃一州之地,大概賈詡也會重視他們的作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曹操和袁紹也沒有這種能力。與他們相比較,這個揚州牧秦宜的出現、崛起,太過驚豔!

 冀州袁紹與許都曹操兩大陣營絕不會長期並存,這是歷史的必然,開打之前曹操和袁紹都會展開合縱之術,張繡要站隊,哪怕揚州牧秦宜也要站隊,天下群雄都要牽扯進去,誰都不會置身於外。

 這並不奇怪,中原實力最大的兩大陣營,許都曹操和冀州袁紹雙方對決,決定著天下格局,一方勝出之後,幾乎失去了製約。單輪某一方,荊州劉表抵擋不住,許都劉備也不可能抵擋最大勢力攻擊,哪怕新崛起的揚州牧秦宜,恐怕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毫無疑問,聰明的小勢力不如選擇加入能勝出的陣營,以求自保。否則,那便是平了,企圖來個玉石俱焚。

 從目前看,若曹操勝出,這天下除了徐州劉備和揚州秦宜這兩方不會加入曹操,而選擇對抗。剩下的荊州劉表,因為隔著一個張繡,暫時看張繡這個看門狗能不能守護好門戶,而張繡有一個惜命的謀士賈詡,將來的結果不言自明。

 嗯,不出意外的話,十一月份賈詡說服張繡,加入曹操陣營。

 但是,意外發生了,以上的假設幾乎不能成立。

 這個意外便是秦宜崛起,眼光毒辣的賈詡心裡很清楚,揚州牧秦宜這個籌碼很重。

 毫無疑問,揚州牧秦宜幾乎完全取代袁術的位置,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袁術最後的地盤也不過淮南地區,而秦宜已經掌控整個揚州。關鍵還在於揚州的地理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秦宜可以退到大江之南,借助天險與北方霸主抗爭,等待機會。

 賈詡之所以看重揚州牧秦宜,那還不是因為他佔據優良的地理位置,而是秦宜崛起的過程,時間太短暫,速度快的令人咂舌,以賈詡的眼光不難看出,這個秦宜非常了得!

 在這之前,或許曹操與袁紹之間的角逐可以決定天下格局。 但現在不一樣了,誰能保證新崛起的揚州牧有沒有參與角逐中原霸主的可能性?

 曹操和袁紹或許很重要,難道揚州牧秦宜就不重要了嗎?別忘了他的崛起之路,天下再無第二人。

 在這個關鍵時刻,揚州牧秦宜會采取什麽措施,會站在哪一個陣營很關鍵很重要,甚至不排除不選邊不站隊。那麽,問題來了,除了曹操與袁紹,現在又加上第三方秦宜,曹操能否勝出就有些不確定了。曹操可能勝出,也可能失敗,別人怎麽考慮的不知道,但對於賈詡來說非常重要,賈詡他還敢加入曹操陣營嗎?

 顯然,原來做出投奔曹操的決定要拖後了,除非賈詡知道秦宜的態度。

 無論揚州牧秦宜如何選擇,賈詡不知道,秦宜也不會告訴賈詡。

 所以,賈詡也就不敢下注。

 理清楚了這些環節,此時秦宜嘴角劃出一個弧度,既然賈詡親自來,那就說明他很重視,如此最好! (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