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31章諸葛孔明被逼出來滴
  諸葛孔明提前出山大概與秦宜多少有點關系,這丫的一咧嘴便胡說八道,說什麽坐等渴求,豈不知等來的卻是扁瓜劣棗,後面還有些更難聽的話。

  雖說秦宜嘴上無德,至少諸葛孔明的確還在耕讀,不排除他學薑太公釣魚,等待另外一個類似劉備三顧茅廬的家夥嘛。

  歷史上諸葛亮不太可能投效曹操,曹操麾下人才濟濟,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茅坑都被這些老員工佔滿了,他一個後進小生一頭扎進去,難以逾越。孫權那邊情況也差不多,周瑜、魯肅、張昭、張紘……沒一個是省油的燈,想要在這群人中脫穎而出同樣不是件容易事。

  倒是劉備這個暫時寄人籬下的流竄犯進入孔明眼裡,盡管他起點低實力弱,卻是一個老革命,志向很遠大,而且也具備相當的政治能力。看劉備之前在北方中原的表現,以他那點微不足道的家底,楞是憑借著一己之力周旋於幾大諸侯之間,混得有聲有色。盡管劉備也沒打過什麽像樣的勝仗,倒是敗仗吃了一連串,說他是一個流竄犯不為過,從東到西跑遍了中原大地。

  但是,革命隊伍卻一直沒有垮,自己的仁義道德招牌也一直維持得很好。

  雖說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劉備的形象被有心人特意抹黑,形象完全毀三觀,所謂皇叔也真假難辨,估計劉備再去荊州,哪怕三顧茅廬,諸葛孔明也不會鳥他。

  曹操,袁紹等梟雄不可能跑到山溝溝裡去請諸葛亮,或許有人推薦還能接受,那也要他諸葛孔明親自來,而且也要考察一下有沒有真本事,三顧茅廬想都別想。

  所以,諸葛孔明只能繼續耕讀。

  諸葛亮倒是在劉表的地盤上,為毛沒有去請諸葛出山?

  荊州地盤能人多了,一個小年輕人大概還入不了劉表法眼,再說了,那也要看別人願不願意投奔劉表。

  如果沒有這些變化,諸葛孔明只能等來劉備這種若喪家之犬,被人打的連地盤都木有的渣渣,豈不正應了秦宜所說,等來了變瓜裂棗,那將是何等臥槽!

  諸葛孔明自命清高,與郭嘉相比落了下乘,其實與年齡有關,等他學成可以出來闖蕩,天下格局差不多成形,已經不在是大人物創業初期對人才極度渴求,這天下離了誰都能轉。

  與其遭人白眼,不如留在隆中。

  顯然,諸葛孔明有自己的想法,與其上門求著大人物接納自己,不如在後起之秀那些弱小勢力挑選合適的對象,如果成功,必然留名千古。

  雖然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卻更能凸顯自己的價值。

  事實也充分證明,諸葛孔明確實如願以償,名存千古。

  諸葛孔明耕讀,卻也不是不關心天下大事,要不然也不會有隆中對,還沒有出山就給劉備策劃好了未來戰略。

  劉備毀三觀,不可能再關注,如今天下突然冒出一個新秀,而且語出驚人,連深藏山溝溝裡面的龐統和諸葛孔明都略知一二,想不引起注意都不可能。

  重要的是,這家夥一登場便驚豔四方,幾十名騎兵就把曹操數萬大軍擋在沂水河。

  如秦宜這般新秀,才是諸葛孔明想物色的目標,要不然龐統想去他沒有阻攔,算是給他打前站。

  龐統不比諸葛孔明,人長得醜,不受人待見,自家事自己知道,反正習慣了遭白眼,臉皮鍛煉的也厚實,有機會肯定要試一試。諸葛孔明就不一樣了,人家可是儀表堂堂。再說了,傳言畢竟是傳言,

誰知道秦宜是什麽德行,若屁顛跑過去遭人白眼,或者那家夥虛有其表,肚子裡全是糟糠,豈不讓諸葛孔明羞愧死?  嗯嗯,那時候不是屎也夠臭的嘛!

  還別說,這一次龐統真的很順利,剛一到廬江便碰上戰爭,而且直接跟著秦宜到了最前線。重要的是秦宜處事非常大氣,直接委以重任。

  龐統加入秦宜陣營,很快了解清楚秦宜的前前後後,也證明那些傳聞非虛。龐統給諸葛孔明寫了一封信,洋洋灑灑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通,把個秦宜誇得上了天,並催促諸葛孔明快點來。

  等到揚州牧秦宜要回壽春,直接把柴桑郡交給龐統搭理,而且讓他負責對江夏的戰爭。

  碰上這樣的主,龐統真的無話可說,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再一次寫信催促孔明,讓他趕緊過來幫忙。

  讀過龐統的來信,諸葛孔明確實很吃驚,一個新起之秀不到半年時間橫掃揚州,搶袁術地盤,襲擊廬江,擊敗江東孫策,消滅三方勢力一氣呵成,太神了。

  能讓諸葛孔明佩服的人不多,而且揚州牧秦宜非常符合諸葛孔明設定的目標,新秀、睿智。

  揚州牧秦宜的做事風格實在太獨立特行,剛認識龐統,也不問對方有什麽本事、特長,直接讓他負責安營扎寨,布置埋伏,太超乎常識。

  嗯,有可能揚州牧秦宜確實知道自己和龐統,否則解釋不清。

  等到接收了龐統第二封信,諸葛孔明知道不能再拖了,這是一個加入揚州陣營的最佳時機。

  諸葛孔明沒有太多選擇,更不會繼續呆在隆中瞎等,最後應了外面傳說那句話,等來扁瓜劣棗。信不信秦宜胡說八道是一回事,至少會一直盤旋在腦子裡,甚至成為心病,豈不糟糕!

  麻痹的,就不會留點口德嘛,張嘴胡說八道,弄得俺隆中對也沒了!

  是不是坐等渴求,只有諸葛孔明自己知道,而且被秦宜一竿子捅到菊花上,他心中不震撼才怪!先別管諸葛孔明智慧如妖,神機妙算,他首先是人,敢不敢繼續坐等隆中?

  若真被秦宜說中了,最後等來的是扁瓜裂棗,孔明有的哭了,他真的不敢賭!

  更何況如揚州牧秦宜這般新秀、睿智,而且手裡掌管一州之兵,類似這種條件的目標,今後恐怕再也不會有第二個,真的不能錯過。

  諸葛孔明掐指一算,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上簽,他毫不猶豫地收拾行囊,從荊州南下大江,乘船來到柴桑。諸葛孔明有一種很怪異的感覺,似乎自己和龐統成了透明人,他不知道秦宜其人,而秦宜對他非常了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