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30章諸葛亮顯身
  為什麽要找劉通呢?造蒸餾酒不過是采購現成的酒漿經過蒸餾提純,而且沒有太大的難度,技術很容易泄露,所以,必須找可靠人主持這件事,劉通是恰當的人選。

  當初秦宜在沂水河救了他們一家子,如今又把他兒子劉玉提拔為主簿,官職不小,劉通也無需繼續留在官府一線,給秦宜乾點私活更合適。

  秦宜估計,一旦新酒上市,利潤非常巨大,前提是技術不能泄露。

  這種高度酒在北方寒冷地帶非常受歡迎,秦宜還設想用酒從草原換戰馬。

  權利是個好東西,別人辦不了的事情,到揚州牧秦宜這裡就不是事,封鎖技術也不是難事。秦宜不僅造酒,還要乾許多事,比如,漢代造紙術已經出現,只不過技術差一點,略加改進工藝就能生產出高質量用紙。

  只要掌握了權利,秦宜可以搞許多壟斷產業。

  秦宜只是給劉通講解蒸餾酒的原理,又畫了一些設備圖樣,便打發他自己去研究。

  時間過得很快,七月過去了,許都曹操沒有再派人催促揚州秦宜出兵,估計曹操不打算繼續往外送糧食了,讓秦宜大失所望。

  丫挺的,怎麽就不送了呢?

  僅送一次糧食太少,多送幾次淮南的日子就好過了,至少讓軍民多吃乾食,少喝加野菜的稀粥。

  秦宜暗自誹謗,責怪曹操不仗義。

  這家夥有點貪得無厭,他也不想想曹操怎麽可能舍得大把往外送糧食,人家不過日子了?有點糧食曹操自己養軍隊,這帳誰都能算清楚。

  既然曹操不送糧食,北方也就暫無戰事,揚州與徐州之間會安靜一段時間。

  北方無戰事,南方還有戰事,倒不是說江東,那邊的戰爭全都結束,兵馬向西挺進,其中一部分集中到柴桑一線,揚州牧已經把奪取江夏的戰爭一股腦交給龐統指揮。

  問題是龐統指揮作戰弄出許多事來,這家夥三戰三敗,弄得怨聲載道,揚州陣營多有怨言,甚至有人建議揚州牧秦宜換將。

  秦宜笑道:“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戰爭不要僅看眼前勝負,要把眼光看遠一點,當年韓信一敗再敗,最後不也戰敗項羽嗎?諸位,要相信龐統的能力,莫要輕易下結論。”

  前線情報秦宜當然知道,很明顯龐統那是示敵以弱,柴桑郡找一個由頭搞點小摩擦,雙方你來我往,這種戰爭規模不可能太大。

  柴桑軍龐統連戰連敗,貌似不太會打仗,或者說力量很弱,卻非要與江夏爭一個高低,不僅如此,龐統還派人前去指責江夏,讓江夏給一個交代,否則,柴桑郡誓不罷休。

  龐統如此不知好歹,你說江夏黃祖會怎樣想?

  嗷,你丫的打仗不行,還要在嘴皮子上非要掙一個高低,惹惱了老子出兵子滅了你!

  人家黃祖也不是沒腦子的人,身邊也有人參謀,不會因為龐統連敗三場就輕信柴桑郡打不過江夏郡,黃祖還是有兩下子的。

  龐統不依不饒,雙方繼續糾纏,估計還要打下去。

  揚州陣營之所以對龐統有看法,那是在揚州牧秦宜比對之下造成的,你看人家州牧大人指揮打仗,哪有這麽麻煩,三下五除二解決問題,壽春、廬江一直到江東孫策,全部時間加上跑路,算起來也不過幾個月。再看看你龐統,一個小小的江夏,打來打去弄得像過家家,戳鳥窩一樣,這麽打下去何年何月才能見到效果?

  揚州牧秦宜心裡非常清楚,他那些戰例大多都是投機取巧,

借用自己了解對方優劣,有針對性設計,算不得真本事,人家龐統那是真刀實槍與對方周旋。  龐統與黃祖雙方互不了解對方,他們之間的戰爭需要靠各自的智慧取勝,誰能揣摩到對方心理活動規律,雙方鬥智鬥勇,能準確算計到對方,誰就是最終勝利者。江夏不是那麽好打的,當年孫家父子與江夏黃祖打了多少年?孫堅死於黃祖手裡,大將凌於黃祖之手,別人不知道,秦宜心中能不清楚嘛。

  所以,龐統與黃祖交戰,那才是真正的戰爭。

  秦宜要學會知人善用,絕不會干涉龐統指揮作戰,任何有關換將的事情以及對龐統不利的言論,統統被揚州牧秦宜擋了回去,這件事情莫要再提,本州牧信任他。

  揚州牧秦宜的話傳到龐統那裡,他會怎麽想?

  碰到這樣的主,那是謀士的福分,士為知己者死,龐統被秦宜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柴桑郡可不是龐統一人在哪裡指揮,有屬下來報,柴桑郡太守龐統身邊出現一名文士,身材魁梧,氣質不凡,與龐士元形影不離。

  窩日,又是一個大能!

  不用猜秦宜也知道,肯定是臥龍諸葛孔明。

  陳壽說,諸葛亮身長八尺。漢尺一尺合23公分,諸葛亮有184公分高,身材偉岸。那個時代漢人身材沒有現代人高大,連太史慈七尺七寸約合177公分, 都要提一句,諸葛亮在當時,“身長八尺,容貌甚偉”,高而且帥,兼且“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周瑜的相貌之好,天下皆知,然而史書上也不過“瑜長壯有姿貌”。

  僅論描述,還未必勝過諸葛亮。

  從身材相貌以及龐統和諸葛孔明之間的關系猜測,龐統除了與徐庶相熟,更多的是孔明,臥龍鳳雛的雅號可不是隨便叫的,外表特征必定是孔明多一些。

  所以,秦宜料定必是諸葛孔明來了。

  丫的,來就來了吧,竟然不到本州牧這裡報道,卻跑到柴桑郡與龐統廝混,秦宜忍不住一陣腹誹。

  要知道諸葛孔明在柴桑郡可沒有半點名分,出力也是給龐統幫忙,無名無分的瞎忙什麽?

  不過,所謂的賢達人士多有怪癖,揚州牧秦宜見怪不怪,他願意待在柴桑郡隨他好了,秦宜裝作不知道。

  秦宜的做法顯然很明智,他對龐統說過,我給你一個平台,讓你充分發揮,秦宜說到做到,這便是招攬人才的最佳方式。

  若秦宜屁顛跑過去,或者把人招來,反而不美。

  這就有意思了,一個小小的江夏,卻動用兩大傑出人物,黃祖若不倒霉,那才是怪事!

  要不說這些人怪異,與一般人想的絕對不一樣。

  既然有臥龍諸葛孔明相助,揚州牧秦宜更放心了,根本不擔心拿不下江夏。秦宜需要做的是當好他們靠山,不要讓一些雜音干擾龐統,坐等戰爭結束,僅此而已。

  結局根本不出意外,不就是時間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