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衛氏春秋》第31章 蔡琰辦書院 王允治河東
  由於安邑城的條件更好,衛冕並沒有將蔡琰帶回白波谷,反而是讓她留在城中做她最擅長的事情——教育工作。

  衛冕作為是一個“後來人”,所以他深知這個時代的一些弊端,比如由世家大族掌控的官僚體制。他是學習過歷史的,也知道世家大族的由來,士族可以簡單的看做是“以讀書做官為職業”的族群,由於他們在“士農工商”中的地位最高,才有資格讀書研究經學。

  由於他們讀書識字,學習了知識,他們就有了做官的先決條件。更由於大漢施行的是察舉製,做官需要滿足懂經學和舉孝廉兩個前提條件,而推舉孝廉的權力又有官員把控。

  那麽做了高官的士人必然會優先舉薦自己家族的子弟為孝廉,幫助自家人繼續做官,這樣一個個龐大的家族就會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至於平民百姓就可憐了,首先他們沒有條件讀書,即便有條件讀了書,也需要找門路舉孝廉。所以說讀書做官直接被“士族”壟斷,至於“農、工、商”三族,想要跨入仕途隻比登天還難。

  當然,也正因為察舉製和士族壟斷,所以官場之上大多是酒囊飯袋,名聲大的人多了去了,真正有本事的人少之又少。曹操更是為了搜羅人才提出了“唯才是舉”的口號,為的就是剔除依靠察舉製爬上來的雜碎,希望能得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事實也證明,曹操的舉措是非常成功的,魏蜀吳三國之中,人才最多、實力最強的當屬他曹魏。

  衛冕知道,真正打破士族壟斷仕途是在隋唐之後,科舉製替代九品中正製之時。寒族崛起,平民百姓亦可讀書做官,這才有了窮秀才與狐狸精的種種傳說。

  現在這個時代還遠沒有能夠施行科舉製的條件,不過他可以自己辦理書院,自己培養人才,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施行科舉製啊!

  而且蔡琰恰恰就有這方面的經驗,比如在洛陽時就辦了一個“大夫速成班”,為衛冕的部隊培養軍醫。這一點做法可以說相當優秀,只是在離開洛陽之後缺乏相應的條件繼續辦下去。

  安邑城雖然不如洛陽城大,但是在自己的地盤更顯安心,而且有張春華和貂蟬兩大財團支持,完全不用擔心資金的問題。所以衛冕給蔡琰的任務就是辦理書院,從平民百姓的孩子中挑選學員,願意讀四書五經的讀四書五經,願意學習醫術的學習醫術,願意學習兵法的學習兵法,一定要培養出屬於自己陣營的優秀人才。

  做事能使人獲得成就感,蔡琰接連做了許多的事情,都能幫到衛冕,這使她這個做妻子的感到非常開心。

  在聽到衛冕希望她能辦一個書院的時候,當然是舉雙手讚成,雖然請先生要花些心思,但是她可是有個名滿天下的文豪爹爹蔡邕哦!只要請自家爹爹出馬,想必沒人會不給面子吧。

  至於書院的地址肯定在安邑城中,如果強行征收土地建造書院,恐怕又會招來不必要的口舌之爭。想到自家老宅已經是一片廢墟,而且面積也足夠大,蔡琰詢問道:“夫君,就將書院的位置建在我家的老宅,你說怎麽樣?”

  “當然可以!”衛冕當然沒什麽意見,如果能將自己的家變成這個時代最出名的書院,應該也是一件極有面子的事了。

  “那書院應該叫什麽名字呢?”

  衛冕腦子一轉,立馬就想到了“白鹿書院”、“東林書院”,這些名字雖然好聽但畢竟是抄襲,而且也太文雅了一點兒。

正琢磨間,突然靈光一閃,想到書院將要建在自己家中,脫口道:“就叫‘五佳書院’吧!希望書院學子能仁佳、義佳、禮佳、智佳、信佳,又可諧音‘吾家’,你覺得怎麽樣?”  “一語雙關,應時應景,這個名字取的太好了!”蔡琰不吝溢美之詞,估計只要是衛冕取的名字,她都能從中找出優秀的一面吧。

  衛冕嘿嘿一笑,其實這個名字真不怎麽樣,看起來有些深意,實則缺乏韻味。不過呢,總比直接冠名,來個“衛冕希望小學”好聽吧!

  “既然是書院也該有楹聯,我留下兩幅對聯,等書院建成了,你讓工匠刻上去!”三國時期已經有對聯存在了,但是並不盛行,不過書院嘛,確實少不了對聯,否則底蘊都會差了一大截。

  於是乎,衛冕又提筆手書兩幅對聯,其一是平實質樸,人人皆知的“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其二則雅致一些,盡顯大家風范的“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沅生芷草,澧育蘭花。”

  蔡琰一字一字的念出來,念到第二則對聯的時候,一展笑顏道:“雖楚有才,晉實用之!這一聯最妙!”

  “雖楚有才,晉實用之”這句話出自《左傳》,意思是即便你楚國的人才很多,卻只有在我晉國才能得到重用。而安邑城在戰國之時恰恰屬於晉國的領地,這一句“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意思,自然就有點曹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韻味在其中了。

  衛冕對蔡琰的才華也有了更深的認識,驚歎道:“還是愛妻最知我心啊,一語就道破了典故的出處!”

  白波谷,與數月之前相比已經大變樣,以前只是個破破落落的山寨。如今沿著山谷兩側,修建了無數座全新的房屋,一切安排都依山傍水,顯得井井有條。

  其次,在後山的山頂之上,還修建了數座烽火台,以備不時之需。一旦有強敵攻打,隨時都能傳遞出消息。

  當然,這一系列的成果都是留守白波谷的王允做的,他確實有宰相之才,特別是在搞經濟建設這一方面。

  尤其是在劉辯自殺身亡之後,王允做起事來更顯得盡心竭力。以前他雖然身在衛冕陣營,心裡還是向著大漢、向著劉辯的,如今劉辯一死,他對董卓扶植的劉協又沒什麽感情,也就盡心盡力的為衛冕辦事了。

  衛冕騎著最心愛的坐騎汗血寶馬,一路走馬觀花一般看著白波谷的種種變化,心中暗暗欣喜。相較於打仗的將軍、出謀劃策的軍師來說,一個善於統籌民事,善於管理經濟的人才是最難得的。

  任何戰爭打的都是國力、是錢糧,好的軍師和將軍能夠改變一場戰役的勝負,但是他們並不能決定一場戰爭的最終結果。就像諸葛亮,他個人的能力已經到達了人類的極致,但六出祁山終究改變不了國力的懸殊,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其次,《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會告訴衛冕誰誰誰是最牛的將領,善於打仗,百戰百勝;誰誰誰是最厲害的謀士,計謀百出,算無遺策。

  但是關於經濟和後勤方面的人才,卻少有提及,只能衛冕自己慢慢摸索。

  “王司徒,近來可好?”見王允出門相迎,衛冕趕緊跳下馬,上前將其扶起。

  王允苦笑道:“奸臣竊命,國之不國,哪還有司徒一說?大將軍還是直呼老臣姓名吧。”

  衛冕笑道:“既然司徒都沒有了,又哪裡還有大將軍呢?不過司徒可以沒有,大將軍也可以沒有,但是百姓還有,天下還有,你的一身本事也還有!可不要泄了氣!”

  王允笑了笑,點頭道:“主公所言極是,允省得!”

  “王伯父肯屈尊叫我衛冕一聲主公,那我就托大應下了。我們回到白波谷至今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但是白波谷的變化卻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繼續將你留在白波谷實在是屈才,所以我準備讓你去安邑城就任河東郡首,治理河東郡務。雖然郡守遠遠沒有司徒大,但我現在只有這麽大個地盤,希望您老能將就一下!”

  衛冕之所以做這個安排,一來是因為王允的能力確實強,絕對能將河東郡治理的更好;二來也是衛冕在離開安邑之時,張春華特意找他談過這方面的話,她覺得商路擴展,買賣越做越大,而自己的精力有限,無暇分心管理郡務。

  既然張春華想要卸任河東郡郡守,專心致志的做家族生意,衛冕當然尊重她的選擇,將王允調派過去也就順理成章。

  王允再拜道:“主公真是折煞老夫了,主公之所禦,允豈能不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