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仙劍三國行》第3章 0年古寺
  ……

  講完散流霞的傳奇性來歷,胡昭開門見山,沒有再多說什麽規矩,而是直接傳授司馬寒武學。

  只見他從高聳的巨石上俯身而下,一指凌空,指向司馬寒眉心。

  赤紅色的流光在指間縈繞,刹那間便點上了眉心。

  勁風襲來,司馬寒發梢凌亂,

  胡昭步法變換,指法遍布司馬寒周身穴竅,紅色流光順著穴竅進入,運轉一周後向神庭匯聚。

  那神庭中的神秘符文輕微顫動,牽引著紅色流光化作兩本經文。

  內功心法《青陽經》。

  步法《散流霞》。

  這突兀的變化,震驚了司馬寒。

  紫色符文,居然可以演化功法。

  原本只會在司馬寒心神中存在片刻的功法卻被永久的保留了下來。

  如若胡昭知曉,必然心生悔意。

  因為除了墓主,隻有龍墓聖女才可以完全參悟鎮派步法散流霞。

  司馬寒不知其中忌諱,又顧慮符文的秘密,自然不會將這變化告知胡昭。

  身處嵩山絕壁之旁,司馬寒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內功修煉。

  仰面望青陽,

  盤膝臥紫竹。

  氣隨意混元,

  逍遙忘人間。

  人道,地道,天道,是修煉的最初三個境界。

  青陽經便是可修煉至地道大成的內功,雖然不能破曉天機,卻也並非凡品。對於毫無修為的司馬寒無疑是雪中送炭。

  青陽經剛而不烈,中正綿長,火中種木,最適合夯實根基。

  ……

  其實司馬寒心中一直有個夢想,那便是和所有的後世尚武少年一般想去嵩山少林學習武藝。

  前世雖然未能如願。

  如今卻站在這嵩山之巔,跟隨胡昭修煉龍墓絕學。

  也算是得償所願。

  嵩山的少室山,處於溫縣的孝敬裡西南一百公裡左右。孝敬裡是司馬懿的老家也是司馬寒如今生活的地方。

  著名的少林寺由後世北魏孝文帝元宏為安頓來朝傳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公元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後到少林寺開辟譯場,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設立翻經堂翻譯經書。之後,慧光在少林寺弘揚《四分律》等師說,經多代發展,後世最終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他在跋陀開創的基礎上,廣集信徒,傳授禪宗,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達摩祖師傳法於慧可,從此禪學在少林寺落跡流傳。

  此後少林寺經歷了北周武帝滅佛,毀壞嚴重,幾乎滅寺。

  然而天不滅佛,不久之後又再度複興,其後經歷一千多年風雲歲月,幾度改名,卻始終屹立不倒。

  在明朝與倭寇的戰爭中,少林寺的僧人為國出生入死,高強的武藝給自恃勇武的倭國浪人迎頭痛擊。

  民國時期,國家動蕩,少林寺護佑附近村民免於土匪侵擾,被稱讚為活佛。

  建國以後,少林聞名中外,普京大帝於公元2006年慕名拜訪,領略佛家文化。

  司馬寒雖然專攻醫學,卻始終關注少林。因此,對於少林寺的種種傳聞都爛熟於胸。

  ……

  神庭中的《青陽經》一頁又一頁地自我翻轉,和司馬寒的修煉進度完全同步。種種玄妙道理讓司馬寒茅塞頓開,

修煉起來行雲流水。  三個時辰過後,司馬寒睜開眼,眸中隱約泛有青霞。

  此時的他,不再是一個平凡的少年,而是初窺人道境的修士。

  後天圓滿便是他此時的具體境界,超凡的修煉速度可能得益於神魂中的雷霆之力。

  司馬寒推理道:“這雷霆之力怕是在我還未出生時,便已經在潛移默化地強化肉身和神魂。

  胡昭沒有特意查探司馬寒的修為到底如何了,在他看來,數月之內,司馬寒能弄懂青陽經就已經很不凡了。他哪裡會想到司馬寒初次修煉便步入後天圓滿之境。

  和來時那般,司馬寒還是被胡昭裹挾著反回了溫縣孝敬裡的白鹿書院。

  剛落腳,胡昭便出發去鄴城的司馬府尋找那位帝師王越。他並非一直在溫縣教學,而是四處雲遊,不久前在溫縣落腳而已。

  司馬寒滿懷感激,送走了胡昭後,心情更是美好。

  人間四月,書院後小溪邊的桃樹已經有了淡淡的粉色,像是顧影自憐的少女。

  遠遠望去,一個窈窕的身影在樹下徘徊,不時地從桃枝上采下一片花瓣。

  花瓣自指尖滑落,穩穩得落入腰間的香囊中,香汗淋漓,精致的容顏上點點汗珠在日光下閃耀。

  清風拂過,一片本該落入香囊中的花瓣,調皮的轉了個圈,飄向遠方。

  那飛舞的花瓣落在了司馬寒的肩頭。

  “徽兒?”

  桃樹下婀娜的身影一頓,面露欣喜, 輕呼道:“司馬寒!”

  可惜這份欣喜轉眼間就消散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分思念,兩分惆悵,三分淚眼。

  司馬寒身輕如燕,一步三丈,轉眼間便近了美人身前。

  雙目對視良久,竟無語凝噎。

  恨朝花不能夕拾,竹馬已枯。

  如今司馬寒十五,她夏侯徽十六。昔日的諾言被世家的聯姻打得粉身碎骨。

  “大哥,近來可好?”

  壓抑住心中的衝動,司馬寒實在不知道說些什麽,隻能問一些別的話題,緩和二人之間凝滯的氣氛。

  “夫君每日習武讀書,在鄴城將府中打理的井井有條。”夏侯徽眼睛略微泛紅。

  “那他對你可好?”

  “很好的。”

  將肩上的花瓣撫落手心,司馬寒又問道:“回老家所謂何事?”

  “將你接回去。”

  “是娘的意思。”

  夏侯徽猶然記得她成親那日,從不飲酒的司馬寒喝酩酊大醉,輕薄了世子妃。幸虧世子對司馬懿十分倚重,並未怪罪。司馬寒被老爹呵斥一番後,就被逐回了溫縣老家。

  “我不想回去。”司馬寒果斷拒絕。

  夏侯徽聞言有些焦急,道:“我知道你不想見到我,但是也不能一直窩在老家吧。”

  “你放心吧,我不會窩在老家的。”

  “不日,我就提三尺長劍,先遊三輔,再泛舟吳越,必然學成一身本領。”

  “大丈夫身處亂世,當心懷天下,豈能因兒女之事一蹶不振。”

  司馬寒眸中的淚光隱去,眼神逐漸堅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