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滅秦代漢》第45章 群體性事件
  張政同元芳趕到出事地點,只見一隊漢國士兵已經開到那裡,而對面田地裡一群人卻沒有退縮的意思。

  “打人者抓起來了嗎?”張政問道。

  “抓起來了。”元芳回答。

  “很好。”張政對此很是滿意。

  張政認為底層官吏執行法律沒必要講什麽大局觀,只要違反法律就按律抓人,不用管違法之人的身份和背後的勢力。如果象今天這樣遇到人數眾多的人聚眾阻擋就上報出動軍隊。這體現了國家的意志。

  “打人的是韓然的家丁,已被抓獲押送至官府,可韓然仍帶著門客和家丁阻攔民夫施工。”元芳向張政介紹。

  這是群體性事件啊,怎麽跑到秦朝還會遇到這種事情,張政條件反射的感到一陣頭痛。

  還好我現在是漢王,大秦百姓鬥爭經驗還沒那麽豐富,這種事好解決,張政給自己打著氣。

  “把韓然請過來。”張政說完命人騰空一間房在屋內等候。

  對方只是站在那裡不讓施工,還沒有取暴力,作為王也要保持一下仁慈的形象,張政決定先禮後兵。一群人聚在那裡,想講道理很難,張政首先要做的是將帶頭的從人群中分化出來,這是張政前世處理這種事的一個重要經驗。

  韓然看到了張政大隊的護衛,知道正主來了。

  漢王有請韓然馬上就過來了,他只是要顯示存在感,並不是要真的造漢國的反。

  “拜見漢王。”

  “請坐。”

  韓然對張政兩人倒禮數周全,鬧得再厲害的人見了高官也會變得好說話,這往往讓官員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水平就是比手下高,一出面事態就得到緩和,其實是因為高官的職位在那裡,對事情的解決有決定權。

  “漢王,這塊土地是燕王給我的封地,被殘暴的秦朝官吏霸佔了,漢王打跑了強秦重建六國,這塊土地應該是我重新擁有,在這塊土地上幹什麽得經過我的同意。”韓然理直氣壯的說道。

  “燕王呢?”張政冷冷的問道。

  “燕王被暴秦殺害了。”韓然痛心疾首的說道。

  “一件事你要弄明白,漢國不是燕國,漢國也不會重建六國。”張政冷冷的說道。

  “漢王你這樣會失去燕地民心的。”韓然被張政說的一愣,他沒想到張政說的如此直接。

  “那要看這個民指的都是哪些人。”秦朝時期所謂的民心並不指所有的人,更傾向於指那些有話語權的貴族。

  “漢王,我可以聯絡原燕國的貴族,讓他們全都效忠於您,只要您保護他們的財產就行。”韓然同張政講起了條件。

  韓然這次跳出來鬧事並非無腦行為,是他與燕地的舊貴族們多次溝通後決定進行的一次試探。張政佔領燕國舊地後並沒有采用激進的政策,沒收原有富人的財富,這讓舊貴族看到希望,他們希望能從張政這裡得到更多。

  “效忠我沒問題,我也會保護你們現有的一切,想得到更多就要看你們能為漢國作出多大的貢獻了。”張政給了舊貴族以希望。

  這實際上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決定,起義而來的貧民希望一切推倒重來,舊貴族希望張政能讓他們找回失去的東西。張政想發展漢國,以什麽人作為依靠力量,這關系到漢國的生死。

  “漢王能保護我們現有的一切?”韓然需要確認一下。

  張政正色道:“漢國保護所有人的現在合法擁有的財產,至於你們以前擁有的一切,

都已經過去了。我勸你們還是散了吧,漢國的法律雖然溫和,卻也能擊碎一切阻礙它實施的勢力。我歡迎你們用你們的本領為漢國做事,想恢復當年榮耀也不是不可能。”  “多謝漢王答應保護我們的財產,我們這就散去,今後我們一定盡力為漢王做事。”韓然施禮後退了出去。

  鬧事這種事情就是進兩步退一步。韓然等貴族其實也沒奢望換了個大王還能找回他們已經失去的東西。通常的情況是新大王帶著新貴族殺的殺搶的搶,沒為新大王效力的注定被消滅掉,張政答應保護韓然等現有的一切已經很仁慈了。

  聚集起來鬧事的人散去了,工程得以重新進行,毆打官吏的家丁被依律進行了懲處。

  張政專門召見並慰問了被打的官吏。其實這些底層辦事的官吏最不容易,不知什麽時候就遇到有特權的人。如果不想做一個趨炎附勢的人,就會很受傷。這次官吏如果不是非要執行大王的命令,將工程進行下去,也不至於挨打。

  能見到漢王,官吏們很激動,漢王為了保護他們連軍隊都出動了,還親自過來驅散了鬧事之人,這說明漢王是支持他們的,漢王平時對官員所說,只要依法行事整個漢國就是你們的後盾是真的。

  張政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國家的法律應該有其該有的威嚴,一個小吏高呼一聲數百民眾束手就縛,是因為百姓懼怕之後官府無休無止的追究。如果官吏被百姓抽了一個嘴巴受不到懲處的話,之後官府要進行管理,所要付出的成本將會無限的大。

  漢王同那些官吏們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張政前世也見過幾個大領導,越是高級的官員對底層的辦事人員越客氣。

  在那些官吏的帶領下張政參觀了水力工程的施工現場。

  張政提了個大搞水利工程的名號,但由於開展的比較倉促,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救助那些難民,實際上並沒有進行水庫等大的項目建設,隻安排了修修渠道,清清池塘等工作。

  即便如此張政看到上千人在河道之上忙碌的時候也被宏大的場面所感動。後世由於大型機械運用那種大勞動場面已不多見了。

  華夏大地上的人們是真正勤勞勇敢的民族,張政隻為他們提供了少量的食物,所有的人乾起活來就十分賣力氣,大冬天的有人甚至脫光了上身賣力氣的勞作,寒風中身上卻熱氣蒸騰。

  張政當然不會讓賣力氣的人吃虧,開工前已經向官吏們規定了按照勞動量發放報酬的方法。細化到挖一條渠給多少糧食,完成一個小工程給多少糧食,最簡單的運送土石也有人盯著,運一筐土過來發給一根竹籌,然後根據竹籌的多少去領取糧食。

  “漢王好。”看張政走近,乾活的人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向張政問好。

  張政笑著向眾人揮手致意。

  “經過對這次修河築壩,很多原先的旱地可以改成水澆地。明年能夠多打許多糧食,肯定能將修渠所消耗的糧食賺回來。以後農閑的時候就搞一次。幾年下來我漢國定會糧食大豐收,國力大增。”陪同的官員開心的向張政介紹著。

  “這還得感謝漢王發放的鐵製工具,這些工具確實好用,一個人頂十個。以前我們都不敢想象,乾農活還能用上如此犀利之物,漢王為了百姓真的肯下本錢啊。”官員們這時也不忘對張政的吹捧。

  人都喜歡聽好話,張政前世是小心翼翼被別人指使乾事的人,他能聽出這些官吏的話中有真心的成分。

  張政感覺很滿意,大搞水利工程這事還算有成效。

  心情好了許多的張政回到漢王宮,立即召開了一次正式的朝會,趙國發生個叛亂,給漢國添了那麽多麻煩,也得給張耳、陳餘點兒顏色看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