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滅秦代漢》第46章 鬱悶的張耳
  張耳很鬱悶,他在邯鄲城中好好的當著丞相,秦軍也沒打過來呢,倒是自己手下的將領李良發了瘋,衝進邯鄲城一陣胡砍亂殺,幸虧張耳、陳餘見機的快,跑到了邯鄲城外。

  武臣沒了,邯鄲城易手,張耳利用自己的威望收攏了人馬,又立了個趙王歇當幌子。這才重又站住了腳,帶人反攻邯鄲城,並派人向鄰居齊王田儋求援。

  齊王田儋還不錯答應派兵支援,眼見就要重新奪回邯鄲城了。

  “報告丞相,趙國與漢國的邊境發現大批漢軍。”探馬的報告讓張耳心中十分堵得慌。

  怕什麽來什麽,張耳早就怕自己北邊的鄰居漢國搞事情。趙國與漢國不久前剛刀兵相見,現在趙國內亂,漢國不乘機乾點兒什麽才奇怪呢。

  “查清他們的意圖嗎?”張耳希望弄明白張政這次想幹什麽。

  “漢國軍隊打出了旗號,誅殺叛徒李良,為趙王報仇收復邯鄲城。”探馬回答。

  “無恥,趙王的仇什麽時候用他們來報,邯鄲城輪得到他們來收復。”張耳不認為張政有那麽好心。有道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一旦讓漢國軍隊進了趙國,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派出軍隊嚴密監視漢國的行動,絕不允許漢軍進入趙國境內。”張耳立即下達了部隊調動的命令。

  這對張耳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本來新收攏起來的隊伍就不多,進攻邯鄲已經很吃力,現在又要分兵對付張政使得張耳感覺兵力更是捉襟見肘。

  張耳派出了軍隊開到了趙漢邊境,沒過多久前方傳來報告。

  “報告丞相,漢國在邊境還在增兵,並且是由漢王親自帶隊。”來人向張耳匯報。

  “張政來幹什麽?”張耳更感覺不好了。張耳與張政本來共同在陳勝的起義陣營中,張耳根本瞧不起張政這個年青的傻子農民。後來張耳勸武臣稱了趙王,張政乾脆自己稱了漢王,全都脫離了陳勝的領導,所以兩人沒什麽能親近的關系。

  還有一點張耳覺得張政與他是相同的,都有著成就一番大事的雄心。張耳認為張政肯定會乘著趙國內亂佔點兒便宜。

  “張政派人送來書信請您陣前敘話。”來人將帶來的書信交給了張耳。

  “給漢王回信,約定會面時間和地點。”張耳手拿著張政的信恨不得馬上給扔了出去,可現在的形勢緊迫讓他不得不忍耐。

  陣前敘話這種交流方式其實是很沒有誠意的,雙方誰也不信任誰,又不得不見面談一談。

  為了確保不被張政抄了後路,張耳放下進攻邯鄲的事情,趕往趙國與漢國的邊境。讓張政進入趙國絕對是不行的,張耳隻好趕過去。

  張耳到了見面的地點,向漢國方向望去,黑壓壓的一片都是漢軍的營寨,不知這次張政派出了多少人馬。不遠處旗羅傘蓋迎風飄揚,各種王的儀仗一應俱全。張耳恨恨的想,不久前還是自己手下將領的張政,現在竟然成了漢王。燕地之人也是窩囊,張政稱王也就罷了,可連燕國的國號都不要了,竟然沒有人起來反對。

  “張丞相一向可好。”張政獨自一人騎馬走出了漢軍陣列,離的遠遠的和張耳打著招呼。

  張耳也一人一騎來到了兩軍的中間,隻向張政拱拱手便說道:“漢王有什麽事請講。”

  張政並沒有在乎張耳冷漠的態度,十分沉痛的說道:“聽聞趙王遭遇不幸,我心中十分悲痛。特意帶領軍隊前來,準備誅殺李良為趙王報仇,

現通報丞相一聲,以免引起誤會。”  “現在叛賊李良已被我軍圍困於邯鄲城中,破城指日可待,就不勞漢王費心了。”原則問題張耳不可能讓步,漢軍不可信,絕不能讓張政帶兵進入到趙國境內。

  “我聽說丞相已經向齊王田儋發了出兵邀請,同為趙國的好鄰居,待遇怎麽不一樣呢?”張政一臉的和尚動得,我為什麽動不得的表情。

  “當時情況緊急,所以才向齊王田儋求援,現在情況已經穩定,不敢再勞漢王出手了。”嘴上辯論張政絕不是張耳的對手。

  “我想趙國的百姓自然是想早日能夠為趙王報仇,一定會歡迎漢軍進入的。趙國境內戰火一起,許多趙國百姓跑到了漢國,快將我都吃窮了,李良給我來信說他在邯鄲城內起獲大量金錢財寶,不知是真是假。”辯論不行,張政直接就不講理了。

  “跑到漢國的難民我可以撥出一些糧食進行救濟,李良這種背叛主公的小人,說話怎能相信。李良有勾結秦軍的嫌疑,如果秦軍佔領了邯鄲城,對漢國很是不利。”張耳明白張政這是在敲詐,卻也只能咬著牙出點兒血,同時告訴張政不要對李良有什麽幻想。

  “丞相說的極對,我們就在這裡為丞相搖旗呐喊,願丞相早日收復邯鄲。另外丞相要與李良決戰,想必需要戰車,我這裡有性能優良的戰車,丞相是否願意購買一二。”在張耳同意承擔一些救濟難民的糧食之後張政似乎失去了進入趙國的興趣,開始同張耳做起了生意。

  “沒錢。”張耳的拒絕簡單明了。

  張耳從邯鄲城中倉皇出逃,能夠聚集起軍隊獲得一些糧餉已經很艱難了,哪裡去找額外的錢財。同時張耳也很鄙視張政,為了錢財什麽都賣,戰車這種重要的武器是隨便能賣給鄰居的嗎。不過張耳也有點兒擔心, 張政這麽貪財,邯鄲城內的李良要是真拿出在城中搶到的錢財收買張政,張政不知能乾出什麽事來,只能和張政保持接觸,不讓他倒向李良。

  “張丞相不必出錢,我們可以有貨物交換,戰爭期間難民大量增加,這些人都要吃飯,糧食十分緊張,向你換糧食現在不太合適,那我就用戰車跟你換一些牛羊,我殺了吃肉如何?”張耳、陳餘雖然丟了邯鄲城,卻還控制著趙國大片的地區,征集一些牛羊還是能做到的。

  “這種小事還是讓手下的官員去商議吧,希望漢王信守承諾。”張耳現在只希望張政不進入趙國攪亂。

  “只要難民們有吃的,我也安心了。”張政一付滿意的樣子。

  兩人的會談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張耳急匆匆的返回邯鄲了,消滅李良才是當務之急,趙國和漢國派出使臣進行談判,落實了張耳與張政會談的約定。

  最後兩國達成了友好的協議,趙國援助一批糧食給進入漢國境內的難民。趙國用牛羊換取漢國戰車一百輛。

  會談的最終結果送到張耳的手中,送糧食給漢國張耳很是心痛,可就此穩住漢國也是值得的。

  牛羊雖然很重要,可也要先得打贏戰爭才有用,這點兒損失張耳能承受,況且據軍士報告張政提供的戰車性能確實不錯,價格還很合理。

  張耳覺得張政除了貪財似乎對趙國並沒太大的惡意,但心中還是暗罵:“死要錢的,讓那些難民吃窮你。”

  漢國的大臣們看著用戰車換回來的一群牛羊,也覺得一向精明的漢王吃虧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