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滅秦代漢》第42章 倒霉的趙王武臣
  傳令兵急忙向張政作了匯報:“趙國出事了,趙王武臣死了。”

  這真是一件驚天的大事,張政隻好向墨卿說聲抱歉,命人先送墨卿回去,張政需要馬上處理這突發事件。

  趙王武臣就是那個想要進攻張政,被張政抓了俘虜的漢國的鄰居。

  說起來這武臣也真夠倒霉的,被張政活捉嚇個半死,好不容易盼到張政以大局為重把他放了回去,放回去沒幾天又被他手下的將領李良把老窩給端了。

  武臣從張政這裡被放回去,加強了對趙國的控制,一心防著張耳跟陳餘。還好這二人沒有什麽異動,武臣這才放下心來。

  位子坐穩了,武臣的雄心又起,派出手下大將李良奪取太原,李良進攻到石邑遇上了秦軍名將王離。

  王離是個足智多謀之人,讓人給李良送來了一塊一尺長的木板,上面寫了點兒字就將李良嚇了回來。

  一尺長的木板叫作尺牘,秦人寫信常用,只是寫完信後要仔細的封好。而王離給李良的信卻沒有封,好好的信變成了明信片。

  王離在信上寫道:“愛卿李良,你曾經是我手下的大將,你得到了我的信任,可是如今你誤入歧途,我不怪你,如果你能夠在新的形勢下有所領悟,反趙為秦的話,那麽你不但會得到赦免,你還有新的獎賞。”

  王離也是膽子大竟然敢冒用秦二世的名義寫信。

  李良的膽子就小多了,李良以前是秦將,反叛參加了起義軍。這封信一路傳遞過來,不知多少人看過,要是傳到武臣耳中,不知武臣會怎麽想,不行得先回去和武臣說明白。

  李良就這樣帶著隊伍退了回去,歸心似箭的李良已經看到了邯鄲的城牆,忽然一支人馬浩浩蕩蕩迎面而來,李良抬眼望去,前方旗幡招展,卻是一副王駕。在趙國大地上只有一位趙王,而趙王武臣又有到處溜達的習慣,要不然也不會被張政抓了去。

  李良趕緊滾鞍下馬,跪在路旁迎駕,等車馬到了跟前李良大聲道:“臣李良拜見大王。”

  李良喊完了,就等趙王說“平身”好起來,可他等了半天也不見回音,反而是聞到了陣陣香風。

  李良心想這趙王今天是怎麽了。

  李良直起身子偷偷觀看,只見面前車上坐著一個身穿華麗服裝的婦人。那婦人兩眼迷離,兩腮緋紅,分明是喝多了,連看都沒多看李良一眼,車隊就那樣骨碌碌從李良眼前走了過去,留下了李良和一眾手下在那裡吃土。

  李良心中有氣,自己拜錯了人,而且拜錯的還是個女人。

  “那女人是誰?”李良氣憤的從地上跳了起來,拜錯了也就罷了,自己也是名將軍,那女人連禮都不回一個。

  “那是趙王的大姐。”李良的左右隨從也很氣憤,還得好意提醒李良。

  “跟我來,殺了那個女人。”李良暴怒了,趙王見他都要客客氣氣,一個女人竟然如此無禮。

  李良翻身上馬衝了出去,沒一會兒就追上了武臣姐姐的車隊,飛馳的戰馬直接撞翻了武臣姐姐的乘車,李良的隨從見主將發了狠也跟上來一陣砍殺,立時車隊就沒有一個活人了。

  李良看著滿地的屍體知道自己闖禍了,一不做二不休,李良令旗一指,帶領部隊直接衝進了邯鄲城。

  進城之後李良直奔王宮。

  王宮中的武臣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麽事,就被衝過來的李良當胸一劍穿了個透心涼。

  “將城內所有官員殺光。

”李良也是殺紅了眼,既然反就要反個徹底。  李良的手下接了命令開始在城內大肆殺戮,趙國邯鄲城內的官員死了大半,其中就包括左丞相召騷。

  當初召騷被逼著承認武臣稱王,還被安了個左丞相的稱號,一天也沒有說算過,這次卻死在了前頭。

  趙國另外兩個高級官員張耳、陳餘竟然從城中逃了出去。

  出城後的張耳、陳餘立即收攏邯鄲城外武臣的舊部和百姓,聚集起了五萬多人馬,向邯鄲城發動反攻。

  武臣的死同時也給了張耳、陳餘一個機會,武臣死了趙國沒有了王,需要有一個新王產生。

  張耳、陳餘本想要趁此機會自立為王,可二人不是趙國人,怕當地的趙人不服,於是找了個趙王的後人名叫趙歇的立為趙王。

  趙國有了新的趙王,張耳、陳餘二人在軍中很有威望,聚集到張耳、陳餘身邊的趙軍越來越多,二人一邊向鄰居齊王田儋求助,一邊帶兵反攻邯鄲。

  趙國的邯鄲城變成了戰場。

  就這一會兒的工夫張政的鄰居換了領導人。張政好不容易同武臣建立起來的友好關系付之流水了。

  這個趙王歇,張政不認識,其實認識也不管用,趙王歇只是個傀儡,趙國說算的是一對好弟兄張耳、陳餘。

  張耳、陳餘一向看張政不順眼,張政需要馬上進行準備,以防趙國打架的雙方有人衝到漢國來。

  張政立即返回了薊城的漢王王宮,他要召集手下的重臣商議對策。

  張政的漢王宮可以算是王宮中最寒酸的,原來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宅院,沒有經過任何改造,只是張政住到了這裡邊就被稱為漢王宮了。

  不過漢王宮的地方倒足夠大能容下多人議事。聽到消息的李左車、元芳、呂臣、丁勇等人都趕了過來。

  張政首先向眾人公布了新獲得的消息,然後征求大家的意見。

  如今趙國的變故首先對漢國產生軍事威脅,自然掌管軍隊的李左車要第一個發言。

  “我也接到了趙國發生叛亂的報告,已經派人嚴密監視趙軍的動象,現在趙軍與反叛的李良正在混戰,短時間內不會結束,不過張耳、陳餘素與漢國不睦,李良反叛張耳、陳餘派人向齊王田儋求助,卻沒有向漢國派出使臣,連情況都沒有通報一下,他們今後如果掌權同我們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現在我們就要作戰爭的準備。囤積武器和糧草,加強對趙軍的監視,以防兩國戰爭再起。”

  李左車的發言倒讓大家松了一口氣,至少戰爭不會馬上暴發。可張政明白張耳、陳餘有多恨漢國,改善兩國關系十分困難。如果張耳陳餘重新平定了趙國再向漢國發動進攻是早晚的事。

  大家都在盤算著此次叛亂後趙國還會有多少實力,如果趙國來攻,漢國要動員多少力量才能守住。漢國肯定沒有那麽好的運氣再抓住一次趙王,這次只能靠大家拚命了。

  這時元芳出班說道:“大王,現在還有一件比打仗更急迫的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