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閩國霸業》第81章、後蜀立國
  草木一秋人一世,國家興亡匹夫責,再看龍興虎躍時,難辭故國淚滿衫。

  古來巴蜀龍虎地,分裂三國有其一。川中四面環山,天府之國,常常都是諸侯割據一方的沃土,五代時也不例外。依舊有一個蜀國,有一個蜀皇帝。

  當今的這個蜀國要從數十年前的後唐帝國說起,梨園天子唐莊宗滅梁稱帝後,開始屬意天下。同光三年,唐莊宗任命郭崇韜為招討使,讓他和魏王李繼岌一同征討前蜀。郭崇韜臨行前,向唐莊宗推薦孟知祥,稱其為平蜀後鎮守西川的最佳人選。不久,前蜀滅亡,唐莊宗便任命孟知祥為CD尹、劍南西川節度使。

  孟知祥接到任命後,趕往洛陽陛辭。唐莊宗李存勖設盛宴款待,與孟知祥語及平生,言談甚歡。他對孟知祥道:“我聽說郭崇韜有異心,你到CD後,將他給我殺了。”孟知祥卻道:“郭崇韜是國家有功之臣,不應該殺他。等我到CD後觀察一下,如果他沒有異心便將其送回。”

  同光四年,孟知祥抵達CD,而郭崇韜早已被冤殺。不久,李繼岌班師東歸洛陽。先鋒康延孝在中途反叛,攻破漢州。孟知祥當即派大將李仁罕會合任圜、董璋的部隊前去鎮壓,俘殺康延孝,收降其部將李肇、侯弘實等人。

  同年四月,唐莊宗在興教門之變中被殺,李繼岌也在渭南遇害。李克用養子李嗣源被擁立為帝,是為後唐明宗。孟知祥逐漸萌生了據蜀稱王的念頭。他訓練兵甲,擴大兵力,增設義勝、定遠、驍銳、義寧、飛棹等軍,由李仁罕、趙廷隱、張業等親信統率。

  此前,李繼岌班師,孟知祥曾征收六百萬緡犒軍錢,但隻用了四百萬緡,還剩二百萬緡。宰相任圜當時正在西川任職,對此非常清楚。天成元年六月,孟知祥加拜侍中。任圜遂以太仆卿趙季良為三川製置使,製置兩川賦稅,同時讓他催促孟知祥上繳剩余的二百萬緡犒軍錢。孟知祥大怒,不肯奉詔。趙季良與孟知祥素有交情,也被其扣留在CD。

  樞密使安重誨覺察了孟知祥的割據意圖,不顧唐明宗已“罷諸道監軍”的做法,任命客省使李嚴為西川監軍,意欲加強對西川的控制。李嚴此前曾出使前蜀,回朝後又獻滅蜀之策,深為蜀地百姓所痛恨。孟知祥也非常惱怒,道:“各地藩鎮都廢除了監軍,唯獨在我西川仍設監軍,這是李嚴想再立滅蜀之功。”他親率大軍至邊境迎接,希望能嚇退李嚴,使其不敢入蜀。但李嚴始終神情自若。

  天成二年正月,李嚴抵達CD,孟知祥設宴招待。李嚴在席間出示詔書,要求孟知祥誅殺仍留在蜀地的前任監軍焦彥賓。孟知祥不聽,對李嚴道:“如今各地藩鎮都已廢除監軍,你憑什麽到這裡來?”他命客將王彥銖拿下李嚴,隨即將其斬殺。唐明宗得知,也無法追究此事,還派客省使李仁矩將孟知祥被扣留在鳳翔的家屬送到CD,以示恩德。四月,孟知祥奏請朝廷,以趙季良為西川節度副使,讓他參與決斷政務。

  天成三年,唐明宗改任趙季良為果州團練使,並以何瓚接任西川節度副使。孟知祥卻隱匿製書,上表要求讓趙季良留任,被駁回後又派部將雷廷魯前往洛陽再三論請。唐明宗最終隻得答應。後來,唐明宗命孟知祥出兵三峽,配合官軍討伐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孟知祥遂命部將毛重威率三千兵馬屯戍夔州(今重慶奉節)。不久,高季興病逝,其子高從誨向後唐稱臣。孟知祥便要求撤回夔州守軍,未獲批準。

毛重威在孟知祥的指使下,鼓動士兵嘩變,自行潰散而回。  天成四年,唐明宗欲在南郊祭天,便派遣李仁矩前往西川,向孟知祥索要一百萬緡助禮錢。孟知祥認為這是朝廷要在經濟上拖困自己,推辭不肯出錢,後因實在無法推辭,隻得出了五十萬緡。

  此前,安重誨懷疑孟知祥有反叛之心,命親信將領分守兩川治下各州,並以精兵充當他們的牙軍。天成四年,安重誨以夏魯奇為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矩為保寧軍節度使、武虔裕為綿州刺史。武虔裕是安重誨的表兄,而李仁矩素與東川節度使董璋不睦。孟知祥與董璋皆憂懼不已,都認為朝廷將要討伐兩川。董璋忙遣使求婚,希望與孟知祥結成同盟。孟知祥聽取趙季良的意見,與董璋聯姻締盟,一同對抗朝廷。二人同時表奏朝廷,要求朝廷撤回夏魯奇、李仁矩等人。唐明宗下詔撫慰。

  長興元年二月,唐明宗在南郊祭天,加拜孟知祥為中書令。九月,董璋舉兵反唐,攻破閬州,擒殺李仁矩。孟知祥不久也舉兵響應。唐明宗下詔削奪孟知祥的官爵,命天雄軍節度使石敬瑭率軍征討西川,並以夏魯奇為其副將。孟知祥派李仁罕、張業、趙廷隱等人會合董璋,攻打遂州,並讓侯弘實助守東川,而後又命張武出兵三峽,攻打渝州。

  同年十一月,董璋因劍門失守,遣使向西川求救。孟知祥忙派趙廷隱分兵援救。但唐軍攻破劍門後,卻在劍州止步不前。孟知祥聞訊大喜:“如果唐軍急速趕赴東川,一定能解遂州之圍,到時兩川必然形勢危急。如今卻不再進軍,不足為慮也。”十二月,石敬瑭在劍門與趙廷隱交戰,大敗而回。不久,張武、袁彥超相繼奪取渝州、黔州。

  長興二年正月,李仁罕攻破遂州,夏魯奇自殺。孟知祥任命李仁罕為武信軍留後,並讓人拿著夏魯奇的首級在唐軍陣前示眾。石敬瑭撤軍而回。利州刺史李彥珂、夔州刺史安崇阮皆棄城而逃。而當時唐軍的後勤供給也有問題。唐明宗為此責問安重誨。不久,安重誨以離間孟知祥、董璋等人的罪名被殺。唐明宗將西川進奏官蘇願、進奉軍將杜紹本遣回西川,招撫孟知祥,稱其留在洛陽的家屬皆安然無恙。

  孟知祥得知家屬無恙,而安重誨也已被殺,便欲邀董璋一起向朝廷謝罪。董璋卻不同意,道:“孟公的家屬安然無恙,而我的子孫卻被殺害,我為什麽要謝罪?”孟知祥三次遣使勸說,都被其拒絕,便讓觀察判官李昊前去曉以利害。董璋認為孟知祥出賣自己,盛怒之下出言侮辱李昊。李昊便勸孟知祥攻打董璋。

  此時,董璋已經搶先對孟知祥動兵,攻破了漢州。孟知祥親率趙廷隱等人迎戰,與董璋對陣於雞距橋,並命東川降將招降董璋。董璋道:“事情已到這個地步,不能後悔了。”他在士兵鼓噪下揮軍出戰,結果兩軍剛剛交戰,偏將張守進便投降西川軍。孟知祥趁機大敗董璋。

  董璋敗後,想讓兒子董光嗣投降孟知祥,以保全家族。董光嗣哭道:“自古以來哪有殺死父親來求活路的,我寧願與您一起死。”父子一同逃走。孟知祥命趙廷隱追擊,但卻沒有追上。不久,董璋逃到梓州,卻在兵變中被殺,董光嗣也自縊而死。孟知祥遂吞並東川,佔據兩川之地,但也沒有再向朝廷請罪。

  樞密使范延光聞知董璋敗死,對唐明宗道:“孟知祥雖然佔據兩川, 但士兵都是東方人,孟知祥害怕他們因思家發動兵變,一定會借取朝廷的勢力來威懾他們。陛下如果不屈意招撫,他恐怕也不會自己歸順。”唐明宗道:“孟知祥是我的舊友,因為被人離間才到如今這個地步,我為什麽要屈意呢?”於是便派供奉官李存瑰前去安撫。

  同年九月,李存瑰返回洛陽,奉上孟知祥的表文,請求授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張業、李肇五位節度留後為節度使,並索要刺史以下官職的封授權與蜀王的爵位,同時將福慶長公主已經病死的消息告知朝廷。唐明宗為福慶長公主發喪,並以閣門使劉政恩為宣諭使,到西川宣諭。孟知祥這才命將領朱滉前去朝見明宗。

  長興四年二月,唐明宗任命孟知祥為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行CD尹、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管內觀察處置、統押近界諸蠻,兼西山八國雲南安撫製置等使,並以工部尚書盧文紀為使,冊拜孟知祥為蜀王。趙季良五人也都被拜為節度使。同年十一月,唐明宗駕崩。

  應順元年正月,孟知祥在CD即皇帝位,國號蜀,史稱後蜀,並以趙季良為宰相。不久,潞王李從珂與皇帝李從厚爭位,後唐內亂,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武定軍節度使孫漢韶皆歸附後蜀。是年四月,孟知祥改元明德。

  明德元年六月,張虔釗、孫漢韶抵達CD。孟知祥設宴招待,卻在席間突然發病。他立兒子孟昶為皇太子,命其監國。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逝。孟昶繼位,追諡孟知祥為文武聖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以其墓為和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