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閩國霸業》第82章、蜀國危機
  山川依舊險,人物別樣瑰,躍馬縛長龍,回首已千年。

  蜀國高祖皇帝孟知祥死後,皇太子孟昶名正言順的接班,對於他的是是非非卻惹人非議。

  孟昶,是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母親李氏,本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嬪妃,李存勖將李氏賜給了孟知祥。後唐天祐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李氏在太原生下孟昶。當孟知祥鎮守蜀地時,孟昶與母親李氏隨孟知祥的正妻瓊華長公主一同進入蜀地。孟知祥任兩川節度使時,以孟昶為行軍司馬。

  後唐清泰元年正月,孟知祥稱帝,任孟昶為東川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年七月,孟知祥病重,七月二十六日,立孟昶為皇太子,代理朝政。當晚,孟知祥去世,秘不發喪,樞密使王處回連夜到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季良處相對哭泣,趙季良嚴肅地說:“現在藩鎮掌握重兵,專門等待形勢變化,應當迅速立嗣君才能斷絕其非分妄想,哭無益啊。”王處回和趙季良決計立孟昶為帝,然後發喪。孟昶即位,不改元,仍稱明德年號,至公元938年才改年號為廣政。

  孟昶年少不親自處理政事,而將相大臣都是孟知祥時的故人,孟知祥寬厚,多優待縱容,他們對待孟昶更加驕惰不馴,不遵守法紀制度,大造房宅,奪人良田,挖人墳墓,李仁罕、張業尤其驕橫。孟昶即位數月,逮捕李仁罕將其殺掉,夷滅其族。當時,昭武軍節度使李肇自鎮來朝,持杖入見,稱有病不能拜,聽說李仁罕死訊,馬上放下拐杖拜倒在地。孟昶勒令他致仕退休,貶謫邛州,永不啟用。

  廣政九年,趙季良去世,張業更加專權。張業是李仁罕的外甥。李仁罕被殺時,張業正掌管禁軍,孟昶怕他造反,就任他當丞相,張業兼任判度支,在家裡設置監獄,專用殘酷的刑法對後蜀百姓橫征暴斂,百姓對他非常痛恨。廣政十一年,孟昶與匡聖指揮使安思謙設計將張業逮捕處死。專權貪縱的王處回、窮極奢侈的趙廷隱相繼罷相,從此故將舊臣都沒有了。孟昶才開始親政,在朝堂上設置匭函,接受臣民投書來了解下情。

  孟昶親政後,留心政事,放歸了宮中大批宮女,讓其自由歸家。他還向地方州縣頒布了“戒石銘”,要求地方官員愛護百姓,撫恤流亡,節約開支,其中說道:“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這些話對後世都有一定的影響。孟昶即位之初,生活也比較節儉,寢殿臥具,不用錦繡,盥洗用具,除了用一點銀外,多為黑漆木器。在刑法方面,推行輕刑,尤其在死刑方面,更加謹慎。為了節約開支,三十年不舉行南郊大典,也不放燈。所有這一切都對減輕百姓負擔,恢復和發展生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與前蜀王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但是孟昶的作為是有限的,尤其是不能善始善終。近年來生活逐漸奢侈,以至於所用夜壺,皆以七寶裝飾。由於身體逐漸發胖,他外出時不能騎馬,而是乘坐步輦,垂以重簾,環結香囊,香聞數裡,人不能識其面。由於蜀中久安,宗室貴戚,達官子弟,宴樂成風,以至於有人長到三十歲,竟不識稻麥之苗。每年春季,CD浣花溪一帶,歌樂喧天,珠翠填咽,貴門公子,華軒采舫,共遊於百花潭上。樓閣亭台,異果名花,流溢其中。官員徇私枉法,貪贓受賄之事,層出不窮,甚至在科舉考試之中,也不能免除賄賂,所謂賄重者登高科,主考官以賄賂多少,確定是否中選,而面無愧色。

有的司法官員竟然指著獄門說:“這就是我家的錢爐。”對於這種種現象,孟昶皆不能糾正,故時人批評他說:“節儉僅限於自己一人,仁厚卻容忍了奸惡,這些只不過是匹夫小節而已。”  由於孟昶不能力糾弊端,整頓官場歪風,致使後蜀政治逐漸腐敗,這種情況與同時期的南唐頗有相似之處。

  後來,遼國滅了後晉,後漢高祖劉知遠起兵太原,中原多事,雄武軍節度使何重建以秦、成、階三州歸附後蜀,孟昶派孫漢韶攻下鳳州,於是完全恢復了前蜀王衍時的疆域。

  後蜀廣政十七年十月,原後晉晉昌節度使趙匡讚向後蜀請降,並請求出兵終南山以接應。後蜀根本沒有進圖關中的思想準備,所以沒有及時反應。兩個月後,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後蜀才有所行動,派兵接應長安方向的趙匡讚。這時劉知遠已經稱帝,建立了後漢王朝,豈能允許關中落入他人之手。在後漢軍隊的打擊下,後蜀軍隊敗退大散關,損兵折將,而未獲尺寸土地。

  此後,後漢將領趙思綰據永興、王景崇據鳳翔造反,都上表歸附孟昶。孟昶派遣張虔釗出大散關,何建出隴右,李廷珪出子午谷,響應趙思綰。孟昶的丞相母昭裔懇切進諫,認為不可,然而孟昶決心攻佔關中,於是派安思謙向東增兵。不久,後漢誅殺趙思綰、王景崇,張虔釗等都罷兵而還。安思謙恥於無功,多殺士卒來威嚇眾人。孟昶與翰林使王藻設計殺死安思謙,然而邊官有急奏,王藻不及時上報,擅自拆封,孟昶憤怒。殺安思謙的時候,王藻也在旁邊,因此被一齊捉住斬了。

  廣政十二年,孟昶設置吏部三銓、禮部貢舉。廣政十三年,孟昶加尊號為“睿文英武仁聖明孝皇帝”。旋即封其六子為王。

  廣政十八年,後周世宗柴榮派兵從秦州出發討伐後蜀。孟昶派韓繼勳為雄武軍節度使,聽說周軍前來進攻,歎氣說:“韓繼勳哪裡能擋得住周兵呀!”客省使趙季劄請行,就派趙季劄為秦州監軍使。趙季劄行至德陽,聽說周兵到了,立即馳回報告,孟昶問他,趙季劄惶恐得說不出一句話,孟昶大怒把他殺掉,立即派遣高彥儔、李廷珪出堂倉抗擊周軍。高彥儔大敗,退到青泥,於是秦、成、階、鳳四州複被周軍佔領。孟昶害怕了,分別派遣使者到南唐、北漢,進行聯絡。

  廣政二十年,後周世宗把俘虜的蜀軍送還,孟昶也把俘虜的周將胡立送到京城並寫信給後周世宗,後周世宗認為孟昶沒有臣子的禮節,很惱怒,沒有回信。

  廣政二十一年,後周攻打南唐,各國都害怕。荊南高保融以書招呼孟昶歸周,孟昶因為以前曾經寫信給後周世宗沒有得到答覆而停止歸周的事。

  廣政二十五年,孟昶立子秦王孟玄喆為皇太子。孟昶很幸運生在晉、漢之時,中原多事,所以能夠據險一方,但隨著閩國崛起,攻佔荊、潭,吞並唐、漢,對蜀國的威脅越來越明顯,這讓孟昶更加害怕。

  這夜,CD風雨大作,蜀國皇宮內,孟昶憂心忡忡地召來王昭遠、趙彥韜等重臣商議。

  “如今閩國吞並漢、唐,複破大理,兵勢之威,甚於中原。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輪到我們蜀國了。愛卿們,你們說我們該如何是好。”

  “恐怕就是這個時候了。”趙彥韜無奈地從袖中掏出一份軍報,呈給蜀皇帝的同時,說道:“閩國新滅江陵,現閩國鎮北大將軍留從效正聚兵十萬,在江陵治兵造船,看樣子就是要逆江而上,進犯我國。”

  “真的嗎?”孟昶吃了一驚,接過軍報驚慌失措地展開奏報一看,直看得冷汗直流,差點跌坐在地。

  “不單如此。”趙彥韜扶穩孟昶後,接著說道:“陛下,您難道忘了還在南中大理國內的閩王四十萬大軍麽,這才是閩軍的主力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