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閩國霸業》第76章、得隴望蜀
  常山盤蛇窺遠國,橫劍劈盡萬仞山,馬上橋頭問天下,今朝不負少年頭。

  交趾城內,觥籌交錯,歌舞升平,經過三個多月的剿匪。閩軍漸漸鎮壓剿滅了十二使君的叛亂,穩穩地在交趾扎下了根。為了犒勞三軍,閩王王繼汐特地在交趾城內大開慶功宴。

  宴會之上,美人如玉,劍如虹,倒是少有的熱鬧景象。正在眾將以劍擊柱,開懷暢飲的時候,卻發現王座之上的王繼汐卻眉頭緊鎖,很是不開心。

  “大王,數月征伐,總算掃平交趾,將當地土豪一舉殲滅,正是大喜之日,大王為何如此憂愁啊。”個性直爽的虎大威借著酒意問道。

  “唉,我有一塊心病在心頭。”閩王王繼汐唉聲歎氣道。

  “大王有什麽心病,找個大夫治了不就好了。”虎大威愣愣地說。

  “這貪心病怎麽治。”

  “貪心病?”閩王的話讓虎大威等一乾將領都墜入迷霧,不知所以,隻好把答疑解惑的詢問目光投往一向最深知閩王心意的南宮灝。

  “大王莫非既已得隴又複望蜀”南宮灝心裡如明鏡明鏡一般。

  王繼汐默然頷首。

  “蜀?”眾將似乎有所感悟道:“大王,莫不是要討伐蜀國。”

  說完,一個個攘臂持劍,歡呼雀躍,蜀地號稱天府之國,比這交趾富庶多了,將軍們一一個爭著要做伐蜀先鋒。

  卻沒想到,閩王搖搖頭道:“不是蜀國。”

  “那是哪裡?”這下眾將又懵了。

  “大王想要的莫非是大理國。”南宮灝一語點破。

  “大理自秦漢以來就是中國故土,今日為土人所據,以往本王在江南,眼不見心不煩,也懶得管。可既然大軍已經到了這裡,那咱們就摟草打兔子,一鍋端了吧。”

  “對,對,不管是兔子還是王八,只要是大王想要打,就往死裡打。”王繼汐話一出,一馬就引起喝紅眼了的將軍一陣應和擁護,但他們許多人其實根本不知道這個大理在哪裡?

  “軍事將軍,這個大理是個什麽東西呀?在哪兒呢?”為方便指揮,南宮灝在軍中也掛著軍師將軍的將銜。歡呼過後,才有將軍懵然問南宮灝道。

  “就是三國時,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南中。就在益州之南,我們交趾西北,咫尺相鄰。”南宮灝道如實說道。

  “嗯!”王繼汐轉頭問道:“中丞,你說,這個大理國可以打麽?”

  南宮灝撚須思索了一會說道:“大王,我看可以打,甚至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打下來。”

  “哦。如何說。”王繼汐眼睛一亮,精神為之一振,顯然,他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因為南中,很亂!”南宮灝細細說道:“前唐時,南中為南詔所據,唐軍連征而不克,只能迫其臣服而已。後來,南詔國相鄭買嗣叛亂,殺南詔王,奪位自立為王,改國號大長和。後唐天成三年,楊乾貞建大義寧。後晉天福二年,段思平聯絡三十七部滅大義寧國,建立大理國政權。大理國政權基本上承襲了南詔以來的疆界,行政區劃設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

  “是麽,這樣看來,這個段思平還是個人物啦。”王繼汐一向喜歡聽開國的故事,因為他自己也在做開國的事業。

  “正是。”南宮灝如數家珍地說道:“段思平,祖籍大理喜洲,始祖段儉魏。唐朝天寶戰爭中,大將軍段儉魏大敗唐軍,為南詔國立下赫赫戰功,被南詔國王蒙閣羅鳳擢授為清平官,

傳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為副將,由於武藝超群,才乾出眾被提拔為通海節度使,成為統轄一方的大將。當時國家多事,南詔覆滅,楊乾貞奪趙善政之位,建大義寧國,改元興聖。其弟楊詔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懼之下楊乾貞下令追殺段思平,段思平因到秀山神祠佔卜得到啟示,藏匿在自己舅父部族中。會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關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後來楊乾貞的位置被其弟楊詔所篡,段思平隨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會於石城,以董迦羅為軍師進攻南詔,所向皆克,遂進攻大理。當時楊詔等陳兵據橋,段軍不能通過。當晚段思平在夢中得到三個夢境:‘人無首;玉瓶無耳;鏡破’,感到大惑不解,軍師董迦羅指段思平的夢境乃吉兆,因為‘君乃丈夫,去首為天;玉瓶去耳為王;鏡破則無對者’,因而軍心大振。是日段軍找到一名浣紗婦女,指引段軍渡河地點,曰:‘人從我江尾,馬從三沙矣,爾國名大理。’段思平大軍按照浣紗婦女的指引,成功渡河,楊詔兵敗自殺,楊乾貞知道兵敗消息後棄城而逃,為段思平軍所擒,大義寧國滅亡。段思平即位,改國號“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就是如今的大理城。”  “又是一個裝神弄鬼,妖言惑眾的騙子。要不說是南蠻。”王繼汐一臉不屑道:“那後來怎樣樣了呢。為什麽說亂呢?”

  “君臣不和,宰相坐大。”南宮灝肚子裡知道王繼汐自己平時也沒少裝神弄鬼,竟然還有臉說別人,不過也不好揭開,而是接著話題說道:“當今大理王段思聰,高氏成為最有實力的政治集團。迅速膨脹起來的高氏已經取代其他大臣,成為朝政大權的實際控制者。”

  “外有強敵,內有奸臣,如何不完。”王繼汐聽後,冷眼掃視諸將說道:“眾將以為如何。勿辭勞苦,跟隨本王滅了這個君不君,臣不臣的亂世之國。”

  “末將願隨大王討伐大理。”王繼汐言辭鑿鑿,諸將不敢怠慢,一起拜倒盟誓道。

  “話雖如此,但有一樣,大王您還需謹慎。”南宮灝悄悄地靠近王繼汐附耳低語說道。

  “什麽事?”王繼汐看他一臉認真,也有些緊張,生怕是自己疏忽了什麽要事。

  “我聽說,太后崇佛,是真的麽?”

  南宮灝的話更讓王繼汐雲裡霧裡,說道:“嗯,好像是這樣。怎麽,這跟討伐大理有什麽關系?”

  “這大理國號稱是佛國。 ”南宮灝神情怪異地說道:“大理歷代國王,不僅廣修佛寺,豢養僧人,甚至自己退位後還會出家。所以,大理佛名遠揚,中外皆知。有佛經上說,與佛為敵,就是魔王,最為惡者,就是來自地獄中的第六天魔王。大王您討伐大理,難免一場刀光兵災。尤其是佛寺中廣受到官民布施,富有錢糧,我軍深入敵國腹地為了就地征糧,就算約束再嚴,也難免衝擊佛寺,毀佛殺僧的事,怕也是在所難免。如此一來,不知道太后會不會怪罪。臣素質,大王以孝名聞天下,到時候會不會。”

  “呵呵,難怪大家說你博學,精通儒釋道,果不其然,不光兵書戰策,竟然連佛經的事都知道得如此清楚。”王繼汐擺手微笑道:“太后並不理政事。我自然關心母親的息怒,但社稷為重,君為輕,本王還是明白的,豈能因為本王的家事而壞了國家大事,誤了三軍性命。當然,還是要嚴令約束三軍,除非不得已否則不許衝撞佛苑。這也是從長遠計,以後平定了大理,本王還是要安撫人心的,既然人心向佛,本王也不願忤逆人心太過。”

  王繼汐一向是個雷厲風行的君王,也正是因為這樣高效的執行力,閩軍才能保持這麽旺盛的生命力和戰鬥力。宴會散罷,軍隊很快就動員起來,向西北望大理國而去。

  閩軍仍以嶺南名將植廷曉為前鋒,一路順水而上,攻城拔寨,很快大兵就挺進到曲靖。然而這一江南水,並不止於涼爽,對面還有密布的甲士,因為曲靖是南中重鎮,不得不守的兵家必爭之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