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閩國霸業》第77章、曲靖大戰
  血雨染遍,壯士劍殘,匹馬知又向誰去,且看雪域白城,一面佛來一面鬼,今朝旗幟展向何處。

  閩軍如雷似電,橫掃而來,一路攻城拔寨,攻破國境。那大理國雖號稱佛國,可也是馬上立國,收到邊廷軍報,大理王急忙派出國內第一名將高季左,領兵五萬前往應戰。

  植廷曉等人率領士兵冒著霧前進,迅速到達曲靖。閩軍突然出現,令大理軍大吃一驚。此時大理軍列陣白石江一岸,閩國軍隊在另一岸。殺氣盈將,刀戈寒心,雙方將士都已摩拳擦掌,磨刀霍霍,準備大乾一場。

  “大帥,咱們這就殺過去吧。”

  閩軍鷹揚軍副將郭崇嶽表面心跡,急欲即刻渡江。然而,植廷曉並不同意。

  “說敵方已兵陳對岸,扼製水面,這樣渡江對我軍不利。”

  “那怎麽辦?難道要這樣僵持下去。曲靖都破不了,那它後面的昆明怎麽打,更不用說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了。再說這麽拖下去也不是個辦法,這裡瘴痢橫行,交通不便,時間一久恐怕生變。還是速戰速決為好。”

  “我明白。”植廷曉摸了摸下巴籌謀了一會兒,就開始排兵布陣。

  很快,大理軍就看見對岸閩軍塵土飛揚,隊伍展開,顯然是擺出渡江的樣子,臨江而立,於是便也匆忙準備阻擊應戰。然而,正當大理軍上下忙活的時候。忽然,背後響起鼓角爭鳴,大理兵大驚,立馬慌亂了起來。

  “難道,難道閩軍已經渡江了嗎?”連大理軍的最高統帥高季左都失聲驚道,更可見大理軍隊的混亂。

  然而,這並不是閩軍的偏師登陸,而只是植廷曉早前另派的幾十人從下流潛渡,到達對岸後鳴金吹角,大造的聲勢。然而兵雖少,動靜卻著實不小,一下就使得原本列陣嚴密的大理軍陣勢開始動亂,閩國軍隊趁機渡江。

  “開始渡江!讓勇猛會游泳的士兵在前面先渡江。”植廷曉深知搶先佔穩灘頭陣地對渡江作戰的重要性,命令早就安排好懂水性的勇士有條不紊地先行出發。

  秩序也是戰爭的生命,有節奏且順暢地把軍隊展開,也是勝負的關鍵。登岸後閩軍與大理軍隊展開大戰。驚慌失措下又面對如此突然而猛烈的衝擊,大理軍顯然有些吃力不住,尤其是高季左以為早前那陣鼓角也是潛伏下一支大兵,錯誤地抽調主力前去“抵擋”,進一步削弱了沿江守軍的兵力,更加加速了大理軍的潰敗。

  戰鬥從互相廝殺很快轉變成閩軍壓倒性的一路追殺,大理軍隊全軍潰退,死傷無數,連主帥高季左也兵敗戰死。不消半日,喊殺聲漸漸稀落,只剩下傷兵在哀嚎,勝利者在歡呼。

  “恭喜大帥,此戰大理軍全軍覆沒,我軍斬獲無數,還生俘了兩萬大理軍,曲靖城也被我軍乘勢拿下。此番,真是大獲全勝。”戰前還對戰情忐忑不安的鷹揚軍副帥郭崇嶽興奮地說道:“對了,那兩萬大理俘虜,怎麽處置。殺了,關了,還是編入我軍。”

  “殺了?你忘了大軍開拔前,大王一再交代不準殺降。”植廷曉隻略想了一下就命令道:“放了,全放了。”

  “可,可。”郭崇嶽反對道:“這些都是大理國的勁旅,如果全放了,要是再被大理王所用,豈不是我軍日後的隱患。”

  “那你說怎麽辦?把這麽多俘虜關起來,不僅要分兵把手,更費糧食。可要是編入我軍,到底非我族類,其中難免有敵人的奸細,要是戰前反叛更是致命要害。

”植廷曉也是無奈道:“放了吧。敗軍之將,何敢言勇。就讓他們把慘敗的消息帶回羊苴咩城吧。況且,大王也說了,我軍入滇,戰勝攻取,只是第一步。七擒孟獲,還在於收買人心。咱們釋放俘虜,也算是施恩於滇人了。”  “可。”郭崇嶽等人還想堅持,卻見植廷曉把手一揮說道:“這事就這麽定了。還是盡快打掃戰場,快速進兵。我們要以雷霆萬鈞之力直逼昆明。昆明一破,羊苴咩城就是孤城一座了。”

  “遵命!”植廷曉在軍中素有威信,他的話擲地有聲,眾將莫敢不從。很快閩國鷹揚軍就又被重新組織起來向著昆明開拔而來。

  昆明城為大理國的權臣高氏家族的家主高季成的居城,有重兵部署,本想憑城固守。可閩軍來勢太快,又太猛。原本還指望高季左的五萬大軍可以阻敵於域外,縱然不能,也可抵擋一時。哪知道,不消半日就全軍覆沒。四十萬閩軍如狼似虎地向昆明撲來。昆明雖是高氏家主居城,到底不如國都羊苴咩城堅固。唐朝時,唐軍討伐南詔,一路攻城破寨,所向披靡,很快就兵臨南詔的國都羊苴咩城下。原本以為南詔亡國在即,誰知羊苴咩城之堅固,實出唐軍意料。唐兵死傷無數,也未能克城,後來南詔援兵趕到,唐軍不得已不得不铩羽而歸。今日閩軍又複來,高季成的謀士重提舊事,建議他收縮防線,放棄昆明,退守羊苴咩城,讓閩人重蹈當年的唐軍的覆轍。高季成正在曲靖兵敗的噩耗中驚魂不定,聽到這話,不覺心動。雖有不舍,但為小命找想,還是果斷逃命為上。

  “溜得好快!”當郭崇嶽馬不停蹄地趕到昆明城下時,卻發現早已是人去城空,不過狼狽逃竄的高氏軍隊跑得太過匆忙,竟然連糧食都沒全帶走就溜之大吉。其實也不怪高季成心不細,只是危險來得太快,比起糧食,家族寶庫裡那麽多稀世珍寶更值錢,一向精於算計的高季成當然明白如何取舍。起碼在他看來,這是正確的。

  “大帥,咱們是馬上就出發,還是稍作休整後再出發。”郭崇嶽習慣了植廷曉窮凶極惡,追打殘寇的追擊作風。

  “出發?出發去哪兒?”植廷曉怪異地問道。

  “當然是去羊苴咩城啦。”郭崇嶽疑惑地問道。

  “呵呵,我們要是打下了羊苴咩城,那閩王來幹什麽?如今羊苴咩城已成甕中之鱉,還是把勝利讓給大王吧。”

  “原來如此。”郭崇嶽對植廷曉的話深信不疑。

  不料,植廷曉撲哧笑道:“傻子, 你還真信。你也不想想,這裡是高氏的老巢他為什麽家當都沒收拾乾淨就跑了。他就是想爭取時間,集中兵力。我們進軍太快,佔了昆明,已經有孤軍深入的危險。若再繼續進兵,一路上對地形不熟悉,很容易遭到埋伏,那可就功虧一簣。用兵還是謹慎為上,等大王的大軍一到,咱們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合圍羊苴咩城,才有勝算。”

  “那,那我們現在幹什麽。”連打勝仗後的郭崇嶽興致正高,一聽沒仗可打,還頗有些失望。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現在要做的是為將來的勝利做好準備。”植廷曉安慰道:“咱們先得鞏固昆明、曲靖等已有的城池,迎接大王大軍入滇,一面探聽羊苴咩城的虛實,弄清地形路線和兵民情況。甚至,還應該派個降臣去羊苴咩勸降。”

  “勸降?”郭崇嶽半信半疑道:“大理人會投降?我怎麽這麽不信呢?”

  “呵呵。”植廷曉笑道:“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所謂先禮後兵,他們要是識趣,就是百姓之福,國家之幸。也是不識時務,那就只有戰歌軍勳,血流成河。”

  說完,植廷曉就策馬領兵進了昆明城,安撫百姓的同時,向後方的閩王王繼汐派出使者,通報一切。

  “本王果然沒認錯人,植廷曉真是將才,老當益壯。”植廷曉進兵速度之快大出王繼汐的意料,收到軍報後,不住地跨讚道。

  他這一讚,虎大威,林仁肇等手底下一乾將領並不服氣,個個攘臂請戰。

  “好,就看誰是攻克羊苴咩城的第一攻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