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閩國霸業》第3章、起兵平叛
  在王繼汐的謀劃下,汀州馬場、鐵鋪、錢莊、茶園、校場、屯田所都熱火朝天的展開。汀州由原先的破敗漸漸開始出現興旺發達的場景。汀州原來的官吏對王繼汐的這些施政,開始都極度反感,覺得是有違禮法,與民爭利。但隨著事情進展的順利,府庫漸漸富裕,他們的俸祿也第一次有了提升,這才讓他們更加興奮並積極地投入到這場變革。

  “大帥施政有為,深得民心,百姓感恩戴德,無以報答,聽聞老夫人今年將是六十大壽,汀州上下無不翹首期盼能給老夫人賀壽呢?”汀州長史許賀文一臉媚像地向王繼汐進言,作為官場老油條,他早就通過內外關系,打聽到王繼汐穿越後留在閩都長樂府的老娘,今年過大壽。

  “老夫人?”王繼汐初覺愕然,後來才想起,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媽還留在長樂府呢。雖然自己是穿越而來,和這個老娘沒什麽親情。可回想起當年在長樂時,隻有這個老娘無微不至地關懷自己,再懷念起以前父母的關懷,不覺淚眼迷離。

  “那就有勞許大人,代我向陛下擬一份表章,希望能讓母親大人來汀州與我母子團聚。我再寫一份家書給我的親衛小王一並帶給母親。”

  許賀文興奮地唱諾而去。一旁的黃敬暉臉色凝重地搖搖頭道:“大帥,您直接給陛下上書,這事恐怕辦不成。”

  王繼汐一向敬重自己的這個狗頭軍師,側身問道:“這是為什麽?”

  “陛下不知道也就罷了,如果陛下知道手裡還有一張牌可以牽製大帥,怎麽會輕易放手。隻怕會扣下老夫人做人質。將來若有異動,恐有不測。不如讓小王悄悄把老夫人接來汀州為上。乘著表章書信尚未寫好,還來得及。”

  沒想到,王繼汐聽後,反笑了笑,答道:“敬暉思慮周全,我所不及。不過,這事倒也不必如此小心。汀州到底是煙瘴之地,到底不如國都長樂府安逸繁華。即使陛下要扣下我的老母親,隻要我一日兵權在手,總要以貴婦禮遇。再者,我本王氏,矢志忠誠王室,絕無二心,沒有什麽異動不異動。母親在長樂府也正說明我心坦蕩。”

  這件事就此過去了。

  一些時日後,果然如黃敬暉所料,閩皇帝下詔婉言拒絕了王繼汐的要求,安慰他安心守邊,並已冊封他母親為汀國太夫人,並賞給他們家一處皇家別苑,讓汀國太夫人遷居其中,並配齊奴役伺候。

  王繼汐苦笑著對身旁的黃敬暉說道:“司馬真可謂神人。唉,只可惜,我一片赤誠以待天子。陛下,卻不信任我,用這樣的馭下之術待我。”

  黃敬暉安慰道:“大帥不必過多憂慮,當今陛下能懂馭下,也必然不會自壞長城。”

  王繼汐點了點頭後,問道:“對了,八部都尉和馬匹征集訓練得如何?”

  “已經有了兩萬人的規模,戰馬飼養生產,需要時間,現在也隻有了一千多匹。”

  “嗯!”王繼汐也明白,短時間內要看出成效,確實困難。

  正在兩人商議間,一個衛兵走了進來,抱拳行禮道:“啟稟大帥,探子來報,王延政在建州稱帝,國號大殷,實行大赦,改年號為天德,把將樂縣改為鏞州,延平鎮改為鐔州。”

  “亂臣賊子!”王繼汐聽到後,一時氣急,一把把手上的茶杯摔個粉碎。

  這個舉動反倒讓部下們有些錯愕,王延政久有不臣之心,稱帝倒也在情理之中。隻有黃敬暉,微微頷首道:“大帥急公好義,

公忠體國,實在令屬下佩服。賊子竊國,實在可恨,大帥負有方面之任,有平叛之責。理應勤王討賊,光複建州。”  原來,王繼汐想乘機吞並建州。文武大臣這才恍然大悟,趕忙隨聲附和。但也有擔心憂慮地說道:“王延政擁兵據險,隻怕不易。”

  “王師忠君討賊,人心在我,克之必然!”王繼汐義正言辭的壓下一句,再沒人敢吱聲了。

  見眾人承諾應和,王繼汐很滿意地轉身布置道:“許長史,替我向陛下請旨伐賊。敬暉,部署籌措糧秣補給。大衛,召集全軍,隨時候命。軍令如山,克期完成,不得有誤。”

  許賀文心中有些擔憂,道:“大帥勤勞王事,令人欽佩。不過,陛下未有明詔,便屯糧聚兵,怕是不妥。不如等陛下下旨之後,再行事不遲。”

  王繼汐冷冷地答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豈能遺勞君父。許長史若有不便,可不豫此事。我另找人請旨,陛下怪罪,罪在本帥一人。”

  啊,這是要把自己排擠出汀州權力圈,那還了得,許賀文趕忙請罪草書。

  在王繼汐的強力推動下,兩萬汀州軍迅速集結,湧入殷國鏞州。在這個各地將領擁兵自重,保存實力的年代,地方將領從來都不願盡全力為國家盡力。所以,王延政雖然早料到自己稱帝的舉動一定會招致討伐,但他一直以為閩軍主力會從長樂府來,所以把主力放在長樂所在的東南方向。對於汀州方面地形複雜的西南方向隻做了一般準備。

  “大帥英武,一舉破賊,大敗叛軍,進圍鏞州,克城只在旦夕之間。”許賀文仍不改自己“從善如流”的本性。

  “我久在建州服役,自然清楚閩西北的軍力。建州兵雖然頑強彪悍,但田地有限,物產不豐,難以養人,缺點在兵少。王延政顧得了東就顧不了西。必然難以全線展開,我兩萬大軍一進,就是投鞭也能斷流。”王繼汐面露得意之色,他當然知道許賀文隻是在拍他馬匹,但這個國家總要有人奉承他,不然自己的威嚴就無處展現了。何況,許賀文辦實事的才乾雖然普通,但難得一手好文采,也是絕好的秘書。

  “對了。”王繼汐側身問道:“陛下可有討賊的旨意來。”

  “大帥神算,下官來,正為此事。”許賀文從袖中抽出一份文書,正是閩皇帝命他討伐稱帝叛賊的詔書。

  “許長史,做得很好,事成之後,我一定向陛下請旨為你請功。”王繼汐看完詔書很滿意的點點頭,這回他算是名正言順了。

  “都是大帥洪福齊天,下官不是是附驥而已。不過,大帥的洪福還不止這一點,下官還給大帥帶來一個好消息。”許賀文笑嘻嘻地從另一個袖子中又掏出一封密函。

  “這是什麽?”王繼汐好奇地結果信函展開看了起來。

  “鏞州守將剛才秘密遣人交給下官一份降書,願意今晚開城投降。大帥不戰而下鏞州,真是大喜。”

  “不準!”王繼汐收起密函後,冷冷地拒絕。

  這倒讓許賀文有些意外,又有些不解,可是又不敢直接詢問。

  王繼汐見他從中奔走,倒也不忍,解釋道:“什麽鏞州,不就是原來的將樂縣城麽。難道本帥的兩萬大軍此來就為了他一座縣城而已。我之所以圍而不攻,不過是想以此為誘餌,圍城打援。鏞州雖小,隻有千余守軍,但卻是建州的南面門戶,又是部署在建州東南的殷軍主力側面的嚴重威脅。攻克這樣一座彈丸小城,與我無益,但如果嚇跑了殷軍主力龜縮到城防堅固的建州城,憑借閩西北的武夷山堅守不出,想要滅賊就曠日持久了。王延政一向好博,他欺我新兵多,又是地方軍,再加上他對我的私怨。一定會乘長樂軍主力未到,調主力來鏞州與我決戰。我以逸待勞,自有辦法辦他。”

  許賀文恍然大悟,作揖稱讚道:“下官無能,差點誤了大帥的大事,下官有罪。”

  王繼汐將密函退給許賀文道:“長史不懂軍事,不明白也正常,不用自責。不過,勸降敵將到底是大功一件,隻是現在不宜聲張。你先與降將討價還價,拖他一時片刻。等本帥的命令就是了。”

  “大帥用兵如神,下官佩服。”許賀文領過書信就此退了下去,心下對這個年輕的將軍又敬畏了幾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