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閩國霸業》第146章、中原易主
  迢迢江水向東流,輕輕漁風任飄搖,黛色河山無限好,只是黃昏無人賞。

  “加上宋軍的降兵和我們的人,足有快上百萬人。這麽多大軍,要如何處置呀?我們也沒有那麽多的糧食可養他們呀。”閩王帳下的軍需官在軍事會議上抱怨道。

  “這個問題,本王也考慮過。養兵百萬,對老百姓來說卻是負擔太過沉重。”閩王轉頭對負責整編的部下說道:“不論是原來的閩軍還是新降的宋兵,自今以後都是本王的部下,這句話本王在當日三軍面前說過。本王一諾千金,爾等不可令我失信於人。將全軍將士重新編練,將健壯的精兵、強兵、老兵留下。剩下的士兵改編成駐屯邊軍,駐扎在北方和西北方的邊界上。近年來國家連年內戰,邊境空虛,屢屢為外敵所侵。有他們在邊界上一邊屯墾打糧,一邊練兵守邊,自給自足,自立自強,本王也就放心了。但是,追隨本王起兵的上將軍們他們的兵團編制不變。聽明白了嗎?”

  “末將明白!”部將俯首應承。

  “那好,你馬上去安排。三天之內就要大致整編完成。”閩王點點頭後說道:“本王已經派許賀文去柴克宏軍中去了,讓他和黑雲軍一道先去汴梁安排朝廷整肅的事。事不宜遲,所以,三天后無論完沒完成,本王都要率大軍南下,進入汴梁。即使有什麽瑕疵,就留待日後在彌補吧。各部將士都要做好準備。”

  “遵命。”眾將一體拱手承命。

  正在閩王與眾將議事正歡的時候,忽然守衛在帳外的衛兵掀開帳幕稟報道:“啟稟大王,有汴梁的使者求見大王。”

  “汴梁使者,快傳他進來。”一聽是京城來信,王繼汐頗為興奮,進入汴梁,他就成了天下之主,多年南北轉戰的勞苦夙願終於要達成了。

  “是。”

  但進入閩王眼界的不是他所期待的報喜的使者,而是一身白衣。

  “你是誰的使者?你為誰服喪?難道是本王的黑雲將軍還是本王的禮部尚書?”王繼汐大驚,他的第一反應是柴克宏或是許賀文不在了,這兩人都是自己的心腹愛將、重臣,缺一不可。

  “大王,我是東平郡王的使者。”使者哭喪著臉答道。

  “東平郡王?”王繼汐略一思忖,這才想起道:“徐州節度使李筱麽?他怎麽了?”聽到不是柴克宏或是許賀文,他懸著的心這才稍稍安心,但表面上還是裝出很著急的樣子。

  “陛下,陛下駕崩了!”說完,使者便伏地嗚嗚的痛苦起來。

  “陛下駕崩?哪個陛下?”閩王錯愕道。

  “自然是大周皇帝啦。”

  “大周皇帝。”這回閩王真是急了,他是打著匡扶周室的旗號伐宋的,如今城還沒進,人就先死了,這哪裡了得,急忙問道:“到底,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你快給本王說清楚。”

  “是,大王。”使者抽泣著抬起頭說道:“陛下本就年幼體弱,又被趙匡胤拘禁,備受折磨,落下重病。不日前已經駕崩,追隨先帝而去了。東平郡王不敢瞞報,就趕快派小的呈報大王。大王是復國第一名臣,是我大周朝的擎天一柱。陛下駕崩,後事還需大王主持才是。”

  “看來,三天本王都待不了。”王繼汐知道天子駕崩,海內不穩,確實是需要穩定人心,他已經不能再在澶淵折騰,豁然站起朗聲對眾將命道:“諸將仍按計劃行事,只是禦林軍暫時不動,本王要率他們馬上進京。其余將士一待休整改編完畢,

即從我命,奔赴汴梁。”  “遵命。”

  最高統帥下了命令,軍隊馬上就行動了起來。王繼汐不等收拾完備就領軍急匆匆地南下。

  一夜風馳電掣,很快閩王的軍旗就在漸漸靠近中原帝都汴梁城。

  早有前導的傳令騎兵把這個消息傳到汴梁城。守城的李筱以及被派來京城辦事的許賀文領著朝中的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列隊在城外迎候閩王。

  “黑雲將軍呢?”閩王不解地問道。

  “柴將軍正守衛在皇城中為先帝守靈。”許賀文拱手答道。

  “好吧。”閩王急著要去靈前,也就顧不得多少囉嗦,寒暄一陣,就拍馬進宮。

  但見宮中白幡旗漫天招展,四周哀聲遍野。閩王心中一動,也不覺為這種氣氛所感染。這個小太子,當年在淮南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卻留給他很深刻的印象。如果不是生在這亂世,他或許真有可能成為一代英主。可惜,歷史沒有或許。

  想到這,王繼汐不覺淚奔,雖然多少有些做作的意思,還是一頭扎在小皇帝的靈柩和牌位前放聲大哭了起來。

  不想,他哭聲一響,四面就湧出許多將校。

  兵變?閩王百戰沙場,何等機警,一下顧不得在做作的假哭,拔出佩劍,呼喊左右。

  不想,湧上來的將士齊刷刷地跪倒在地,紛紛向閩王行禮。

  王繼汐這下有些懵了,他電目一掃,發現這群將士的帶頭人竟然是自己的心腹愛將黑雲將軍柴克宏。不久隨後趕來的李筱、許賀文連同一直陪在身邊的南宮灝也齊刷刷地跪倒。

  “你,你們,到底想要幹什麽?”見到都是多年追隨自己南征北戰的將士和親信老臣,應該不是兵變,沒有危險,王繼汐就緩緩收劍入鞘。

  “先帝不幸,為賊所害,早棄天下臣民。如今天下無主,將士臣民惶惶不知所歸,此誠國家生死存亡之秋也。然則,我大周太祖、世宗血脈單薄,先帝衝齡踐祚,未及大婚便罹難薨逝。大周一脈由此絕嗣。但禾苗林木不可一日無光,天下亦不可一日無主。大王披堅執銳,掃蕩群雄,匡扶周室,是我大周第一功臣。允文允武,德昭日月,名垂千古。萬望大王以蒼生念,早登大寶,以遂臣民之願。”

  身為禮官的許賀文領頭,講了一番勸進的套話後,在場的文武百官也一同山呼道:“萬望大王以蒼生念,早登大寶,以遂臣民之願。”

  原來,他們也要來一出黃袍加身。王繼汐面無表情, 心裡卻是一陣竊喜,但還是感到有欠妥之處道:“先帝駕崩,本王悲痛欲絕,何敢乃爾。再者,先帝屍骨未寒,本王就登基稱帝,恐為不妥,稱帝一事,還是日後再議吧。”

  “大王,此言差矣。”許賀文挺身道:“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孟子曰社稷為重君為輕。大王悲天憫人,不願違背人情,然則其奈天下何,其奈萬民何。自古為江山社稷計,柩前繼位乃為常事。而今內有沙陀禍亂河東,外有契丹虎視北疆。若無大王運籌乾坤,何以安定四海。還請大王強忍悲痛,為江山萬民計,克日承繼大統。如果大位久虛,人心失望,將士離德,再複收拾,誠實難矣。”

  許賀文小詞組織得一套套的,眾人自然是沒話說,王繼汐自然也無言以駁。這群老臣子擁戴自己的誠意,王繼汐並不會懷疑,但李筱和朝裡這些文武大臣們的心思,他就不確定。於是,閩王默不作聲而是掃視一番這群人。

  閩王的用意,眾人心照不宣,李筱領著朝中一群文武道:“許尚書所言,亦是臣等所願。當今之世非大王無以安天下。何況,先帝駕崩,古來都由後繼之主主持喪儀,大王若不踐祚,先帝於地下亦不自安。臣等伏請大王順天應人,早定大位。”

  說完,眾人伏地跪拜了起來。

  看來,許賀文已經收拾好汴梁的人心了,這下王繼汐才放下心來,看來這皇帝,自己是當定了。於是開口道:“既然如此,本王明白了。今日本王就暫代主君,為先帝發喪吧。”

  自此,中原易主,天下風雲突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