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閩國霸業》第124章、北漢使者
  烈火燎原風不止,暴雨落花夜未明。烏雲散盡朝暉下,才知人間四月天。

  “什麽?這怎麽可能?”聽說自己主動匯報反而要砍自己頭,虎大威是睜大眼珠子也不信。

  “大王給您的命令是什麽?”南雲霽反問道。

  “攻取潞州,平定晉南!”虎大威不解地答道。

  “其中可否提及北漢?”

  “這個。”虎大威摸摸下巴,努力回想了一會後,老實地答道:“似乎沒有。命令很簡單,就是讓我攻打潞州。”

  “那麽,命令變了嗎?”

  虎大威聽出了南雲霽話中的詭異,興奮地承認道:“不曾。”

  “既然命令不曾變,也未提及北漢。那遇到北漢軍為什麽要折返。戰機轉眼即逝,如果我們坐視北漢軍攻破潞州,他是統一了河東,卻截斷了河北和關中的聯系。這豈不是更加壞了大王的大計。”南雲霽一針見血地解釋道。

  “你說得有理。可是。”虎大威還是搖搖頭道:“北漢是應大王之約而來,河東又是大王應許之地,如今大業未定,中原尚在宋人之手,我們就背盟襲擊北漢軍。只怕世人為指責大王背信棄義,那不是打大王的臉麽。再說,就算如你所說,讓北漢得了潞州,平了潞州。兩國即是盟國,又豈能截斷我們同關中和本土的聯系呢?”

  “糧道咽喉之地豈能扼在他人之手。尤其是北漢是何等樣國,他可自稱中原故主後漢王朝的嫡系子孫,一個河東如何滿足得了他們。要是他們背棄我們,我軍連個退路都沒有。”南雲霽臉色一邊,凝重地反問道:“再說,將軍,您認為大王此次跋山涉水,千裡迢迢,率兵棄父母之邦,遠來中原,為的是什麽?真的是為給柴家勤王保駕,光複河山嗎?”

  “當然不是,大王率軍北上,其志在奪取天下。”虎大威一口否人道。

  “那北漢國所據的河東之地是不是在天下之內?”

  “當然在天下之內。”虎大威聽出話中的深意,凝神問道:“你是說,摟草打兔子?”

  “正是。”南雲霽點點頭後說道:“北漢狼子野心,也圖謀中原,遲早也是我國的勁敵。但河東三晉之地東依太行西憑黃河,境內崇山峻嶺,自古是易守難攻之地,尤其是晉陽城,號稱難攻不落之臣。自李克用以來,後唐、後晉、後漢皆自此發跡,席卷中原。後周太祖郭威自河北進取汴梁,代漢而立,天下皆服,唯有晉陽不服。所恃者,也不過是河東民風彪悍,晉陽城高池厚而已。終周一世,即使猶如世宗皇帝這樣的曠代名君,南敗南唐,北挫契丹,連大王也不敢攖其鋒芒,雖然也曾大破北漢軍於高平,但卻始終不能攻破晉陽,破其城滅其國。但山河再險,城池再高,也需要兵馬把手。此次,北漢敗於世宗皇帝之後,元氣至今尚未恢復,再加上河東土地險峻的同時也以貧瘠聞名。搜刮國內兵員,也不過十萬之眾而已。需用兩萬多老弱守衛國境,能派出去交戰的軍馬不過是眼前圍困潞州的這七萬多人而已。我有十萬雄兵,勝負可謂一目了然。此戰,若能全殲北漢軍,而北漢國內盡是老弱,亡之必矣。不僅可以攻克晉南的潞州,甚至連北漢所佔據的晉中、晉北之地,也可一掃而定。河東三晉將盡入我閩國版圖之內。豈不是大功一件。至於將軍所言同盟一事,何足道哉。大王即使許諾,也是說滅宋以後,平分天下,如今天下未定,趙宋未滅,哪來的應許之地。縱然是背信棄義,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只要大王得了天下,後世的史書裡,只會說是北漢國主狼子野心,首開戰端,自取滅亡,我們閩國不過是迫不得已反擊而已。”  “你說得對!”南雲霽一席話說得虎大威熱血沸騰,摩拳擦掌道:“那你說吧,要怎麽乾。我全聽你的。”

  “將軍。”南雲霽正準備張口倒出心中的計劃時,軍中探馬飛馳而來。

  “大將軍!”探馬抱拳道:“北漢國主遣使而來,要與大將軍河東戰事。”

  “來得正好!命軍中禮官善加對待使者,先款待飲食。”南雲霽面露喜色道:“你傳令下去,大軍駐扎於此,命人扎下中軍營帳,再請北漢使者到帳中議事。”

  “得令!”探馬看到虎大威默許地神情後,抱拳領命下去。

  “大將軍,咱們就如此這般。”南雲霽附耳上前,低聲將計劃全盤告訴了虎大威。

  “很好,就按你說得辦。”虎大威聽後喜笑顏開地答應下來。

  虎賁軍中,中軍營帳扎了下來,虎大威召集軍中眾將迎接北漢使者,自己端坐在中軍帥座上,倒也各位隆重。

  北漢使者風塵仆仆而來,本已饑渴難耐,勞累疲倦已極,見到禮官笑臉相迎,又奉上酒食,心情一下大好。中軍立下營帳後,虎大威著令高級將校高規格迎接他,這麽大的排場,更是讓他受寵若驚。

  “上使遠道而來,一路辛苦,快請上座。”一見使者進來,虎大威立馬從帥座上站了起來,把他迎到右手上位後,才回到座位後。

  “謝大帥!”使者滿意地拱手謝道,他隱隱感到,自己之所以能如此受重視,一定是北漢大軍的威力所致,一下自信心就上來了。

  一陣寒暄後,虎大威問道:“上使此來,所為何事。”

  “我大漢皇帝應閩王之請,發兵進討潞州,特來向大將軍以及閩王曉諭聖意。”使者儼然以大國上使的姿態擺開架勢,憑著先前虎大威的謙恭,他也有信心這麽做。再說,北漢國主稱帝,閩國國主稱王,皇帝自然在國王之上,他這麽說倒也合情合理。

  “原來如此。”

  “那將軍率軍此來,又是所謂何事。”使者開始執行自己的真實任務,打探閩國虛實,勸阻閩軍西進,他鎮靜地問道:“莫非也是為潞州而來。大將軍,河東本就是我漢國之地,早先皇帝陛下也已與閩王立約定盟,將包括潞州在內的河東之地盡歸我國所有。我國傾國而來,對潞州志在必得,不僅憑我一軍之力足可下潞州,就是抗拒外敵, 也是綽綽有余,還望將軍識時務為俊傑,才好。”

  聽完使者的夾槍帶棍的威脅,在場眾將各個氣憤已極,面露怒色,甚至有人按劍待拔,仿佛只要主帥一聲令下就要將眼前這個狂妄之徒剁成肉醬。這種爆烈的脾氣其實也傳自虎大威,因為他所愛重和提拔的,有許多都是有血性的漢子。

  哪知,平日裡一言不合就開打的虎大威耐心聽完後,和顏悅色地答道:“上者誤會了,大王命我來此,不過是要守住邊境,防止宋軍襲擾而已。漢閩既然已經結盟。漢之有潞州,就是閩之有潞州。出發前大王對我等早有訓示,兩國情同父子,我朝先帝時就曾遣使朝見過尚建都汴梁的大漢皇帝,定下臣屬之盟,如果漢皇帝有詔,我軍願佐助王師攻克潞州,若皇帝無此意,就此劃定邊境,我為漢皇帝守東境,阻止宋朝禁軍西援。”

  “如此甚好!”使者滿意地點點頭。

  “邊境之地,物產貧乏,招待不周,再者軍情緊急,為免耽誤軍機,我就不敢強留上使。上使要去見我家大王的話,我派兵護送。”

  “如此甚好!”眼見一切順利,使者也不知如何作答,只能重複著如此甚好四個字而已。

  走之前,虎大威又在帳中為使者擺下宴席,一陣酒酣耳熱後,才送使者出發。席間,只見北漢使者瞧瞧對身旁的從人耳語幾句,從人就出去上馬向西朝著潞州方向飛奔而去。

  南雲霽見到這一幕後,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雖然使者是向東到河北找閩王,但他已把閩軍無意潞州的軍情傳遞給了北漢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