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閩國霸業》第92章、北風迅猛
  春花如月隨風散,淒風苦雨瀝秋冥,半邊星晨半邊雲,黃雀今朝為誰鳴。

  CD城內,閩王王繼汐在正在把玩一件玩物。這是閩軍滅蜀後,士兵們領了閩王的旨意前去收拾東西,得了一樣奇特的寶物,乃是七寶裝成,精美無比。士兵們見了,十分詫異,不敢隱瞞,取回呈覽。

  “這到底是個什麽東西,這般的華麗。”王繼汐也覺得稀奇。

  “聽宮人說,好像是。”士兵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說道:“是孟昶的溺器。”

  “溺器?”王繼汐大吃一驚道:“溺器要用七寶裝成,卻用什麽東西貯食呢?奢靡至此,孟昶安得不亡!把他打碎了吧。”

  士兵們不敢言語。

  正巧這時,南宮灝進宮議事,見到此情此景,笑道:“奢靡未必亡國,大王這樣想孟昶就把孟昶想簡單了。”

  “奢靡不亡國?”王繼汐問道。

  “今天是孟昶花蕊夫人奉詔東去金陵。大王不去一送麽?”南宮灝避而不答道。

  “一介降虜,送他做什麽?”這種場合,多是令受降者感到難堪的時候,王繼汐一向不願太過欺人。

  “呵呵,大王不送,自然有人送。”南宮灝還是直接要強道:“大王還是隨在下去瞧上一瞧。”

  王繼汐本想拒絕,可轉念一想,她在其中,不覺心中一動,又見南宮灝如此神秘,就順水推舟地說道:“好吧。”

  然而,一行人才離宮中,就見街頭人頭攢動,到了渡口更是盛況空前。但見CD有數萬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為他送行,人們哭送著,男女老少沿江護送,其中哭得慟絕者數百人,他們是來送孟昶的。遠遠望見,孟昶也掩面痛哭,老百姓一路相送,達數百公裡,其場面十分感人。

  “為什麽?為什麽?”王繼汐啞然無語,一臉震撼地問道:“這樣一個奢侈昏庸的君王,為什麽有這麽多人擁戴他呢?”

  “因為。”南宮灝撚須道:“他是個好人。”

  “好人?”

  “有一首詞,不知道大王是否聽說過?”

  “什麽詞?”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

  “這是?”

  “這正是孟昶親政後向地方州縣頒布的戒石銘。”南宮灝說道:“孟昶為人善良,對待百姓也算寬和。這在軍閥混戰,荼毒百姓的四川可謂難得一見。他也不全是無能,如果不是他,這蜀中如何有數十年的太平。”

  王繼汐默然良久不語。

  南宮灝接著說道:“天子富有四海,以天下養,生活奢靡理所當然。簡樸是裝給天下看的,因為皇帝總要別人節省一點,他才好多拿一點。”

  這句話說得閩王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感覺是被諷刺到了。可南宮灝卻佯作不見,接著說道:“至於昏庸,那要看遇到誰了。漢唐諸君,除了開國之君和一兩個中興之主,哪個不是昏庸之君。可他們不照樣善始善終。因為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可惜,孟昶命不好,遇到大王這樣英明神武的君王。這才是他亡國的根本呀。”

  這一句話,顯然在講道理的同時,也是狠狠地拍了王繼汐的馬屁,閩王自然也是受用的,微微一笑,話鋒一轉,歎道:“如果當年在淮南兵敗,我被那個人生擒,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福氣,會有我的百姓,這樣哭著送我。”

  王繼汐所說的淮南兵敗,指的是當年後周世宗南下淮南十四州,

與閩軍交戰,閩軍戰不利,被迫向後周稱臣。  “呵呵。”南宮灝撚須笑道:“我看,大王還是不要有這樣的福氣為好。”

  兩人相視一笑,談笑風生。

  正在君臣聊得火熱時,許賀文和錢淑一臉陰沉地找到了他們。

  “賀文,你怎麽看起來不太開心呢?”王繼汐心情還不錯。

  “中原生變了。”許賀文語氣沉重地說道。

  “怎麽回事?”南宮灝心中咯噔一下,仿佛是心中最不好的預感發生了。

  “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回師汴梁,篡周建宋。”

  接著,錢淑走上前去,附耳低語,將事情的經過簡要地告訴了王繼汐。

  “什麽!”王繼汐心下一下就拔涼了,大宋王朝,他就是再無知,也是耳聞過的,一種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同當年在壽州城內,向趙匡胤一跪的心情一樣,驚慌失措。

  南宮灝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當初自己就曾設計想陷害趙匡胤,可惜,動手太晚,力量太弱,計劃失敗,趙匡胤早已緊握大周王朝的軍權,鐵血戰功打下的權威,早已不是一陣口舌之風可以撼動的。注定只有以鐵血對鐵血,通過刀光劍影的硬拚才能消滅的對手。

  “大王,現在不是慌的時候。”南宮灝馬上恢復了鎮靜,轉身拱手道:“應當馬上召集眾將,以圖應對。”

  “應對?”王繼汐仍然在慌亂中,不知所以。

  “南宮大人說得對。”許賀文拱手道:“唐亡以來,中原王朝更替,總是多事之秋。趙氏初立,人心不服,尤其是周朝舊臣更是離心離德。再加上契丹和北漢的覬覦,汴梁未必太平。不過,趙匡胤久掌禁軍,虎威震於中原。若假以時日,禁軍掃蕩中原,鞏固新朝,咱們或許就沒機會了。”

  “不僅如此。”南宮灝接著說道:“滁州一戰,我觀趙匡胤此人,征戰善戰,且心中有大志,有平定天下的偉略,只怕比世宗皇帝還要英武幾分。如今如果我們不乘趙宋初立,他日,必然遭到他的反攻。到時,怕就要應了大王今日戲言,步孟昶的後塵。”

  “對,對。”王繼汐當然知道趙匡胤將來會幹什麽,更加認同,可是心中仍然有所顧忌,問道:“北兵凶悍,非南朝可比。尤其是騎兵,數量之多,之強,原非我們的騎兵可比。當年淮南一戰,你我都是吃了虧的。這樣硬拚有勝算嗎?”

  “現在沒勝算,將來就更沒勝算了。”南宮灝意志堅定地說道:“中原最強的禁軍雖在趙匡胤手中, 但自先唐以來,中原藩鎮割據,並非汴梁可傳檄可定的。相州的魏王符彥卿,徐州的東平郡王李筠,長安的西平郡王慕容延釗,同大王一樣,都是世宗皇帝欽命的托孤輔國五虎上將,五大臣,也都各有自己的底盤和軍隊。其實心中也對皇位有覬覦,只是礙於柴氏禁軍的天威和各路間的猜忌,不敢先發,成了眾矢之的。如今大周朝完了,他們沒有了道義上的報復,豈能不乘機發難。更何況,北漢和契丹,也未必就做壁上觀。北漢素有復國之志,契丹丟了燕雲十六州中的兩州,心中早就報復之意。大王如果能善加聯絡利用,中原大有可為。”

  “你說得有道理。”經過南宮灝的分析,王繼汐這才恢復了往日的雄風,轉過頭問錢淑道:“愛妃,影劍閣的人可有消息傳來。中原的那些大周舊臣,尤其是那三大強藩,到底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是!”錢淑很早以前就受命派人潛入中原探聽消息,今天兵變的消息,也是影劍閣的人先帶到閩國的,至於各地藩鎮的消息,她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的,拱手道:“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封官許願,大赦天下,傳檄四方,安撫舊臣。對各地藩鎮也是大加拉攏收買。目前中原各地的藩鎮已紛紛表示,願意舍周奉宋。”

  “什麽?”這一下,王繼汐的小心肝又被嚇了一跳,感覺似乎是自己小看了趙匡胤和禁軍在中原的影響力。

  但南宮灝卻依舊信心滿滿地繼續問道:“王妃,那那三個強藩呢?什麽態度。尤其是徐州的東平郡王李筠,他是個什麽態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