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新木匠皇帝》第58章 皇帝借錢
  百官覺的朱由校說的話就像放屁,根本沒有作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的覺悟,明明說好七天一次早朝了,這還沒過兩天,就又來通知說要開什麽緊急朝會。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眾大臣難道還能賴在家裡不來,周朝瑞就是個前車之鑒,不僅斯文掃地,聽大夫說沒個幾個月下不了床,就是傷好了恐怕也會留下後遺症,至於是什麽後遺症,就不為外人道也了。

  至於張修德早就被人遺忘到犄角旮旯裡去了,就算是在一個衙門裡當值的同僚也好幾天沒見到這個人了,晝伏夜出,根本碰不到。

  百官排著隊進了皇極殿,朱由校已經坐在龍椅上了,左邊站著王安,右邊站著魏忠賢,臉色緊繃著,讓人看不出喜怒。

  “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山呼萬歲。

  “平身吧。”朱由校繼續不動神色,“李愛卿,你把國庫的情況和各位愛卿講講。”

  殿中的東林黨大臣聽完李汝華的奏折,臉上倒是一臉愁苦思索的模樣,心裡早就樂開了花,要不是被小皇帝打了個猝手不及,這京營還能讓小皇帝裁了去,現在你看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們這些正人君子管著京營的時候哪來這麽多事。

  要說這皇帝就該老老實實的躲在后宮造小人,這種天下大事還是讓我們這些“正人君子來操心好了。”

  大學生劉一璟認為這是個好時機,你看以前我們大臣管理這京營的時候可沒那麽多事,現在皇帝一接手國庫就快被掏空了,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當即出列道:“陛下,臣認為這銀子大可不必花在這些武夫身上,臣聽說陛下給這些武夫每月二兩銀子,夥食也是頓頓有肉,臣以為陛下優待武夫過甚。”

  左光鬥也出列說道:“陛下,這些武夫粗鄙不堪,只有拖著他們軍餉,餓著他們的肚子,才能讓他們生不出事來,戚繼光當年在浙江時,糧餉一直拖欠,手下的士卒也是吃不飽,還不是把倭寇打個大敗,由此可見想打勝仗只需要個好將領就行,和這些武夫關系不大。

  楊漣也出列奏道:“陛下,左大人所言甚是,現在剛開始還好,要是時間一長這些士卒動了什麽心思,管理新軍之人又無甚家將,這可怎麽壓彈的住,這京營就在京城中,還望陛下重視,另外臣還認為那什麽烈士陵園也可以停一停,此事耗費甚大,還是等國庫寬裕了再動工不遲。”

  這劉一璟這幫人什麽心思,朱由校心裡跟個明鏡似的,但這幫人的邏輯簡直是神了,當兵的要餓著,這樣他們就沒有力氣生事了,嗯,很有道理,但願老奴的八旗打過來的時候,你們還能這麽理直氣壯。

  難怪明末的軍隊簡直像灘爛泥,被這些大臣們這樣搞,對於後世記載的明軍戰鬥力也就不奇怪了,誰會餓著肚子,去和建奴拚命。

  朱由校冷冷的看了劉一璟一眼,說道:“劉一璟,你這話,朕可不敢苟同,士兵們吃不飽,拿不到軍餉,誰還會真的為朕賣命,到時候去遼東和建奴拚殺的是你劉一璟,還是你左光鬥,或者你楊漣呢,還有你們說朕優待士卒過甚,哼,朕看是大明優待你們這些讀書人才太過了,考中個秀才就能免除賦稅,還有土地來投獻……”

  朱由校還想說下去,就被打斷了,“陛下慎言,優待讀書人是祖宗之法。”有好幾個東林黨跪下說道。

  朱由校今天的目的也不是來和這幫人扯皮,被這些人搞的煩了,揮了揮手,

轉了個話題,說道:“朕今天叫你們來不是說這事的,如今大明是時局艱難,西邊是天災不斷,遼東還有建奴作亂,現在正是我們君臣同舟共濟之時,所以朕想和各位愛卿借點銀子,等大明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時期,朕再加倍還給各位愛卿,如何?”  內閣首輔方從哲、內閣兩個大學時劉一璟和韓曠都是保持沉默,看到文官的大佬保持沉默,就算有一小部分想借朱由校銀子的官員也不敢開口,當然絕大部分的官員是一副看戲的心態,這大明江山是你朱家的,關我什麽事,大不了到時換個主子,繼續我的當官,至於這銀子,想都不用想。

  魏忠賢見下面的大臣都不說話,怕朱由校尷尬,主動說道:“陛下,奴婢這麽多年也沒攢下什麽身家,只有一萬兩獻給陛下。”

  旁邊的王安也反應過來,底下的那些大臣倒是不用管,可自己是皇帝的家奴,現在主子有求,自己怎麽就沒想到做個表率呢,急忙道:“陛下,奴婢也有五萬兩獻給陛下。”

  你看看,關鍵時候還是太監靠譜,明明朕說的是借,這兩個家夥直接改成獻了,朱由校大笑道:“好,好,朕就先笑納了,放心,朕也不是白要,以後會還給你們的。”

  方從哲也算了解上面這位的脾氣,雖然在笑,眼神是說不出的陰狠,自己作為內閣首輔,再不表態的話,說不定這火會燒到自己身上,但剛想開口就被人搶先了。

  “陛下,臣一家世受國恩,無以回報,現在大明風雨飄搖,臣願捐出十萬兩助陛下渡過難關。”英國公張維賢出列道。

  方從哲哪敢再猶豫,急忙道:“陛下,臣家中也算小有積蓄,臣也願捐十萬兩給陛下以資國用。”

  成國公朱純也不甘人後,出列道:“陛下,臣家也累受國恩,臣也願捐十萬兩。”

  看到方從哲、張維賢、朱純臣紛紛表態認捐,底下的浙黨、楚黨之類的是你三千我一千的這樣認捐,武官勳貴倒是捐的多一點,最少的都捐了一萬兩,不一會就湊到了二百萬兩。

  雖然這些錢在朱由校看來不過是這麽家夥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的身家,但至少比朱由檢那個時候朝堂完全被東林黨把控,隻湊出來二十萬兩好看不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