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 那麽天有多高?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裡。
想從居於三十三天外的聖人身上刮下一層油,留下人族氣運。寧采臣還差得很遠很遠。
即使只是對話,夠不上之前,聖人也不會理解,更不論留下氣運了。
聖人不缺法力,不缺道行,不在意萬物之死……
但是氣運……
氣運之爭,都可打破山河。正如先賢莊周所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寧采臣唯一的希望便在於追上聖人,以口說服了吧?畢竟聖人已經不死了。
陽春三月,鶯飛燕回,正是江南好時光。
官道兩旁,只見綠柳如水,青草如煙,佛光之雨清洗下的杭州,讓人心曠神怡,恍惚間再現了人間天堂,江南勝景。
田埂壟間,盡是彎腰弓背的農夫在忙碌著,一年之計在於春。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大瘟打斷了農人的農活,此時農人們不得不加倍努力,把這耽誤的時光追補回來。
就是寧采臣也不得不回來,打斷了他去府學借書的計劃。
打斷了的農計,寧母焦急萬分。
“母親,咱家有牛,不用太過擔心。”為了不讓寧母太過勞累,寧采臣不得不看著她。
否則寧母肯定是要親自下地的。畢竟他們親脫貧還不到一年,寧母還不習慣富貴人的悠閑生活。
就比如現在,寧采臣與她喝起功夫茶,她便不安的很,手與腳總覺得放哪兒也不合適。
“臣兒,即使咱們有牛。這耽誤了農時,今年的收成肯定是要受影響的。”寧母擔心道。
這種事他幫不上忙,無論是城裡人,還是五谷不分的讀書人,這誤了農時的補救之法,可不是隨口便能說出來的。
“母親,那今年的租子就相應減免一些吧。”
寧母與無數的小市民一樣,一邊自然是同情佃戶的日子,一邊卻同樣心疼自己的利益。
寧采臣為她倒上一杯茶道:“母親,咱家還有處書局,這地裡的出產本就不是那麽重要。即使全免了,也餓不到咱們。”
寧母雖然舍不得那租子,但是她畢竟也是從那日子過來的,心中還有著份同病相憐,有著份本善。“好吧!為娘聽你的。”
自己想行善,卻以兒子為借口。寧采臣笑了笑,把茶給她。
寧母有了借口,也不再心疼。怎麽說這家業也是兒子賺下的。自己隨便用了,難免心疼。兒子卻不同,因為這本是他的。
心中放下個大包袱,寧母也不再嚷著去地裡勞作。
她想去勞作,本就是為了減低損失,自家的、佃戶的。雖然即使有她參加,也減低不了多少,寧采臣家牛、耕犁、水車……只要是可以用上的工具,一個不少,純人力,還是個婦道人家,又如何比得上這些工具,但至少這是她的心意,也是她認為她僅有的。
現在寧采臣開口減免租子,她在替兒子心疼一番後,也就同意了。
如果不是這場大瘟,寧采臣本是打算今年開春挖水渠的。當然這只是為了澆灌莊稼之用。
一般穿越者會做的挖水塘養書,
他發現他做不了,不,應該是不用養。 這裡的河水裡,用竹槍都能插上魚來。
魚多的都能從水裡跳出來,哪還用養,浪費那糧食精力做什麽?一不小心,這才子便成了傻子。
寧采臣留下寧母喝茶,一個人去看書。
而寧母哪閑得住,寧采臣前腳離開,後腳她便燒水,喂雞喂豬什麽的。
為了寧母有事可做,寧采臣可是買了三十隻雞,三頭大母豬。而飼料也是買的豆腐張的豆渣子,每天都由他送來。
這豆渣子可以做豆餅,不過宋人生活水平不錯,這吃起來有如硬紙的豆餅,銷路一直都不好。寧采臣要買,還省了他一道工序,自然樂意送來。
寧母忙活起來,寧采臣只是一笑,沒有乾預。這不是他不孝,更不是他在乎那麽點小錢,而是勞動之人是閑不住的,閑下來反而會病了,這是後世無數實例證明了的。
當然他也不是一點兒私心沒有。寧采臣也不知寧母是怎麽想的,當她知道白氏醫館是一對姐妹的產業後,竟然一個人獨自跑了過去,圍著白素貞便打轉。回來後便說:“官家小姐,臣兒啊!你要努力了啊!”
當時驚的寧采臣差點沒穿桌子底下。
因為寧采臣與許仙一樣, 同樣是怕蛇的。只是沒有許仙那麽嚴重。
他與小青初遇時,可也同樣是嚇得動彈不得。
有了浩然正氣,他有膽量對抗妖魔,但這不等於他同樣可以與蛇相愛。隻想想,他便身體發毛。
這一點,他是佩服許仙的。
等等,不對。他似乎曾經想過用“人生若隻如初見”泡美眉,白素貞絕對稱得上美女。
白素貞人美,會法術,又知道心疼人……
這絕對是賢妻良母型,與寧采臣更是絕配,但是寧采臣從始到終都沒打過白素貞的主意,反而一意搓和他們……
這會不會就是叫“恐懼壓製了本能”?什麽他們結合必須要經過自己,說不得也只是這怕蛇的一種具體表相。只是一般人害怕會選擇躲,而他卻是貼近了解掌控。就像對那些妖魔鬼怪一樣。
因怕而去了解的人啊!真是說不出是叫自私,還是一種病症了。
跟在寧采臣身邊是夏侯劍。
自從他病好轉以來,便一直跟著寧采臣。右手的綁帶掛在脖子上,也不願意離開。
裝13太過了啊!
他只是了解宋朝人的文化水平很高,卻忘了這眼界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後世小說中的人物。什麽無情劍、魔劍,那是什麽?這不是壞的嗎?怎麽也會成為劍道?
他不明白,真的不明白。所以他要跟著寧采臣,跟著寧采臣學習學問,直到他能明白為止。
前面都明白不了,後面他更是不抱希望。王劍、佛劍、天子劍,他沒有共鳴,不像是他需要的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