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鎮墓獸》第16章 帝國的葬禮
  第七宮,便是鎮墓獸的操控。

這基本上可視為馴獸過程,也非常危險,稍有不慎,鎮墓獸就會反噬。古來許多學藝不精的工匠,都死於自己一手製造的鎮墓獸手中。

這一過程必須學會用“氣”,老秦說:“氣,是人體內運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氣維系人的生命,氣停則人死。氣又不只在人體內,氣的升降聚散,無不在推動宇宙萬物的變化發展。而大地中最強烈的氣,就是這龍穴的金井之氣。”

幽深的皇陵地宮,秦北洋跟隨父親練氣,先從氣沉丹田開始。他在地下禁閉過整整一年,日夜睡在金井附近,體內早已灌滿“地氣”。人的氣畢生運動不止,有人會逐漸退步,有人則會日益精進,以至一覽眾山小。秦北洋所理解的氣,還包括人的意念,雖近於玄學,但也是西洋人正在研究的東西。你的意念薄弱,氣則弱,作用到別人或者鎮墓獸上也會衰弱;你的意念強大,則氣貫長虹,對方也會對你畏懼。

操控鎮墓獸,其一為氣,其二而聲。

鎮墓獸也是有聽覺的,但必須用它能理解的話語表達。每頭鎮墓獸所能接受的語言都不同,因為鎮墓獸的魂魄與墓主人有關,每個墓主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所說的話語方言也有區別。比如歷朝歷代的官話,清朝是北京音,明朝是南京音,元朝則是蒙古語,宋朝是開封音,唐朝以上為洛陽音,再上溯秦漢又為之一變。孔子記錄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更是與如今的漢語發音大相徑庭。

終於,光緒帝的鎮墓獸變得聽話了。隻要秦海關瞪起眼睛,或高聲吼叫,它便會乖乖地回到原地,如同牲口般收攏四條腿。

第七宮後,秦北洋隻要靠近鎮墓獸,便會感覺身體異樣,食欲不振,徹夜難眠,甚至想要嘔吐。

“北洋,這個鎮墓獸,你還是少接觸。”秦海關走出地宮,在皇陵的星空下承認,“告訴你個秘密,製作鎮墓獸的秦氏族人多短命。即便沒有意外身亡,壽終正寢也不過四十歲,像我一樣活到五十歲以上的,據家譜記載已是鳳毛麟角,更絕無活到六十歲者。”

“這是我們盜竊靈石,泄露天機,深入龍穴金井的代價嗎?”

“等我死後,你要照顧好自己,但不要懈怠了工匠手藝,更要把製造鎮墓獸的傳統保留下去,直到你的子子孫孫。”

秦北洋看著光緒帝陵墓的寶城說:“若是今後沒有皇帝了呢?”

“中國絕對不可能沒有皇帝!即便沒有紫禁城裡戴皇冠的皇帝,也必會有紫禁城外不戴皇冠的皇帝!”

第二天,光緒帝的崇陵驟然停工。此後數月,秦氏父子再度閑著沒事,但根據祖上規矩,鎮墓獸沒有驗收,工匠絕不能離開,以免前功盡棄。

若秦氏家族失去傳人,就此斷絕香火宗嗣,恐怕兩千年的皇帝制度也會動搖――這是秦海關告訴兒子的秘密,並且永遠不能說出去。

距離京城兩百裡的西陵,尚未感受到山雨欲來前的狂風――中國的皇帝,真的快要沒了。

這是宣統三年,辛亥年,西歷1911年10月10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黃鶴樓下,龜蛇二山,武昌首義。轉眼間,革命之火燒遍全中國,各省紛紛宣布獨立。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發布《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

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武漢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所謂獨立,

對於清廷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於中央,斯經緯周於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2月12日,隆裕太后(她的丈夫還躺在西陵行宮的棺槨裡等待下葬呢)攜六歲皇帝溥儀,在養心殿頒發遜位詔書――距秦北洋在光緒帝陵的第一夜,距在地下密室撞見老太監的預言,未滿三年。

中華民國頒布《清室優待條例》,第五款約定“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製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製,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

於是,袁世凱派人送來了經費,崇陵的工程得以繼續。

“製獸九宮”第八宮:驗收――分為三部分,第一是堅固,第二是操控,第三是吃人。

先說這第一部分,很簡單,用刀槍劍戟各種冷兵器,攻擊鎮墓獸的裝甲表面。秦海關很好地控制住鎮墓獸,青銅與石板均未有任何損傷。陵墓監督心中歎息,若是將這個家夥,拉到跟革命黨人的戰場上去,大清未必會亡啊,至少不會如此狼狽地頃刻崩塌。

接著是操控,秦海關打開鎮墓獸的開關,怪獸的四條腿動了,氣勢如猛虎下山,地動山搖,把陵墓監督嚇得面如灰土。當鎮墓獸走到監督面前時,秦海關高聲喝住它,如同馬戲團的馴獸師,讓鎮墓獸乖乖後退。此後,鎮墓獸如同提線木偶,跟著秦海關的口令,前後左右走起隊列,貌似新軍的歐洲式操練,倒也憨態可掬。

最後“吃人”,據說漢唐之世,帝王鎮墓獸驗收時,都要丟一個死囚進去,若能迅速被鎮墓獸所殺,便說明其確有震懾盜墓賊的能力。現在使用猛獸代替活人,兵丁們推進木頭籠子,裡面赫然裝著一隻吊睛白額大虎。眾人後退用拒馬隔離,開籠放出老虎。然而,猛虎剛一咆哮,尚未近身,鎮墓獸便摘出一支雕翎箭。秦北洋聽到弓弦放開的震動聲,這一拉力在七百斤以上,達到了古代最勇猛武將的極限,利箭直扎入猛虎左眼。這可憐的猛獸怪叫一聲,還想再撲過來,鎮墓獸射出第二箭, 一箭穿心,血濺五步。

陵墓監督拍手稱讚,命人把老虎抬出去,當晚賞賜大家吃虎肉。當然,虎鞭必須留下給他泡酒,據說有壯陽之奇效。

剩下的第九宮:點睛。

其實,這是鎮墓獸的命名啟動儀式,就像成語“畫龍點睛”。

經過內務府批準,光緒帝的鎮墓獸被命名為“大羿”――帝堯時代的神射手,嫦娥的丈夫,射下九個太陽的后羿。

作為製作工匠,秦海關親手為“大羿”點睛,毛筆沾了朱紅顏料,塗上鎮墓獸的眼珠。

最後是為鎮墓獸儲藏動力。秦氏父子一起上陣,兩人輪流轉動發條,接連不斷地轉了七天七夜,這個動能經過“心髒”靈石的強化,加上地宮內金井的力量,足以讓鎮墓獸奔跑百裡,逾千年而不枯竭。

至此,大功告成。

1913年11月,在西陵梁各莊行宮停放了四年零八個月的光緒皇帝,終於下葬崇陵地宮。這年2月死去的隆裕太后,也算趕上了趟,帝後棺槨共葬一穴。珍妃則在隔壁的妃陵園入土。大清滅亡前頒布的國歌,嚴複作詞,傅侗編曲的《鞏金甌》,最後一次奏響――

鞏金甌,

承天幬,

民物欣鳧藻,

喜同袍,

清時幸遭。

真熙,

帝國蒼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秦北洋在崇陵地宮中度過了四年零六個月,這跟光緒帝在西陵行宮停屍的日子差不多久。他在地宮中留到最後,惜別守在角落的“大羿”,看著一道道墓室門被頂門石關上。這些能否保存千年萬載,鬼知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