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鎮墓獸》第2章 秦氏孤兒
  鎮墓獸在看著他。

  秦海關認得這頭獸,認得它頭頂的鹿角,認得它琉璃色的眼球。

  庚子年,小雪節氣,秋風白鹿原。

  唐朝大墓地宮,小皇子棺槨上,媳婦聲嘶力竭地慘叫。秦海關也管不了什麽火球什麽獸臉,哪怕下一秒就被活活燒死,他也要看到孩子的出生。

  不曉得是男孩女孩?他默默向彌勒佛祖、關聖大帝、天后娘娘以及這唐朝大墓裡的皇家貴胄祈禱母子平安。

  那頭獸,再次吐出一團火球,但不是來殺人的,而是幫助老秦照明,觀察女人分娩的全過程……

  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與熱量,仿佛在給這孩子的誕生打氣助威。但女人生孩子的痛,是人類痛苦的最高值。媳婦並不在乎身處地宮,也無所謂躺在唐朝的棺材板上。她哭著用山東話說:“當家的,對不住,這回俺是過不去了。俺們夫妻一場,沒給秦家留下香火,是俺的罪孽!”

  “說啥呢?媳婦,有我在,你準保沒事!”

  秦海關抓緊她的手,心裡卻追悔莫及,乾嗎一定要爬上這白鹿原?留在西安城裡哪怕風餐露宿,生孩子也會有人來照應,現在待在這荒郊野地的墳墓裡怎辦?

  忽明忽暗的琉璃火球下,媳婦張開雙腿,產道擴張到極限。老秦看到小嬰兒的腦袋了,皺巴巴的頭皮,像隻粉紅色的小老鼠,一看就是早產兒,凶多吉少。

  似乎是剛才的祈禱靈驗了,孩子全身出來了!又是鮮血又是羊水,冒著滾滾熱氣,流淌在一千兩百年前的棺槨彩繪上。

  是個男孩。

  中國幾千年來第一個在古墓裡誕生的孩子!

  秦海關遠遠來不及高興,他用牙齒咬斷臍帶,又脫下衣服包裹住孩子,放到垂死的媳婦眼前。

  嬰兒哭了,哭得如此淒慘,似乎要把棺材板底下的小皇子驚醒。

  穿越幽冥世界的哭聲,讓獸臉緩緩靠近他們。老秦根本無法阻攔,唯有聽天由命――它要吃掉這個嬰兒嗎?

  女人生孩子的“血光之災”,歷來為中國傳統所忌諱,更別說是生在唐朝小皇子棺槨上了,那可是十萬分的褻瀆,放在古代必然滿門抄斬。

  然而,這頭獸卻親了親小嬰兒的臉。

  秦海關暮地明白,這頭獸,竟饒恕了闖入地宮的這一家人。

  他大膽地奪回孩子,放到媳婦身邊。她已哭得梨花帶雨,親了親嬰兒的小臉,咂巴著嘴說:“俺的血真腥呢。孩子餓了,給他吃俺的奶水。”

  扒開媳婦的衣裳,露出一對鼓脹的,塞到嬰兒嘴裡。嬰兒吃了第一口母乳。媳婦下身還在流血,無論如何都止不住。暗紅色的血,漸漸帶走她的生命。早產兒力氣小,沒吃幾口奶水又哭了。

  眼看這孩子要不行了。老秦心急如焚,絕不能留在地宮了。他撕開幾尺布條,把自己和媳婦、孩子綁在一塊兒。站在高大的棺槨上,就能摸到地宮頂上的藻井,剛才全家滑下來的盜洞。他想捆著媳婦和孩子爬上去,但這實在太難,試了幾次徒勞無功。

  忽然,棺槨裡升起一股寒流,托著他與全家緩緩上升。屁股底下陣陣劇痛,秦海關本能地往下一看,那團琉璃火球中,有一對雪白的鹿角頂著自己。

  這頭鎮守唐朝地宮的獸,非但饒恕了這家人對棺槨的褻瀆,反而還在救他們的命哩。

  老秦拚命抓住頭頂的盜洞,幸虧是幹了一輩子的工匠,練就了了一身強健的肌肉,才硬是在黃土中摳出幾個洞眼方便抓手。

總算是離開地宮,他綁著媳婦與孩子爬進盜洞。幸好這洞並非直上直下,其中有幾個蜿蜒轉折,供他手腳並用“殺出一條血路”。  終於,秦海關的手指甲流滿鮮血,一家三口逃出生天。回到墳塚背後的地面上,他已全身虛脫地倒下,重新面對深秋的天空,仿佛從陰間冥界轉了一圈回來。

  媳婦已奄奄一息,剩下最後的體溫,緊緊摟著孩子。嬰兒在野外降生,十有八九會夭折,特別是這秋風蕭瑟的天氣,吸口氣都會凍死。

  秦海關用衣服裹緊孩子,卻發現掉出來一塊堅硬的小東西――難道是從地宮裡夾帶出來的?皇家工匠對這些物件有天生的敏感,但已來不及細看,他本能地揣在兜裡。

  但他從未松開媳婦的手,直到她聽著孩子的哭聲越發響亮,仰望鉛灰色天空上的一朵雲,眼角落下一滴滾燙的眼淚。

  她斷了氣。

  誕生在唐朝小皇子大墓裡的男孩,永遠丟失了媽媽。秦海關吧嗒吧嗒掉著眼淚,再也無法把媳婦喚醒。心跳和呼吸都沒了,身體慢慢變冷,就像這滿地墳塚裡的死人。媳婦裡還有奶水,孩子被塞到邊,本能地再吸兩口母乳,這輩子的最後一次。

  那股邪乎的狂風停了。白鹿原上的農民們,紛紛從地裡冒出頭。有個村婦聽到嬰兒哭聲,才發現這一家子,呼喊婦人們過來幫忙。她們在田野上架起鐵鍋,從井裡打水燒熱,這個是救命的。她們都生育過好幾胎,熟練地幫嬰兒擦身清洗,用棉襖牢牢包裹。

  來不及操辦後事,秦海關身上也沒幾個銅板,更買不起棺材。他借用農具掘了個深坑,就在媳婦斷氣的原地。他仰天雙淚長流,將媳婦葬在這數百年前的盜洞中,再以黃土覆蓋,堆起個小墳塚。來不及豎碑了,以後隻要找到這座唐朝大墓,自然就找到孩子他媽。

  老秦感覺懷裡發熱,掏出一塊沾滿血汙的玉石。不過蠶豆般大小,並未雕刻任何文字或圖案,打磨得異常光亮,有個小小穿孔。他還以為是新生兒的血汙,用衣角擦了擦卻沒用,原來這塊玉本身就滲透著血色,乃是上等的血玉;同時散發陣陣溫熱,又是一塊稀世罕見的暖玉。他在紫禁城和頤和園見過不少和田玉,卻從未有這樣的品相,底下是晶瑩的羊脂白玉,上面卻浮著幾抹鮮豔的血絲,仿佛人死時濺上去的,歷經千年而不褪色。

  這樣的和田暖血玉,顯然不是媳婦肚子裡生出來的,必是地宮中帶出來的寶物,難道是唐朝小皇子與鎮墓獸,送給這苦命孩子的見面禮?

  秦海關把這塊暖血玉藏在兒子的繈褓中,至少暖血玉能散發溫度,保護孩子不被凍死。

  白鹿原,民風淳樸,農婦們將這對不幸的父子接回村裡,在每戶人家輪流留宿一夜,哺乳期的婦女來給孩子喂奶。雖說是早產兒,命卻比石頭還硬,剛出生就克死了親娘。度過最危險的難關,兒子精氣神十足,大家都說好些年沒見過這麽強壯的嬰兒了。

  老人們都說,這孩子生於唐朝大墓的地宮,必然沾了小皇子的靈氣與仙氣,得到大唐氣脈庇佑,絕非凡夫俗子。過去的數百年,小皇子常在大旱大災之年顯靈,保護白鹿原的百姓轉危為安。每年農歷四月八號,小皇子忌辰,四鄉八鄰們都會燒香膜拜。

  該給兒子起名了。媳婦娘家在山東威海衛,她爹是北洋水師的老兵,五年前的中日甲午之役,戰死於劉公島。當初夫妻倆約定,若生兒子起名“北洋”,紀念孩子的外公。

  秦北洋!

  父子倆暫住在白鹿原上。為報答村民們的恩情,老秦給每家每戶修理農具家什乃至窗欞屋頂。他還給死去的老人挑選和營造墓穴,並且分文不取,這可是祖傳的手藝。

  這年冬天,兒子剛滿月,秦海關決定返回北京。夏天逃難時,他和媳婦走得匆忙,許多祖傳寶貝留在家裡。雖不值錢,但對世代工匠的家族來說很重要,早晚都得傳給兒子。聽說戰事已經平息,朝廷跟洋人議和,殺了一批主戰的大臣,更殺了好幾萬義和團。

  老秦辭別白鹿原的鄉親們,背起繈褓中的孩子,到唐朝小皇子墳前,燒了三炷香祭奠亡妻,也是感謝地宮裡的那頭獸。迎著初雪,父子倆踏上東歸之路……

  漫長的二十世紀,正在秦北洋的面前徐徐展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