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二百八十章:婚禮劇變
就在這一天,李浩的那封密信已經到了李世民的案頭,李世民看完密信後雙眉緊鎖,對於吐谷渾的表現十分生氣,居然敢派人刺殺李浩,李浩可是他最看重的年輕英傑,不容有失,於是他派出八千精騎,火速趕往吐谷渾,接李浩回國,而領導這八千精騎的將領,正是二十多年前便已名滿天下的大將軍-秦瓊。

 宣王也感覺到了政敵們的異樣,假傳諾葛缽的旨意,暗中調派一萬兵力前來伏俟城勤王,加上原本城中的一萬兵馬,那將是兩萬兵力,足可穩定大局。

 距離公主和諾葛缽大婚的日子越來越近,伏俟城的氣氛也越來越壓抑,宣王明顯感覺到,這次的婚禮,絕對不那麽簡單,還好就在婚禮的前一天,各路勤王人馬到了,宣王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這突然到來的一萬大軍讓宣王的政敵們陷入慌亂之中,宣王原本就掌控著一萬大軍,現在又多了一萬人馬,還如何匹敵,在他們看來,即便是李浩,恐怕也不敢趟這渾水,然而他們還是只能寄希望於李浩,因為現在伏俟城中,除了宣王之外,只有李浩有兵馬。

 就在各路勤王兵馬到達伏俟城的時候,城外鄭將軍派人將此事報告給李浩,李浩得知後帶人出城,果然發現大量吐谷渾兵馬正在進城,李浩感覺出了異樣,然而兵馬調動是吐谷渾內部的事,他無權過問,只能提醒鄭將軍要多加小心。

 李浩回驛館的途中,一名蓬頭垢面的乞丐忽然從牆角竄出,擋住李浩的路,強行乞討,李浩給了他幾文錢,想要打發他離開,沒想到這名乞丐上前來抱李浩的腳,要他再施舍點,李浩皺眉躲開,身旁的特種兵上前製住氣概,強行將他拉開。

 望著被拖走的乞丐,李浩皺眉,因為他分明從乞丐的破碗底部看到了四個字:宣王造反。

 山雨欲來風滿樓,李浩回到驛館後,趕緊派出三名特種兵去查探消息,很快便得到了讓他震驚的答案:宣王逼宮,已經控制王宮十三日之久了。

 李浩坐在房中閉目沉思,思量如何應對此次變故,按理說,吐谷渾內部兵變,他一個外臣無權乾預,但問題是他是唐使,大唐又是吐谷渾的宗主國,有義務幫助吐谷渾平定叛亂,當然啦,有義務而已,不履行這個義務,也沒關系,李浩正在考慮要不要履行這個義務。

 其實這種事情應該由李世民來定奪,但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倘若派人回去報知李世民,再派兵馬來平亂,一來一回都一個月不止了。

 至於要不要幫助吐谷渾平亂,李浩從大唐的角度去思考,吐谷渾由誰掌政對大唐有利,答案很明顯,自然是諾葛缽,對於吐谷渾的現狀,李浩已經了解了一些,諾葛缽年輕,少不更事,想要治理好吐谷渾,難度很大,或者說幾乎不可能,而宣王老成持重,治國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若由他來掌管吐谷渾,吐谷渾勢必強大起來,這對大唐來說不是一件好事,臥榻之畔豈容他人安睡,於是李浩決定幫一幫吐谷渾。

 難題又來了,該怎麽幫吐谷渾,他雖然帶了七千精兵,但全都被阻於城外,根本無法進城,難道要強行攻城不成,不能指望他們。

 李浩苦思了一個上午,這時禮部尚書陸庭山來拜見李浩,與李浩商議婚禮流程,說是商議,其實就是來通知李浩,流程什麽的他們禮部早已制定好了。

 由於陸庭山也是宣王的人,所以在跟李浩商議婚禮流程的時候並未多說什麽,李浩自然也不可能多言,確認婚禮流程後,李浩派人送他出門,回想了一遍婚禮流程,心中已經有了計劃。

 隔日一早,伏俟城中張燈結彩,街道之上到處都是軍士,將所有百姓都堵在家中,伏俟城本來就不大,兩萬兵馬足夠戒嚴全城了,可見宣王和賀石是何等謹慎。

 李浩看到滿城的兵卒,表現得很淡然,帶著一百多人守在西院門外,宮女們正在房中替彩兒梳妝,她們並不認識公主,在她們看來,彩兒就是端莊大方高高在上的公主。

 一個時辰後,一支儀仗隊從王宮出發,為首的正是諾葛缽,按理國王娶親是不可能親自迎親的,但他要娶的是大唐公主,所以必須親自迎親。

 儀仗隊共三百多人,除了宮女和太監外,其他的都是宣王的人,現在的宣王,在伏俟城真的是隻手遮天,雖然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忠臣,不敢行忤逆之事,但當他踏出那一步後,他就再也收不住手,因為只要他一收手,等待他的將是一死,而且所有家小一個不留,這就叫一步錯,步步錯。

 迎親隊行的很慢,而且要繞盡城中所有的街道,跟戴紅花遊街差不多,但戴紅花遊街是給百姓看的,現在百姓全都躲在家中,也不知道是給誰看,還好伏俟城不大,一個時辰後,迎親隊終於到了驛館外,諾葛缽親自下馬行禮:“吐谷渾王,大唐西平郡王諾葛缽恭迎公主殿下。”

 驛館大門打開,李浩帶著人馬出門,向諾葛缽行禮問候,唐兵分列驛館大門兩側,接著,便只見十幾個宮女簇擁著一身盛裝的彩兒走了出來,彩兒並沒有像傳統新娘一樣蒙著蓋頭,而是從鳳冠之上垂下珠簾遮住臉,這就相當於是蓋頭了。

 彩兒原本就長得挺好看,今天又經過精心裝扮,自然更加俏麗動人,即便諾葛缽現在因為宣王的事情而煩心,隔著竹簾看到看到彩兒的面容後也驚為天人,兩隻眼睛都發直了。

 李浩看到諾葛缽豬哥一樣的表情後,不屑撇嘴:還國王呢,沒見過美女似的,就彩兒這樣的姿色,在大唐只能算是中等,太極宮裡要有一小半宮女都是這個水平,畢竟都是精挑細選進宮的,長得醜的早就被淘汰了。

 其實這也不怪諾葛缽,古代人的樣貌全靠水土養,水土好,那個地方的人模樣就生得好看,就算再不濟,皮膚也會比較好,一白遮三醜嘛,吐谷渾這種半高原地帶,水土真的不怎滴,想要出個美女那叫一個難,本土不產美女也就罷了,關鍵還沒外族進貢美女給他們,所以諾葛缽長這麽大還沒見過像彩兒這般水靈的女子,加上他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一看到彩兒就被迷了心竅。

 諾葛缽屁顛屁顛上前來,請公主(彩兒)上轎,然後起駕返回王宮,李浩帶著所有兵士護在公主轎子旁邊。

 隊伍進入王宮,接下來是冊封儀式,禮部尚書親自登台誦讀詔書,冊封彩兒為弘德王后,掌管后宮,母儀吐谷渾,這是宣王逼諾葛缽寫的詔書,因為宣王想要討好大唐,但諾葛缽當時很不願意,現在見到彩兒的容顏後,他心動了,畢竟是血氣方剛的少年郎,看到美麗的異性立刻就被深深吸引,他覺得就應該讓彩兒當王后,這麽漂亮,身份又尊貴,她不做王后誰做王后。

 這封詔書很長,正值初夏,天氣很熱,而且還是正午,所有人站在廣場上一動不動,任憑大太陽曬著,許多官員的衣服都濕透了。

 李浩轉頭悄悄看向滿場眾人,宣王站在最前排,賀石站在宣王旁邊,這二人是此次吐谷渾政變的罪魁禍首,李浩這次的計劃很簡單,先把這兩個人解決了,那麽叛軍自然大亂,接下來諾葛缽登高一呼,大局可定。

 李浩悄悄伸手摸向腰間的袖珍手槍,這次他裝上了消聲器,可以悄無聲息地暗殺掉這二人中的其中一個,不過只能殺一個,因為他的袖珍手槍太小,只能裝兩發子彈,上次殺達瓦頓珠的時候用了一發子彈,現在槍中只剩一發子彈了。由於這次出門是送親,他沒指望有什麽太大的危險,所有就沒帶備用子彈。

 雖然只有一發子彈,但他覺得足夠了,因為他還有特種兵,特種兵最擅長的就是暗殺,只要他一槍打死賀石和宣王其中的一個,那麽滿場必會大亂,特種兵們便可趁亂出手。

 李浩的手槍已經握在了手中,放在腰間開始偷偷瞄準,由於他離得較遠,而且還是放在腰間瞄準,難度有點大,最重要的是機會只有一次,一旦失手,那麽他被安上了在王宮暗殺吐谷渾大臣的罪名,宣王和賀石肯定不會放過自己, 在被圍成鐵桶一般的王宮中,真是插翅也難逃。

 李浩正在努力瞄準,忽然露出滿面驚容,他清楚地看到賀石驟然出手,從腰間拔出佩刀,一刀就將宣王的腦袋給砍了下來,宣王直到死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呢。

 驚變起於一瞬,所有人都驚呆了,高台上的禮部尚書也停止了念詔書,目瞪口呆地望著賀石。

 賀石帶著幾個親隨大步走上高台,甩了甩佩刀上的鮮血,還刀入鞘,掃視了下方一眼,猙獰笑道:“各位受驚了。”

 禮部尚書就在他身旁,驚恐地望著他,瞪眼大叫:“賀將軍,你……你想……造反嗎?”

 “造反?”賀石咧嘴嘿嘿一笑,揮了揮手,他的一個親隨果斷拔刀,“鏘啷”一聲,禮部尚書人頭落地,滾出兩米多遠,拖了一地的鮮血,兩隻大眼還睜著,眸中盡是驚恐之色。

 “沒錯!”賀石看了一眼諾葛缽和彩兒一眼,然後回頭面朝下方眾人,大聲道,“我賀石今日反了!從今往後,我便是吐谷渾的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