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二百七十九章:救命稻草-李浩
“你……”諾葛缽驚怒交迸,指著宣王,“你竟然如此大逆不道!”

 宣王面不改色道:“臣為國思慮,陛下若一意孤行,臣唯有大逆不道一次,陛下,你可想好了。”

 諾葛缽神色不斷變幻,最後他終於無奈點頭:“好,本王答應了,見唐使後,不提拒絕稱臣之事。”

 “陛下英明。”宣王松了一口氣,說實話,不到最後關頭,他真的不想弑君,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會遺臭萬年的。

 諾葛缽道:“現在丞相可以讓你的人退出王宮了吧。”

 宣王聞言雙眉一皺,忽然為諾葛缽的智商擔憂,事還沒成呢,就要自己退兵,當他是傻子嗎,就算事成了,他也不可能退兵,畢竟他已經把事做到這個份上了,還有退路嗎。

 於是他淡淡道:“陛下,今晚大唐賜婚使兩次遭遇歹人刺殺,所幸性命無憂,最近城中不太平,為了陛下安全著想,從今往後,王宮戍衛,皆有老臣來負責,陛下大可高枕無憂。”

 “你……”諾葛缽氣得直瞪眼,偏偏卻又不敢發作,相比骨氣而言,他更怕死,不然他也不會妥協。

 “陛下若無其他事,老臣告退了。”宣王淡然拱手,轉身就走出大殿,接著便聽到宮殿之中傳來乒乒乓乓砸東西的聲音,還夾雜著諾葛缽的怒吼。

 太陽初升,李浩入王宮面見吐谷渾國王諾葛缽,智慧殿上,李浩拱手朝諾葛缽行禮,諾葛缽臉色很差,好像剛死了爹媽一樣,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李浩行禮結束了,他連半點反應都沒有,好似丟了魂似的。

 對於諾葛缽的失禮行為,宣王趕忙道:“天使莫怪,我王原本就抱恙在身,昨夜聽說天使遇刺後,更是整宿未眠,所以精神欠佳。”

 “原來如此。”李浩看諾葛缽那要死不活的模樣,倒真像是生病了,便道,“既然貴國主有恙在身,那暫時便不宜成婚,婚期之事,不如等貴國主身子痊愈後再說吧。”

 宣王聞言頓時皺眉,剛想說話,諾葛缽卻忽然道:“對,本王身子不適,暫時不宜成婚,婚期之事,日後再說!”

 李浩原以為諾葛缽會反對自己的提議,沒想到看他的樣子似乎很興奮,對自己的提議舉雙手讚成,有古怪……

 其實諾葛缽已經想通了,現在自己被宣王控制住,等同囚犯,哪裡還是什麽狗屁的國王,他很後悔,自己真不該為了那一點點的骨氣而拒絕向大唐稱臣,當他看到李浩時,仿佛見到了救星,既然李浩是唐使,那就代表了唐國,大唐是吐谷渾的宗主國,有義務幫他們吐谷渾解決內亂,現在宣王造反了,他想請李浩幫忙平亂,但在如此場合下,他又不便提出來,只能想辦法先把李浩留在吐谷渾,能留多久留多久,找機會跟李浩接洽,讓他出手,就算李浩不肯出手,也沒關系,回去告訴唐皇,讓唐皇定奪,這是他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了,什麽拒絕稱臣之事,什麽骨氣,呵呵,早忘到腳丫子裡去了。

 宣王聽了諾葛缽的話後,立刻就察覺出了諾葛缽的用意,直皺眉頭,但在此場合下,他又不好多說什麽,只能默默地看著。

 接下來,李浩呈出大唐賜婚國書,這份國書形同聖旨,滿朝文武下跪,包括諾葛缽也走下高座來,跪地聽旨。

 李浩大聲將國書念完,諾葛缽拍了一頓唐皇的馬屁,說了一些場面話,見面儀式就此結束,然後,諾葛缽望著李浩,道:“本王素聞大唐乃天之上邦,人傑地靈,天使遠道而來,本王恨不能與天使秉燭夜談,好了解大唐風采,天使下午可有空?去王宮之中與朕飲酒閑聊?”

 李浩聞言微微蹙眉,雖然他現在已身處王宮范圍內,但如此朝見大禮,他料想吐谷渾不敢輕舉妄動,倘若自己去單獨與諾葛缽見面,那就危險了,畢竟吐谷渾曾暗中派刺客刺殺過自己,他不相信諾葛缽會這麽好心邀請他去喝酒。

 到時候萬一給自己扣一個刺殺吐谷渾國君的罪名,然後一排刀斧手忽然衝出來將他亂刀分屍,他都沒地方說理去,這樣的套路又不是沒有過,豹子頭林衝不就是這樣被高俅整入大牢的嗎。

 一念至此,李浩趕忙回絕:“回吐谷渾王,昨夜有此刻潛入驛館刺殺公主,幸好他們未能成事,外臣要戍守公主安危,不敢擅離職守,請恕罪。”

 諾葛缽聞言失望無比,但也無可奈何,只能令尋良機,擺了擺手,道:“那便算了。”

 李浩拱手:“吐谷渾王若是無其他事情,外臣先告退了。”

 “嗯,退下吧。”諾葛缽神思不屬地說了聲,李浩退出智慧殿。

 昨夜王宮動靜鬧得很大,想要做到密不透風絕不可能,很快,朝中大臣們都知道了,宣王挾持了諾葛缽。

 眾臣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沒有多說什麽,甚至就連宣王的政敵都沒吭聲,因為他也覺得宣王這一次做的好,至少挽救了吐谷渾,雖然他們跟宣王不對付,但國家大事上,他們不敢含糊。

 然而接下來幾天,他們每次想要進宮向諾葛缽奏報事情都被攔在宮門外,根本無法見到諾葛缽,宣王的政敵們就不高興了,他們看出來了,宣王這是打算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些人急了,立馬開始召集能召集的大臣,秘密商議如何應付此事。

 當眾臣都得知宣王犯上之後,原本一些保持中立的官員也紛紛站到了宣王的對立面,他們正面出擊,抨擊宣王大逆不道,在城中到處宣揚宣王的犯上罪行,而宣王的那些政敵們則暗中集會,商議如何對付宣王,如何解救諾葛缽。

 宣王最大的依仗就是賀石, 賀石身為威武大將軍,掌握伏俟城一半的兵權,鎮國大將軍掌另一半兵權,現在的難題是賀石已經掌控了王宮,鎮國大將軍年邁,抱病在床,根本無法出來對付賀石,這就很尷尬了。

 最後,他們也和諾葛缽一樣,將希望寄托在了李浩身上,李浩身為唐使,吐谷渾作為大唐屬國,李浩有義務幫吐谷渾解決內亂。

 於是,眾臣派出代表去驛館求見李浩,然而驛館也被賀石派人把守得滴水不漏,旁人一律不得進去,理由是怕驚擾了公主聖駕,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

 李浩雖然可以自由出入驛館,不受限制,關鍵問題是李浩他就喜歡待在驛館裡不出來,滿朝大臣急得團團轉,無奈之下,那些大臣只能強烈要求定下婚期,讓諾葛缽盡快和大唐公主完婚,他們就不相信了,公主和諾葛缽成婚的大日子,李浩也會躲在驛館之中。

 宣王也想早日讓公主和諾葛缽完婚,好早日打發李浩離開,所以也沒多想,當即便答應了眾臣所請,未經諾葛缽的同意,就定下了婚期,十日之後,舉行婚禮,整個伏俟城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