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八章:聖旨到
  兩天后,這份奏折已經攤在了李世民的書案上,李世民看完奏折開懷大笑了許久,擊節而歎:“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此刻殿上還有兩人,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二人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任何國家大事都少不了他們二人,不過他們還不知道奏折的內容,此刻正一臉懵逼地望著李世民。

  李世民吊足了他們二人的胃口,自己也開心夠了,讓太監把那份奏折傳遞給他們二人觀閱。

  二人湊到一起將奏折從頭看到尾,看完之後,二人趕忙推山倒玉朝李世民一拜,齊聲歡呼:“果然是天佑大唐,臣等為陛下賀!”

  李世民擺手讓他們起來:“好了,疫情緊急,刻不容緩,輔機,速速將這份方子抄錄,派八百裡加急送至河南道各州,命他們按此方煎藥救人,若敢延誤,嚴懲不貸!”

  “是,臣即刻去辦!”長孫無忌領命告退。

  李世民在殿上來回走了兩趟,忽有回頭朝著房玄齡:“玄齡,你說這李浩是不是上蒼賜予朕的禮物。”

  房玄齡眼珠一轉,拱手道:“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了。”

  “哈哈。”李世民開懷一笑,又問,“你說,朕該如何賞賜這李浩呢?”

  房玄齡道:“回陛下,眼下瘟疫未平,為時尚早,待瘟疫徹底平定之時,再憑功論賞不遲。”

  “嗯。”李世民連連點頭,“你言之有理,哈哈,朕真想早日聽到瘟疫平定的佳音啊。”

  又過了兩天,胡小海的瘟疫已然根除,一家四口終於從隔離區放了出來,不過家門口還是有士兵把守,不讓他們出來,需要觀察數日,一家人終於團聚,四人相擁而泣,正巧劉太醫來為他們進行例行檢查,他們一家人紛紛,對劉太醫感恩戴德,連番磕頭,說什麽做牛做馬之類的話。

  這下弄得劉太醫臉都紅了,趕忙將他們扶起來,道:“救你們的不是老夫,老夫頂多算是個熬藥的,真正立功的是個年輕人,叫做李浩。”

  “李浩?”胡老漢一家聞言頓時愣住了,面面相覷,李浩什麽德行他們是知道的,平時連說話都沒個正行,怎麽可能治得好瘟疫。

  胡老漢以為他在開玩笑,說道:“老太醫您別鬧了,李浩怎麽可能治得好瘟疫……”

  劉太醫一本正經地說:“老夫沒有鬧,這次若不是李浩及時獻出治療瘟疫的藥方,隻怕你們一家四口早已天人相隔了,全胡柳村乃至整個許州都會被瘟疫覆蓋,這小子隨意獻出一張藥方,卻救了千萬蒼生哩。”

  “啊?”胡家四口盡都瞠目結舌,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劉太醫在他們發愣的時候轉身負手離開了。

  劉太醫繼續讓全村的人喝了三天湯藥,沒再發現一個人得瘟疫,便下令允許村民走出家門,不過不許出村子,但凡有任何物品需要采買,讓折衝衛的士兵們代勞。

  村內禁足令解除,胡老漢一家四口屁顛屁顛跑到了村公衙來見李浩,甫一見到李浩的面,一家人齊齊拜倒,向李浩磕頭,口中連呼大恩大德無以為報之類的話。

  李浩趕緊上去扶他們,然而這家人認死理,一定要磕頭,他一個人怎麽可能拉得住四個人,最後隻能受他們全家叩拜,等到他們拜夠了,將他們請進屋中,特地關照幫自己隱瞞身份,就說自己是外鄉來的,胡老漢他們怎麽可能拒絕,四個人把頭點的跟啄米似的,還願意幫忙告訴全村人,讓他們一起隱瞞,接著他們誠心誠意地把李浩請到家裡跟祖宗似的供了起來,

李浩臉皮也厚,就這麽坦然接受了。  在胡老漢家過著吃了就睡,睡了就曬的日子,僅僅五天,李浩就感覺自己胖了,到了第六天,村裡忽然熱鬧起來,來了好多人馬,又吹又打地,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李浩正在胡老漢家的籬笆院裡曬太陽呢,王元泰火急火燎地衝了進來:“李浩,大事!出大事了!”

  李浩眼皮都不帶抬一下,繼續老神在在地曬太陽:“別鬧,曬太陽呢。”

  王元泰氣喘籲籲大叫:“別曬了,快準備香案,宮裡來人宣旨了!”

  李浩聞言一骨碌從藤椅上跳了起來:“聖旨來了?給我的?”

  “當然是給你的!”王元泰瞪眼叫道,“這次瘟疫能夠這麽快平息,全都是你獻方子的功勞,這聖旨除了你還有誰有資格領!”

  這時,胡老漢正好出來,一聽說聖旨要來,趕忙屁顛屁顛地去準備香案了,柳氏則幫李浩打了一盆溫水,讓他清洗。

  李浩拿起布巾象征性地洗了幾下,鼓樂聲音已然近了,隔著籬笆就看到一大隊人馬朝這邊走來。

  柳氏剛把水盆端走,大隊人馬已到門口,領頭的是個白面太監,由於沒有胡子,實在看不出到底多大歲數,反正不老,但也不年輕,手持明黃卷軸,邁著方步走進院中,捏著鴨嗓高呼:“聖旨到,李浩接旨!”

  胡老漢趕忙請出香案,一家四口和李浩還有王元泰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俯首聽旨,白面太監展開聖旨卷軸,開始用他的公鴨嗓宣讀聖旨:“製曰:天道無常,驟降災禍,萬民哀痛,百姓何辜,江山社稷,民乃國本……”

  白面太監讀得很有節奏,但李浩聽得有點犯困,這聖旨的廢話太多了,一開頭就說這場瘟疫是天降災禍,跟他李世民無關,天大地大,甩鍋最大,李世民現在最怕背鍋了,再背下去,他都成背鍋俠了,然後就說自己怎麽怎麽愛民如子,看到百姓受苦,自己怎麽怎麽痛心,各種賺眼淚的詞全都不要臉地拋了出來,接著才進入正題,說一個少年英傑李浩橫空而出,各種英明神武,力鬥瘟疫,英雄形象異常高大,李浩幾乎不敢確定那寫的是自己。

  李浩聽著聖旨,忽然感覺臉紅,太羞恥了,李世民怎麽可以這麽不要臉呢?他仔細一想,其實也沒啥,李世民在皇帝裡面算是最要臉的了,至少人家是千古一帝,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然而卻沒去封過禪,可見他還是很要臉的。不像後世明朝的開國皇帝,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一朝得勢坐上皇帝寶座後,渾身上下連毛孔裡都透出暴發戶的氣息,聖旨開頭居然敢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可能是做乞丐的時候餓怕了,老朱做了皇帝後,規定大明皇帝每餐必須全是肉食,看看,多暴發戶。上位之後還各種借口斬殺開國功臣,這就是暴發戶沒有胸懷的最直接表現,跟漢朝開國痞子皇帝一樣一樣的,反觀李世民,開國功臣一個個活得好好的,據說程咬金那混帳貨還經常跟李世民撒潑打滾,還有魏征,魏征本來是隱太子李建成的人,李世民當皇帝後不計前嫌中用他不說,魏征還經常在朝堂上語言攻擊李世民,甚至指著他鼻子大罵昏君,李世民都忍了,這才是天可汗的心胸,所以,李世民能夠成為千古一帝不是偶然的。

  聖旨讀到最後,李浩聽到一句“著李浩長安面聖,金殿聽封”,他頓時愣住,李世民這是要見他了,真快啊,沒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要見到傳說中的天可汗了,內心各種小激動。

  白面太監終於念完聖旨了,李浩他們還愣在那裡,太監對此似乎司空見慣了,認為第一次接聖旨的人就該這樣,然而他不知道,李浩是在哪裡傻樂,為啥樂,倒不是因為能見到李世民,而是因為封賞,李世民這次讓他上殿聽封,一般來講,能上殿聽候封賞的,那賞賜絕對不會少,一想到自己很有可能領到金山銀山一樣的獎金,李浩忽然就待機了。

  “李浩,起來接聖旨吧。”白臉太監細著聲音說,李浩一臉傻笑地跪在那裡,絲毫沒有反應。

  太監愣了愣,提高聲音:“李浩,起來接聖旨!”

  李浩繼續傻笑,眼睛都快變成銅錢形狀了,一旁的王元泰可急壞了,偷偷伸手掐了他一下。

  李浩痛叫:“啊喲,誰他娘掐我!”

  太監頓時黑下了臉:“李浩,快過來接聖旨!”

  “啊?哦!”李浩趕忙起身過去接了聖旨,順便朝太監道謝,“多謝公公。”

  那太監拿眼皮夾了一下他,不鹹不淡地嗯了一聲。

  王元泰見狀趕忙上前,掏出三隻小銀鋌塞進太監手心,笑呵呵地說:“李公公一路辛苦了,我兄弟年幼不懂事,公公萬請包涵。”

  太監看了看手裡的銀鋌,每個足有三兩,頓時兩眼冒光,臉上瞬間由陰轉晴,笑著道:“哪裡哪裡,李浩年紀輕輕便能以布衣身份蒙陛下召見,必定前程似錦,咱家隻是個跑腿送信的,又怎敢言苦。”

  王元泰趕忙拱手:“公公言重了,言重了。”

  李浩望著王元泰諂媚的樣兒,心中暗忖:“王元泰這小子不簡單啊,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沒想到逢迎拍馬玩的這麽溜。”

  就在他分神的這會兒,太監吩咐道:“李浩,你著手準備準備,明日一早隨咱家去長安面聖。”

  李浩頷首領命:“是。”

  太監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走出院子,帶著一眾人離開。

  一想到將要去長安,李浩很想回道觀跟師父說一聲, 可現在村裡戒嚴還未解除,根本出不去,索性隻能打消這個念頭。

  胡老漢一家聽說李浩要去長安見皇帝,那個開心啊,對李浩照顧得更加貼切,幾乎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柳氏還特地將為胡老漢新縫的衣服拿出來給李浩換上,去見皇帝,怎麽也得穿好點吧。

  可李浩穿上新衣後,感覺還不如自己的道袍帥呢,土得要死,簡直就是個莊稼漢,本來嘛,這就是莊稼漢的衣服。

  第二天天剛破曉,就有人來傳李浩,李浩正好才吃過早飯,簡單收拾了一下行囊,牽上驢蛋就跟著來人走了,一直到村口,只見村口金水橋前停著一輛華貴馬車,馬車前後簇擁著五十騎衛,每個騎衛都身著甲胄,手持長兵,腰挎唐刀,面無表情地列隊等待,三十多騎兵在那裡,愣是沒發出一點聲響,動都不動,連馬兒都好像成了雕塑一樣,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訓練出來的,李浩看得不禁駭然,暗歎大唐騎兵果然名不虛傳,難怪大唐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李浩到了馬車前,白面太監向前邁了兩步,象征性地迎了一下李浩,然後攤手指著馬車,道:“李浩,咱家這次可沾了你的光了,平素咱家外出宣旨,都是騎馬的,這次陛下恐怕你不會騎馬,特地允許咱家驅車來接你,這是你的莫大榮恩啊。”

  “不就坐個馬車嘛,這還叨叨。”李浩心中不忿暗忖,然而表面工夫要做好,只見他忽然滿面肅然之色,一秒入戲,朝著長安方向長身一揖,感恩戴德狀高呼,“陛下恩寵,浩銘記於心,縱粉身碎骨也難報皇恩浩蕩之萬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