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三百五十一章:點評0官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宴會結束,李浩親自送李績出門,到了門外,李績望著李浩,歎道:“詩狂,我實在沒料到你……唉,這次是我嘴快,說錯話了,你不如再勸勸晉王吧。”

“沒事。”李浩淡笑搖頭,“既然晉王殿下喜歡出宮住,就由他去吧,李叔叔你也不必為此事耿耿於懷,小事而已。”

李績見他神色淡然,似乎真的沒有放在心上,這才松了一口氣,沒想到自己英明一世,居然一不小心壞了李浩的計劃,他多少還是有點自責,李浩風輕雲淡的態度讓他心裡好受了許多,他緩緩道:“希望你不是故意安慰我,另外,你不要忘了我的提醒。”

“知道。”李浩點頭,“李叔叔放心,無論他們玩陰謀還是陽謀,我都不怕,當然啦,我雙拳難敵四手,倘若真的應付不過來時,還希望三位叔叔幫襯一二。”

“那是自然。”李績看了看四周,低聲道,“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先回去了,為避人口舌,我可能不會常來找你,這段時間,咱們少見面為妙。”

“好。”李浩拱手忽然提高聲音,道,“恭送李叔叔。”

李績當即會意,很配合地提高聲道:“詩狂莫送了。”說完帶著一眾親衛轉身離去。

望著李績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李浩忽然長歎了一聲,他對於李治搬出太極宮的事情還是很在意的,只是為了不讓李績自責,才故作淡然地安慰他,不過事已至此,他不可能再去勸阻李治,首先,他沒有什麽太好的理由去勸,其次,他也不想讓李治不開心,雖說李治最後會聽自己的,但這多少會讓李治對他的好感打上一些折扣,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李浩又在定州待了三天,災民早已盡數遣散歸家,地方上的官員會派人按戶發放賑災糧款,保證每戶災民都能收到。

此次雪災也算是治理結束了,李世民的聖意還沒到,李浩決定給陳松和金鈴兒舉辦婚禮,畢竟現在金鈴兒父母和親戚都在定州,辦婚禮比較方便,不然到了長安,陳松沒親人,金鈴兒親戚父母有都不在身邊,那婚禮就太冷清了。

這場婚禮也小小的熱鬧了一把,由於陳松沒有親人,李浩就厚顏當了一回高堂,雖然他比陳松年紀小,但他身份高貴,而且官職很高,古代人就看重身份,所以李浩做高堂完全沒有壓力的。

行了大禮後,新娘被送入洞房了,陳松穿著紅袍到處顯擺,在酒席間遊走,一見到金家長輩們便笑著上前行禮陪酒,這與他之前的拽拽的酷酷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李浩和陸雲坐在酒桌前,遠遠地望著遊走在酒席間的陳松,陸雲忽然感慨:“他現在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

“是呀。”李浩笑呵呵道,“心態變了,他現在又家室了,不是遊俠了,這樣才接地氣嘛。”

陸雲緩緩道:“不是因為他有家室了才變的,而是因為他變了,才會成家的,改變他的人,是你。”

李浩咧嘴一笑,連連挑眉道:“我有這麽牛逼嗎?你要不要也變一變。”

陸雲翻了個白眼:“走開。”

“考慮一下嘛,金珠兒很不錯的,你想想,你們兩個作為我的左右護法,娶了一對孿生姐妹,多有意思,多拉風,對不對……”

陸雲默默拎起一隻酒壺,往院外走去。

看到陸雲沉重的表情,李浩無奈輕歎,這家夥還是忘不了他的那個師姐,李浩也清楚,情之一物,最是難測,有的時候一眼就能愛上一個人,有的時候,一輩子都會記著一個人,

若是沒有人走進陸雲的心中,他的心就永遠被他那逝去的師姐佔據著。在陳松婚禮後的第三天,李世民的聖意到了,由定州別駕暫代刺史之職,召李治李浩李績回長安複命。

收到聖意的第二天,他們三人便帶隊離開了定州,踏上回長安的路,由於李浩他們帶著崔氏的罪犯和大量家產,行程不怎麽快,不過反正也不著急,慢慢來。

李績故意和李浩他們的隊伍保持三四裡的距離,該避嫌的時候,他還是非常小心的。

一個月多月後,他們終於到長安了,在明德門外,隊伍停下,等候聖命。

李治忽然湊到李浩的身邊,小聲問:“先生,你說父皇能答應我搬出太極宮住嗎?”

李浩想了想,道:“殿下你這次治災平叛有功,陛下定會賞你,你到時候什麽賞賜都不要,就要一個王府,陛下會同意的。”

“對對對。”李治聞言開心直叫,“先生就是聰明!想得真周到!”

“呵呵。”李浩真想抽自己一耳刮子,明明不想讓他搬出太極宮,卻還要幫他出主意,感覺自己像是在犯賤。

過了片刻,李浩又道:“此次河北之行,你我都有功勞,不過我希望你把功勞全都推給我。”

“哦。”李治點頭道,“沒問題,我本來就沒做什麽事,一切都是你操辦的,功勞當然全都給你。”

“話不是這樣說的。”李浩滿面凝重道,“之所以讓你將功勞推給我,是有原因的。”

李治不解地問:“什麽原因?”

李浩將他拉到一旁,低聲道:“對我而言,我得罪了大唐所有的門閥士族,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所以我需要大功勞撐腰,這個你懂不懂?”

“懂,這個我懂。”李治滿面凝重地點頭,他知道門閥士族很厲害,李浩能弄掉一個崔氏,其實也是絞盡了心思,可大唐還有那麽多的士族呢,李浩一個人不可能對付得了。

李浩接著又道:“對殿下你而言,你是皇子,而且是嫡子,眼下不宜獲得太大的功勞,否則會有人疑心殿下要爭儲。”

“啊?”李治聞言目瞪口呆,爭儲?搞笑呢?他想都沒想過。

“我也是以防萬一。”李浩道,“能少一個麻煩事就少一個,殿下也不想被自己的哥哥們猜忌吧。”

“不想。”李治搖了搖頭,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先生這是要保護我。”

“是的,殿下還是非常聰慧的,一點就透。”

李治憨然一笑,有點害羞:“我哪裡聰明了,我跟先生比起來差太遠了。”

“這個不好比的。”李浩緩緩歎道,“殿下心思單純,而我則擅謀略,謀略二字有個謀字,那便要涉及到陰謀詭計,總之……不是什麽好事,有時候,我倒希望像殿下這樣,很單純很善良的活著,可惜……”

李治見他神色怏怏,又聽他語氣唏噓,想安慰幾句卻不知道怎麽安慰,誰讓李浩那麽聰明呢,他的這點腦容量,根本無法安慰李浩。

就在這時,一支隊伍行出明德門,宣旨,一行人趕忙接旨,聖旨寫明,讓李浩將一乾崔氏族人交由刑部,從崔氏所得財物一律交由戶部入庫,李浩和李治前往甘露殿面聖。

李浩接下聖旨後,和李治帶著隊伍進城,李治直接去太極宮了,而李浩則還要先去刑部,再去戶部,等他忙完,都快到傍晚了。

李浩走進甘露殿的時候,太陽剛好落山,殿中亮起了燈,燈光之下,只有李世民坐在高座上,身旁甚至連近侍宦官和宮女都沒有。

殿中設著一方桌案,上面已經擺好了酒食,李世民的龍案上也有一套一模一樣的酒菜,李浩行禮後,李世民微笑攤手道:“詩狂,入座。”

“謝陛下。”李浩謝恩入座。

李世民笑呵呵地舉起酒杯,道:“朕知道詩狂你不善飲酒,這次所備的乃是葡萄酒,來,朕敬你一杯!”

李浩知道李世民為什麽要敬他,一敬治災有功,二敬平定叛亂,三敬扳倒了崔氏門閥,三大功勞一起,值得李世民敬他一杯酒。

“多謝陛下。”李浩舉杯,仰頭一飲而盡。

李世民也一口喝盡杯中酒,用力地頓下酒杯,開懷道:“詩狂,你為何總能讓朕如此開心呢?”

李浩咧嘴一笑,道:“因為微臣是能臣。”

“哦?能臣?”李世民聞言挑眉一笑,滿面好奇地問,“何為能臣?”

李浩坦然道:“能臣,自然要有過人的才能與本事,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國,忠君愛國,守正惡邪,陛下,試問這樣的臣子,哪位君王不喜歡?”

“好,說得好。”李世民聞言拍手笑讚,“詩狂你確實是上馬能安邦,下馬能治國,智慧與才能都堪稱一流。”

他頓了頓,忽然來了興趣,道:“今日難得有機會,不如詩狂你來點評一下百官,我大唐朝堂之上,都有哪幾種臣子。”

“這……”李浩聞言蹙起了眉,點評百官,這李世民是不是腦子壞了,若是自己說了那些大臣的壞話,那豈不是要被惦記上了,本來自己就到處樹敵了,這貨還想讓自己跟滿朝文武為敵嗎?

李世民見他遲疑,立刻就想到了他的擔憂,笑呵呵擺手道:“你不需點名,只需說出都有哪幾種臣子便可。”

“既然陛下有命,微臣遵旨。”李浩聞言便也不拘束了,開口說道,“大唐朝堂之上, 有忠臣,有錚臣,有謀臣,還有無能之臣。”

李世民聞言雙眉一皺,緩緩道:“其他的朕都聽說過,這無能之臣,是不是與你所說能臣相反?”

“大致是的。”李浩點頭。

李世民想了想,問:“那你可否點評一下無能之臣?”

李浩道:“無能之臣大多為飽讀詩書之人,可惜讀書把腦子讀傻了,不通治國之道,不諳兵家之事,他們喜歡引經據典,發長篇大論,口中雖有千言,胸中卻無一策,與治國安邦無甚大用,所以微臣稱之為無能之臣。”

話說到這裡,李世民基本已經了解李浩的意思了,也知道李浩說得是哪些人了,其實李世民自己也早已感覺到,朝中總有那麽些腐儒,總是在政事上跟他唱反調,扯他後腿,論朝事之時,他們侃侃而談引經據典,說不完的大道理,然而真要讓他們拿主意時,要麽就是全無主意,要麽就是給出一個讓他頭疼的主意,李浩的點評真是一語道破天機。

可李世民卻很無奈,這群人他確實看不順眼,卻又不能將他們怎麽樣,因為這些人在儒學界都大有名望,深得廣大士子的推崇,儒學乃百學之首,孔聖被世人奉作神明,他雖然是皇帝,也不敢與之作對。

其實李世民的想法已經走入誤區了,古代幾乎所有人都走入了這樣一個誤區,只有李浩知道,儒學和孔聖都沒有錯,但想用儒學來治國,這個有點牽強,孔子是個思想家,他所創儒學用意旨在修心立身,而非治國,這就好像讓一個成天只知道讀書的書生去種田,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收成,為啥,專業不對口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