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開著房車回大唐》三百五十章:李績的提醒
崔氏的產業實在太多了,多到連遠在幾百裡外的易州都有他們的田產,目前報上來的帳目中,崔氏糧倉中總共儲糧三十三萬石,錢庫中金銀珠寶加錢幣總值一百二十萬貫,基本快接近大唐舉國一年的收入了,他們家中還有許多名人字畫,古代陶瓷器皿金玉雕塑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值暫時無法估量,另外單設的帳目,還有崔氏的房產,田產,以及無數的商鋪,李浩看完帳目後直怎舌。

 由於崔氏田產太多,所以田產的帳目遲遲沒有結算完成,沒事,李浩先將崔氏所有財產封存,和崔氏八百多族人一起帶回定州去。

 到了定州,李浩讓李治寫一道手令,征用崔氏的那三十三萬石糧食和錢財,用於賑災,加上之前在叛軍營地繳獲的二十多萬石糧食,足有五十萬石糧了,還有朝廷發放的賑災糧款,這麽多的糧,足夠災民們吃上一年了。

 緊接著,李浩開始徹查秦淼,發現秦淼在定州城外有一處私宅,裡面藏著很多秘密,七千多貫錢,三千多石糧,還有許多金銀珠寶,最重要的是還有秦淼和崔氏之間聯系的一些密信,於是乎,秦淼現在的罪名不僅是貪贓枉法加瀆職,還多了一個謀反的罪名,現在只要跟崔氏搭上關系,都屬於謀反。

 李浩再一次動用了自己的便宜行事之權,將秦淼關押於囚車中遊街三日,三日後於菜市場梟首示眾。

 五日之後,崔氏田產結算結果出來了,總共有良田一萬五千頃,唐朝一頃等於50畝,一萬五千頃就是七十五萬畝,而唐朝一畝良田的價格是三十貫左右,如果按照三十貫一畝算,那麽崔氏的田產總價值是兩千兩百二十五萬貫。

 李浩聽完直接給嚇呆了,自己是大唐首富嗎?別開玩笑了,自己也就現金多一點而已,人家的不動產價值兩千多萬呢,以後還是別說自己是什麽大唐首富了,也不怕被別人笑話。

 就在李浩查看最終帳目的時候,李治忽然興匆匆地跑進了刺史府內衙,道:“先生,英國公來了。”

 “哦!”李浩聞言喜上眉梢,趕忙丟下帳本,起身道,“英國公到哪了?”

 李治道:“就在南城門外。”

 “走!去迎他!”李浩說罷便興衝衝地帶人前往南城門。

 南城原本是開著的,由於李績大軍到來,城門臨時關上了,按照規矩,不管什麽大軍來到城下,必須關上城門,待雙方最高長官互相接洽之後,最高長官下令開城門,才能開門。

 李浩上城頭一看,果然是李績,開心地拱手行禮道:“詩狂拜見英國公!”

 李績見狀笑罵:“有你這麽行禮的嗎,站那麽高,下來重來一遍。”

 “好!哈哈!”李浩哈哈一笑,當即下令開城門,然後留李治在城中,自己出去迎李績。

 李治也想出來迎接李績,但李治是皇子,李績雖然貴為國公,身份卻比親王要低,沒有親王出城迎國公的道理,所以李治只能在城裡等李績進城來拜見他,這讓李治感到很無奈。

 李浩出城再次向李績行禮,李績上前托起他的手,然後用力地一拍李浩肩膀,開懷道:“詩狂,沒事就好,沒事就好啊!”

 李浩歉然道:“叫李叔叔擔心了。”

 “是呀。”李績微笑點頭道,“這一路行來,我每日都無法安睡,生怕你小子有個三長兩短,此次的差事,原本不該由我來的,畢竟又不是什麽大戰,還輪不上我,但我們三個老家夥一聽說你出事了,都擔心你啊,所以我們一合計,必須將這個差事搶到手,我們三人跟皇上磨了半天,才將這個差事要到了手。”

 李浩再次歉然道:“叫三位叔叔擔心了,秦叔叔的身子還好吧?”

 “叔寶身子很好。”李績笑呵呵道,“自從你給他治好了頑疾之後,他飲食方面格外注意,現在我去叫他喝酒,他三次都要推辭兩次,嘿嘿,真是越老越怕死。”

 李浩聞言咧嘴一笑,嬉皮笑臉道:“那殺才叔叔呢?他還好吧?”

 “那個老潑皮。”李績聞言捋須哈哈笑起來,“他是什麽德行,你最清楚的,還是老樣子。”

 李浩和他一起哈哈大笑,一番寒暄之後,李浩引李績進城。

 通過城門甬道,李績看到李治和一眾左驍衛侍衛站在街道中間,趕忙快步上前行禮:“臣李績拜見晉王殿下。”

 “英國公不必拘禮。”李治一本正經地擺手道,“英國公一路風塵仆仆而來,舟車勞頓,本王已命人在驛館為英國公備好了房舍,李刺史也在刺史府備下了酒宴,為英國公接風洗塵。”

 李績聞言蹙眉,轉頭看了看李浩,然後遲疑道:“大災未平,災民尚在挨餓,我們便要飲宴,這樣不好吧。”

 李浩聞言笑道:“英國公放心,糧食早已解決,災民們也已妥善安置,吃得飽,穿得暖。”

 “哦?”李績聞言雙眉一揚,好奇地問,“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浩故意賣關子,道:“待會晚宴之上,我和英國公好好講一講這些天的事情。”

 日沉西山,刺史府會客廳中擺上了一小桌酒宴,說實話,這酒宴逼格不怎麽高,菜品卻不錯,有不少菜是李浩親自下廚弄的,飲宴的就李浩、李績還有李治三個人。

 酒宴之上,李浩將他們此次治災平叛的事情全都講給李績聽,李績聽完之後闃然震驚,短短數日的時間,李浩不僅將叛軍盡數殲滅,生擒李建成之子,而且居然無聲無息地就將博陵崔氏給辦了,這動作也太特麽快了。

 驚完之後,李績滿面憂色,李浩知道他是顧及李治在場,不敢多說,便道:“李叔叔有話請講,晉王不是外人。”

 “那我就說了。”李績聞言緩緩道,“你如今扳倒了博陵崔氏,其他士族必定懷恨在心,這些士族雖然平時勾心鬥角,但若遇外敵,立刻就會合力対敵,從今往後,你一定要多加小心了。”

 “李叔叔放心。”李浩點頭道,“這一點我早就料到了,我行的正坐得端,無把柄讓他們抓,他們不能將我怎麽樣。”

 “話是這麽說沒錯。”李績無奈歎道,“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這些士族不可等閑視之,你需知道,朝中無數重臣,也是士族之人,說一個你最熟悉的,長孫大人,就是其中之一。”

 李浩聞言不禁雙眉一皺,說實話,長孫無忌近年來的表現讓李浩很失望,因為他私心越來越重了,究其原因,長孫無忌是士族之人,長孫氏是一個不小的門閥世家,倘若長孫無忌想要對自己動手,自己還真有點危險,畢竟李世民雖然隆寵自己,但卻更信任長孫無忌,可以這麽說,李世民最信任的大臣之中,文官數長孫無忌為最,武職以程咬金和秦瓊為最,而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尤在程咬金之上。

 這時,李治忽然道:“英國公,舅舅是個明事理的人,李浩是好人,他不會對李浩怎麽樣的。”

 連李治都替長孫無忌說話,李浩漸漸皺眉,他已經感覺出來了,自己和長孫無忌有利益衝突,終究要與他走到對立面上去,倘若是別人,李浩都無所謂,但對方是長孫無忌,真正的李世民之下第一人,最重要的是,長孫無忌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如果想要對付長孫無忌,絕對不可能借到李世民一丁點的幫助,甚至連李治都不可能幫他,他完全只能靠自己。

 這時,李績語重心長道:“詩狂,你悠著點,長孫大人可不是等閑之輩。”

 “嗯。”李浩若有所思地點頭,“李叔叔放心,我心中有數的。”

 “那便好。”李績坦然道,“你雖然年紀不大,但做事向來很有分寸,這一點我還是很清楚的。”

 一旁的李治完全聽不懂,茫然問:“你們在說什麽,這跟做事有分寸有什麽關系?”

 李浩哈哈一笑,岔開話題道:“沒什麽,我在想,讓英國公在此盤桓數日,順便看看陛下可有旨意傳來,假如沒有,我們就一起回去。”

 一提到回去,李治便不開心了,鬱悶嘀咕:“唉,又要回去關籠子裡了。”

 李浩笑問:“什麽叫回去關籠子裡?”

 李治翻著白眼道:“太極宮不就是個大籠子麽,待在裡面都不得出來,偶爾出來去先生家,還得計算著回宮的時辰,待在外面多自在。”

 李績聞言道:“殿下若是不喜歡住宮中,回去可以跟皇上說,出宮來住,殿下今年都已十四歲了,也該有自己的王府了。”

 李浩聞言一驚,皺眉望向李績,李績看到李浩的眼神,心中一咯噔,他意識到自己可能說錯話了,李績何等聰明之人,稍一猜想,立刻驚覺,原來李浩是打算扶晉王上位,這想法著實大膽,晉王才十四歲,皇上也未將他當做接班人來培養,所以晉王至今還天真爛漫,對朝事一無所知,更加沒有任何羽翼可言,在朝中更無大臣支持,皇位怎麽輪也輪不到晉王。

 其實也正是所有人都和李績同樣的想法,包括李世民,所以李浩和李治走這麽近,大家都沒有懷疑, 在外人看來,李治算是不學無術吧,也沒根基吧,除了皇子的身份外,基本可以說啥都沒有,至於李浩,沒錯,李浩很有本事,很聰明,很能辦事,打仗也厲害,但李浩根基淺啊,在朝中也沒啥根基,更沒有權,得罪的人倒是不少,李浩現在算是除了一身的本事和皇帝的隆寵,啥都沒有,聖寵這東西可以說最不靠譜了,畢竟伴君如伴虎,說不定李浩哪天做錯事,皇帝一不高興,李浩的聖寵就沒了。

 就這樣的兩個人走到一起,怎麽可能有人懷疑他們會爭儲,就連李世民都沒朝這方面想過。

 李治聽了李績的話後,雙眼一亮,興奮道:“對,英國公倒是提醒本王了,本王都十四歲了,可以搬出太極宮住了,本王回去就跟父皇要個王府!”說罷興奮得直舞筷子,那模樣別提有多開心了。

 李浩聞言暗自歎息,李治住在皇宮中能多接觸李世民,就算不能讓李世民對他產生好感,起碼也能混個臉熟吧,這一出太極宮,照著李治這種不成器的性子,估計沒幾天就被李世民遺忘了,李承乾被廢後,定太子人選的時候,李治估計連提名的資格都沒有,他還在這裡沒心沒肺地樂,樂得這麽起勁,李浩真想上去抽他一巴掌,然後指著他鼻子吼:“晉王啊!你可長點心眼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