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1640四海揚帆》第二十章 兵敗如山倒
守序不知道托馬斯和菲利普在到處尋找他。南海號受了中創,借助夜幕掩護,靠主桅上僅剩的兩面帆和後桅斜桁帆脫離戰場,跌跌撞撞駛近惠州三門島。

 守序急需尋找一個隱蔽的海灣修理戰艦,三門島是不錯的選擇。島嶼有個海灣開口向西,能躲避七級南風或北風。

 三門島當年也許是個海盜途經惠州的落腳處,現在卻是個幾乎沒有人居住的島嶼。船隻現在操縱不靈,為避免觸礁,天亮時南海號放下四艘長艇,由槳船牽引進入海灣。收帆錨定,林出勇率領30名士兵登陸,搜索島嶼排除潛在危險。三門島不大,面積不到5平方公裡,島上的製高點位於島嶼南部,海拔250米左右,天氣很好,如果在山頂設置瞭望哨,能看見很遠。

 三門島離惠州府很近,守序與很多明軍關系很好,但惠州卻是個例外。南明切割了許多小行政區。潮州惠州二府有自己的巡撫,現任軍門是王芋。新來的官員,守序與他沒打過交道。駐防惠州的總兵李士璉在崇明島上有過幾面之緣,守序十分討厭這個軍紀敗壞的家夥。因此盡管三門島距離大陸很近,守序沒有找明軍幫忙的想法。

 半天后,林出勇的送回第一份偵察報告。

 島嶼有幾戶空置的民居,應當是來往的漁民臨時居所。島嶼中央位置有讓所有海員都感興趣的資源。三門島曾經是個火山島,島嶼上遍布奇形怪狀的火山石。千萬年下來,原本的火山口成為一個美麗的淡水湖,湖水甘甜清澈。艦隊參謀當即在本上記錄,三門島,淡水資源非常豐富。

 人類沒有在這座島上留下太多痕跡,周圍風景自然天成,比中國大多數島嶼多了一份純淨。

 島上最漂亮的是海,海水清澈透明,能見度有5-8米。一些水手躍下甲板,浸在清涼的海水裡。色彩斑斕的小魚在身邊遊弋,戰鬥帶來的煩惱和疲憊得到舒緩。

 苦戰過後需要的是休息。

 官兵輪流上岸,在淡水中洗去征塵與硝煙,以及滿身的血跡。

 島上雖然無人,卻有一些野羊和野豬。應當是來往的船隻遺棄在島嶼上,自然繁衍出來的種群。

 恢復元氣的士兵們在島上拉網,搜索過去,獵到10多隻牲畜。精於捕魚的士兵劃著小船,穿梭在海灣隱蔽的水汊之間,有人捕到一條很大的石斑魚,為晚餐又添加了一道美味。

 在岸上架起大鍋,丟進大塊的豬肉和羊肉。戰艦對食物不會有太多精細的處理,撒上鹽、辣椒、花椒和胡椒,裹上島上能找到的野菜燉出來對士兵們來說也是無上美味。這比鹹肉鹹魚好多了。

 艦橋軍官們圍在一塊石頭旁邊,現在並未完全脫離危險海域,酒水就不能敞開供應了,每人限量一杯。

 哈裡斯與加德納還在討論白天的戰局。

 士兵遞了半隻羊腿過來,守序笑著收下了。肉塊上沾著幾粒胡椒,守序看上去出了神,胡椒是全球貿易量最大的調味品。與基本被荷蘭人壟斷的馬魯古丁香和肉豆蔻不同,胡椒不是奢侈品,貿易量是香料的十倍。

 最早的胡椒出口中心是印度,在中國移民大批進入東印度群島帶去先進的耕作技術後,東南亞胡椒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蘇門答臘等地非常適合種植胡椒。歐洲人進入亞洲後,胡椒的產量更是有了一次起飛式的增長。由於印度胡椒成本是東南亞胡椒的1.5倍,東南亞胡椒迅速將印度品種從市場上清除,現在就連印度也要從風下之地進口胡椒了。

 按照聯邦貿易部的估計,不計分布在各地的小產區,整個東南亞胡椒每年產量約為6000噸。這些胡椒從蘇門答臘、爪哇和南婆羅洲出發,輸向歐洲、印度和中國。這一塊利潤由印度、中國、馬來、葡萄牙、英國與荷蘭人分享。荷蘭人對胡椒的壟斷努力是不切實際的,產量實在是太大了,沒有人能獨自吃下。

 盡管比馬魯古香料便宜很多,但勝在量足,所以胡椒是本地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從重要性來說,名列出口貨物的榜首。

 中國對香料這種奢侈品的需求並不強烈,但他們一樣需要胡椒。在以往,中國商人在蘇門答臘與馬辰等地與荷蘭人合作並競爭,以獲取那裡的胡椒。守序現在吃的胡椒,也是通過這個渠道來的。

 如果能解決胡椒自產,哪怕只是向中國輸送,其中的利潤都給能緊張的聯邦財政帶來不菲的收益。

 看著眼前討論正在興頭上的兩位海軍軍官,守序有些感慨,他需要關心的永遠不止是戰爭。將骨頭丟到一邊,守序下了決心。西北婆羅洲,沙撈越的攻略計劃有必要著手了。

 第二天,除去岸上保留的警戒兵力,其他人投入到修船工作中。

 船舷的破損容易修理,這種條件下簡單補補缺口就好了。用碾碎的麻屑和羊毛鋪在一面下翼帆上。再將船帆緊緊貼住船身,細細的麻屑和羊毛滲入船板之間,遇水膨脹後自動填補了船縫。

 南海號船上裝有備用的船材,水手們吊起木杆,在前桅底座上系緊,用鐵箍固定,重新設置支索。

 經過幾天修理,南海號勉強恢復了前桅下帆,主桅下帆和主中帆,後桅斜桁帆。首斜桅也掛上一面支索帆,算是恢復了基本的操船功能。迎風調戧自然不可能,只能能流暢做出順風轉向。臨時停泊的海灣內只能做到這種程度,進一步側傾船身修理得在基隆港內進行。

 在小艇牽引下,南海號緩緩駛出三門島,順風順流航向台北。

 ……

 丙戌年七月十六,公元1646年8月27日。

 金華府已到了最後的時刻,自六月二十日被圍,建州以重炮攻城,金華明軍亦以重炮還擊。明軍苦守城池20余日,直至博洛得知金華府西面城牆為新築,將從杭州調來的神威大將軍炮集中到此,連續幾天轟下來,城牆塌了。

 金華督師閣部朱大典可能是南明最懂軍事的文臣。此刻,他正與守軍主將,右都督金華總兵蔣若來並肩立在城頭上。

 建州如同潮水般湧向缺口,蔣若來長歎一聲,“閣部,守不住了。”

 朱大典:“苦守近月,金華軍民盡力了。龍江啊,老夫是絕不會投降韃虜的。”

 博洛圍住金華後派人勸降。朱大典用華夏古典禮節招待了建州招撫使臣徐淮,架起大鼎給他烹了。

 “若來一定追隨閣部。”

 朱大典:“恩,你我留在這裡也沒用了,不如回去處理下家事?”

 “閣部請先走,我為你掩護。”

 ……

 蔣若來以騎射聞名,為東南明軍中少有的勇將。去年他自金華赴南京勤王,參與吳志葵的東南總兵盟誓時,明軍防線猶在淮河。北固山甘露寺大敗長江失守,蔣若來率600家丁退到蘇州,與吳志葵合兵。蘇州之戰又敗,蔣若來成功突圍,退守嘉定。明軍再敗,蔣若來一度泛海,從海上撤回浙東。

 個人的武力在王朝末世的戰局中是如此微不足道,今天建州終於攻破了金華,衛國不成,保家亦成奢求。金華明軍絕少有降兵,城中爆發了激烈的巷戰。

 蔣若來血染戰袍,端坐在府廳中,總兵府四周已經是一片喊殺聲。

 妻妾女兒都聚集在此,蔣若來語氣低沉,“事情已經不可挽救了。我以匹夫受國恩,國亡與亡,死複何憾!可你們都會淪為建虜俘虜。”

 妻子王氏朗聲道:“臣既死君,妻亦死夫,理所當然。將軍毋須為我等憂慮。”

 妾室們言亦如是。

 三子蔣祖跪下給父親磕了個頭,“父為忠臣,兒子絕不會當不孝子。”

 兩個女兒和兒媳哭著說道:“我們一起走,路上全家也有個照應。”

 蔣若來淚流滿面。

 親兵堆好柴薪,淋上火油。夫人向著蔣若來淒美地一笑,手中的火把掉落在地。

 蔣若來閉上雙眼,不忍再看。

 衝天的火焰燃起,圍住總兵府的建州兵停下腳步,其中有不少人在不久之前還隸屬於方國安。

 蔣若來提起長刀,在熊熊烈火中走出府邸。此時在他身邊的還有侄子蔣珍,遊擊官袁鼎。建州兵紛紛退後幾步,三人相視一笑,衝入敵軍陣中。

 半小時後,地上橫七豎八躺下40多具屍體。袁鼎和蔣珍早已倒下,蔣若來背靠牆壁,看著圍過來的建州兵。他渾身是傷,疲憊的右手已提不動長刀。嘴角抽動了幾下,蔣若來橫劍自刎。

 ……

 金華督師朱大典可能是明朝現在最懂兵的文臣。

 他的四個兒子正在與建州兵巷戰,兒媳與女兒們利用這最後的時間投井自殺。

 副總兵吳邦睿與何武長身而立,一身的鐵棉甲。

 朱大典道:“兩位將軍尚有一戰之力,你們突圍吧。”

 吳邦睿搖頭道,“邦睿世受國恩,很幸運可以與明公一起死在金華。”

 何武笑了笑,“閣部,我與吳將軍的家人俱已殉國。武意已決,願從公死。”

 吳邦睿:“閣部,城中火藥尚多,不可留之資敵。不若焚之,正是我輩死所。”

 朱大典笑了,他伸出右手,一截長長的火繩露了出來,“邦睿與老夫是一個意思。”

 軍火庫是明軍最後的陣地。

 守軍指揮官自副總兵以下,參將、遊擊共有9人環坐在軍火庫中。朱大典看了看,還有20多個隨從和親兵。

 朱大典揮揮手,“你們就不必待在這裡了,出去投降吧,建州不會為難小兵。”

 親兵們互相看了一眼,抱拳道:“我等願與閣部同死。”

 吳邦睿道:“閣部,點火吧。”

 朱大典哈哈大笑,不再多言,點燃了手中的火繩。

 伴隨一聲巨大的爆炸,衝天的黑煙在城中升起,離得近的建州兵被衝擊波及,紛紛跌倒在地。建州兵震驚了,久久不敢有所行動。

 一匹戰馬從街道上馳過,傳令的士兵一路喊道。

 “金華不順天命,貝勒爺有令,屠城。”

 建州兵臉上恢復了獰笑。

 ……

 夜幕降臨,金華全城充斥著哭泣聲。

 蔣若來次子都察經歷蔣傳,潛伏在距離城牆塌陷不遠處的一間民居。他周圍是蔣家最後的30多名家丁。

 “二公子,韃子進城擄掠去了。我看了半天,城牆塌陷的地方沒有兵守衛。”

 作為金華府建州兵最先攻克的區域,這裡也最早被掃清,現在成了全城最虛弱之處。

 蔣傳緊了緊左臂傷口的繃帶,咬牙道:“兄弟們,跟我衝出去。如果潰圍成功,今日血仇,我必報之。”

 現在還圍攏在他身邊的,都是蔣家最忠心的部下。人人輕裝,沉重的鐵棉甲已經卸下,隻保留了內裡一層鎖子甲。

 在蔣傳帶領下,20多個最後的明軍砍倒建州哨兵,在城頭上的增援開過來之前,消失在金華府外茫茫的夜色中。

 金華府南城牆,朱大典部左先鋒周鑒緊了緊身上的背帶,對身上背負的朱大典四歲幼子輕輕道:“少主,不要害怕,看你周叔叔怎麽殺韃子。”

 城牆上沒幾個人,周鑒一路砍翻七八個醉醺醺的守兵,取下腰間的繩索,找了處完整的城垛拴好,翻身而下。

 護城河已被攻城的建州兵填出很多缺口,倒是省去了涉水的麻煩。

 直到脫離危險,此前一直沉默不語的孩子問道,“周叔叔,我們去哪裡?”

 “海上。”

 ……

 衢州一度是一片樂土,守將永豐伯張鵬翼軍紀良好,很多流亡的江南士紳和明朝宗室寄居在此。後世學者將這段時期的衢州比喻為抗戰時的重慶。

 衢州是福建的門戶,仙霞關就在背後。

 丙戌年七月二十六日,公元1646年9月5日。

 和平生活結束了,博洛征南大軍進入府境。張鵬翼三弟張季熊出戰,陣亡在嚴州淳安縣。張鵬翼痛失一臂。

 金華屠殺震懾了衢州軍民。明軍守了幾天,副總兵秦應科開門獻城。張鵬翼和居住在衢州的明朝諸多士紳臣子都被俘虜了。

 得知張鵬翼出自東江鎮,博洛溫語勸降。

 張鵬翼雖然是諸暨人,但他父親起便是遼東都司,對建州起家的歷史熟悉的很,張口就是奴虜韃胡夷。

 博洛大怒,剜掉張鵬翼的舌頭,聲猶不絕。建州兵將張鵬翼雙手雙腳釘在城門上,割開肚腹。

 張鵬翼死狀甚慘,妻子戴氏及闔家20余人同赴國難。

 張鵬翼侄,張季熊子張國經力戰潰圍而出。

 茫茫天下路,不知往何處去。

 張國經想起正在岱山島籌措軍餉的二伯張鵬飛,也只能去海上了。

 ……

 溫州府。

 勳貴劉孔昭與浙江總督楊文驄鬥了多年,此刻一起退到溫州,相顧卻幾乎無言。

 兵敗如山倒,劉楊二人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

 同行至一處分岔路口,劉孔昭緩緩道:“龍友兄,我有船,就不與你同行了。”

 楊文驄苦笑道:“複陽兄,一路保重。”

 “保重。”

 國破家亡,此時還有什麽勳貴與文臣之爭,黨派門戶之見。身為劉伯溫的後人,劉孔昭過往劣跡斑斑,但他卻是大明朝開國功臣,理應與國同休的勳貴中,唯一沒有投降之人。

 楊文驄身負救援衢州,遮蔽仙霞關的使命。可博洛就在衢州,他和劉孔昭根本無力與建州主力戰鬥,現在只能試試能否保住衢州後的仙霞關。

 從處州直接去仙霞關的官道已被切斷。楊文驄與田仰,長子楊鼎卿,監軍道孫臨率兵4000,南下溫州與福寧州的要隘分水關,再經建寧府向西北增援。這是繞了一個大圈子,楊文驄一路強行軍,抱著一線希望。

 仙霞關原本是鄭鴻逵的防區,鄭藩守軍卻在鄭芝龍一紙命令下,撤回了漳泉。關上僅余督師黃鳴俊的義勇,戰鬥力很弱。

 楊文驄拚命趕路,到得浦城時,仙霞關已失守。無奈之下,楊文驄隻得退向崇安縣。兵至樟樹村,奴騎已迫近,楊文驄長歎一聲,“不走了。”

 田仰:“就在這打吧。”

 一方是疲弱的步兵,一方是精選的騎兵,此戰從一開始結果就已注定。

 楊文驄父子三人戰敗殉國,妾室秦淮姬方芷生和朱玉耶自刎而死。

 孫臨與葛蕊芳亦同赴國難。

 在這一刻,華夏大地上三朵血色的鮮花綻放出一生最華美的篇章。

 田仰力竭,降了。他是馬士英貴州重臣集團裡唯一投降的人,卻也終身未仕虜。

 ……

 南直隸,松江府。

 吳淞總兵李成棟的兵力理應有7000人,包括5000戰兵和2000水手。

 江寧調令來,命他率本部4100兵南下增援定南大將軍博洛。

 建州征南大軍雖然進展順利,可數戰下來,損失也極大。尤其是各鎮綠營兵,傷亡逃散已去了近三分之一。

 博洛眼前還有福建和廣東,他向江寧征調李成棟這隻綠營第一強軍。

 李成棟點兵,分散駐防在整個松江府的副總兵杜永和、張道瀛、楊大福、梁得勝,參將張月、養子李元胤、李建捷,都來到吳淞所城。

 李成棟:“新朝制度,我們出兵不能帶家眷,女人孩子都要留在松江。”

 杜永和:“總鎮,我們的騎兵只剩下300,數量太少。”

 李成棟擺擺手,“南兵脆弱,300騎夠了。”

 張月:“這個閻可義、郝尚久都是什麽人?”

 李成棟低頭看了眼簡報,“都是當初跟隨凌炯的河防軍,兵敗後被執送北京。江寧為了增強我們的兵力送來的。”

 李元胤撇撇嘴,“還有羅成耀,以前是左良玉的人。”

 李成棟:“這只是第一批,後面還會有軍隊加入我們。”

 杜永和:“新朝總算重用起總鎮了。”

 李成棟笑道,“回去告訴兄弟們,升官發財就在今日。三日後我們出征!”

 李成棟去年在松江撈了很多錢,可沒保住多久。

 江寧逼他限期攻佔崇明。李成棟在松江府各縣和金山衛官庫搜刮,隻湊出來6400兩,無奈之下隻得自掏腰包14000多兩,湊了20000多新造沙船50艘並修補搜羅來的舊船150艘。又是趁一次大霧彌江,成功登陸崇明,殲滅守軍荊本徹部。

 李成棟摩拳擦掌,新的目標就在眼前。

 ……

 隆武天子不在福京,自去年臘月以來,他禦駕親征,行在一直在變動。

 丙戌年八月十五日,公元1646年9月23日,中秋節。虜騎飲馬閩江,切斷南明第二政權皇帝向東撤往大海的道路。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 福建上下除了鄭藩毫無準備。

 幾個月前,鄭成功被父親從杉關前線召回漳泉。

 天子起先不同意,後因得知成功母親田川氏剛從日本返回,人情倫理無法再攔。隻得以回家募兵的名義放這位鄭藩世子脫離前線。

 鄭成功回家後很快搞明白家族在討論什麽問題,父親為什麽招他回家。義憤填膺之下,不顧父叔反對,自率軍北上福京。中秋節當天,他帶著自己的兵馬沿閩江向上打,期望能接應天子突圍。

 在距延平府僅2日路程的地方,鄭成功遇到攔路的建州騎兵,船上不去了。又遇到自延平突圍的大臣,得知天子在4天前已離開行在趕赴贛州,隻得退回福州城。

 這是即將登場的王子平生第一次實戰。

 ————

 大概花了個把月的功夫,理清楚本章涉及的內容。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