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趙王乃是武臣,由張耳、陳余輔佐,這三人之中張耳和陳余關系還算可以,對於武臣的態度就是不行就殺了,換一個趙王。
而趙國當中亦有不合之源,趙國重臣李良卻和武臣的姐姐有嫌隙,原來這李良出身貧民,武臣現任趙王,每次武臣宴請群臣之時,其姐必在。
按照道理說,大家目前一同在朝為官,不應提起往日之事,可偏偏婦人多事,不知從何處聽來李良家事,由此對其持鄙夷態度。
群宴之時,本由歌姬斟酒,武臣之姊武氏對於李良這類人相當反感,便讓歌姬斟酒的時候,繞過這類貧民有官職之人。
其他的官員對此雖然不滿,但是也不好說什麽,畢竟這趙國是武臣的,他武氏放肆一點也是應該的,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
但是李良卻認為女子安敢如此,乃是對本人的大不敬,遂對武臣的統治十分不滿,此事恰巧讓王離得知,心中大喜。
李良身為重臣,尚且不滿武臣的治理,想必內部也不是很團結,於是乎,王離便矯詔,畢竟現在是打仗的階段,有時候也顧不得那麽多。
王離寫好詔書之後,便命人秘密送往趙國都城之中,親手交給了李良,這些天秦軍一直在趙國外圍。
李良接到王離的詔書自然是大喜,其中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李良和王離裡應外合,拿下趙國,擊殺武臣,到時候秦二世重重有賞。
武氏和李良本來就有嫌隙,見到秦朝又來詔書,心中便有反叛之意,便又寫一封書信,差人交給王離,同意王上的想法。
兩人約定三日之後晚打開趙國都城的大門,讓王離當夜埋伏在城門外即可,王離見到書信,立即整頓兵馬,準備進攻趙國都城。
李良在趙國,經過幾日的時間,最終集結兩千兵馬,張耳和陳余見狀,隻當是李良想要突出重圍,並沒有出言勸慰,也使得此事頗顯順利。
三日後晚間,李良先命人在城門樓上觀望,見到遠處有幾簇火把來回搖動,便知這是王離軍隊暗號,心中暗喜。
轉而回到自己的府上,命令家奴將兩千人馬召集,一路直奔東門而來,城中的守衛根本不知道是個什麽狀況,也不敢輕易阻攔。
事情可想而知,李良等人直接打開城門,王離的軍隊一擁而進,張耳和陳余聽聞都城告破,當即帶兵從西門離開,至於武臣,根本沒有想過要管他。
李良將城門打開後,王離聽聞張耳逃脫,心中大驚,立即命人前去追趕,然後留下一萬士兵在城中屠殺趙兵,防止武臣從後包抄。
說來這個李良也是一個有執念的人,他帶領著兩千士兵已經出城,沒走多遠,又原路折回,他目前有個事情一直放心不下,那就是武氏還活著。
於是乎,這小子帶人直接衝進王宮,此時的武臣睡意朦朧,見到李良闖入,臉色茫然,當即揮袖站起,“爾等逆臣,竟敢私自闖入王宮。”
李良根本不給他好臉色,當即命令士兵將武臣綁了起來,“我且問你,武氏現在何處?不說的話,直接斬殺。”
武臣意識到局勢似乎有些不對,慌忙下跪,“李大人饒命,那武氏就在別院中居住,還請放過本王吧。”
李良聽罷,立即拔劍走到武臣面前,“如今這般模樣,還自稱本王,真是碌碌無為之輩!”說著一劍刺入武臣腹中,首代趙王斃命。
聽聞武臣所言,那武氏尚在別院之中,李良又帶兵前往別院,此刻的武氏已經聽說消息,剛剛收拾好家當,準備逃跑,正好被李良堵住。
“武公主,何事如此倉皇?”李良立在門首有些不善的問道。
“爾等逆臣,安敢如此,吾貴為公主,汝乃賤臣,不得無禮!”武氏強裝鎮定地說道,身體不由自主的向後退去。
那李良聽聞此言,心中大怒,一腳將武氏踹到在地,“爾不過一狂婦也,吾家雖貧,自幼苦讀,輔佐武臣不過一腔熱血也,不曾料想卻被一婦人羞辱!”
倒地的武氏見狀立即哭拜道:“大人在上,請繞小婦一命,日後定當重謝,還請大人開恩,開恩呐。”
李良在旁冷笑,“你兄長武臣已被我殺害,你當重謝,我不曾缺你的報答,倒不如送你一家人團聚!”言罷,便將武氏一劍刺死。
而醜時左右,王離出兵追趕張耳等人,走過十裡,便擔心有吳中軍隊,隻得退回趙國都城之中,安撫民心。
王離軍暫不提,且說張耳陳余二人,帶領一萬軍隊,見到後方並無追兵,心中稍安,便命人原地扎營休息。
營帳之中,張耳與陳余各自愁眉不展,“沒想到李良竟然會背叛趙王,我說他當日帶領兩千軍隊為何,原是今日之舉也。”陳余心中憤懣的說道。
張耳當即擺手,“此之過不在李良,我素聞李良家中清貧,乃是寒門子弟,那武氏不識抬舉,每遇宴會,定羞辱於他,此反乃武氏之過也。”
陳余聽罷, 只是沉默不語,稍微看了一眼帳中的輿圖,如今的趙國土地,只剩下一個巨鹿而已。
“吾等明日應當快速趕回巨鹿把守,如此荒山野嶺,秦軍來襲,亦是無能為力。”張耳指著輿圖說道。
“此言有理,不過現下應當穩住軍心才是,如今武臣無能已死,不知這軍中還有無趙國宗族之人。”陳余有些歎息的說道。
“這個簡單,軍隊之中就有趙國宗族,不若今夜就選擇一人立為趙王如何?”張耳頗為自信的說道。
陳余自然不反對此舉,兩人當夜便在軍中找到十多名一齊逃出的趙國貴族,稍微觀察他們相貌,準備擇一名立王。
對於能夠稱王的人,張耳和陳余的觀點一致,那就是膽小懦弱,無才怕事之人,否則的話,容易喧賓奪主,最後在帳中直接立趙歇為王。
次日清晨,張耳與陳余迎駕趙王回到巨鹿,建立新一任的趙國政權,而王離聽聞此事心中大怒,在他心裡張耳不除,趙國不滅啊,